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电化教育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国的教育改革,如果从“”后的1978年恢复高考算起,已二十多年了。邓小平同志刚恢复工作,首先抓的是教育、科技改革。他以战略家的眼光对电化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1978年2月6日他批准筹建电视大学。随后在3月28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制定加快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由此迎来了发展电化教育的春天。1983年10月他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把教育改革和电化教育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因此,我们可以说,20年来,我国电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与邓小平同志关心重视分不开的。电化教育发挥现代教学思想和手段的优势,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目前,教育改革正处于进一步深化的攻坚阶段,电化教育要为新的改革提供“桥”和“船”。因此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化教育事业顺利推向二十一世纪。从历史上看,中国电化教育的兴起、改革和发展是从高校开始的,探讨普通高校电化教育改革对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近二十年是普通高校电化教育大发展时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
所有的普通高校都设置了电教机构,专职电教人员约有11000人,人员的素质有了大的提高。国家机关和院校对电教投入了大量经费,购置了必要的设备、器材,有的院校设备档次比较高。电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编制了大量电教教材,进行了电化教学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对教师开展了电教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多种电教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主的新媒体进行了开发应用研究。广大电教人员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入学科、深入教学、深入课堂,大力推广普及电化教学,为促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利用电教手段进行德育教育、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电化教育在高校已确立了地位,受到了广大领导和教职员工的重视。有的单位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艰苦创业、自我发展,表现了高度的敬业精神。电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为我国高校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人才,为教育教学现代化提供理论、知识、技术,这是非常重要的成就。
但是,高校电化教育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问题更为突出。中国电教协会1997年的调查报告和刘雍潜同志《普通高校电化教育面临问题与分析》(见《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第10期)一文中提出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高校电教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必然出现的,有的是根本性的、从高校一开始有电教工作就存在的或者说隐藏着的。如:高校电教中心未能准确定位,电化教育多头管理,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电教队伍有结构性缺陷,以及多数教师对开展电化教学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另外还有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从名称到内容的争论。有的高校可能还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认识,如何解决?答案只能是更新观念、深化改革。事实上高校电化教育已经非改革不可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经验和教训,都要求通过改革求发展。而且,当前提供了改革的良好机遇。国家经济在改革,国家机构在进行大的改革,高等教育从思想观念、编制体制到内容方法手段都在深化改革,改革的力度、速度明显加大。作为教育子系统的电化教育能不改革吗?势在必行。改革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在。我们电教工作者对世界现代教育技术的考察与研究,对我国电化教育的考察与研究,为我国高等院校电化教育改革已经做好了准备。
(二)我国普通高校电化教育改革的任务是什么,怎么改?
关于普通高校电化教育改革的任务,客观上已经提了出来,从调查中、从各单位各电教同仁所提出的影响电教发展的问题中,那些带根本性的阻碍电教事业继续发展的问题,就是改革要解决的。综合各种意见,我们认为,高校电教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管理问题。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方式混乱,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能不够明确,有些学校领导对电教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经费投入不足。目前高校电化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归根结蒂是管理问题。其次是电化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问题。电化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在学校中应起什么作用,能起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三,电教机构(电教中心)的自身建设问题。还有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实际上这是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它决定人们对电化教育的态度,即重视不重视、支持不支持、热爱不热爱、积极不积极。要做好电教工作,必须更新观念,思想领先。当然,电教工作还有其它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是上述这么几个问题。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电教改革的任务应该是加强管理、理顺关系、健全机构、强化功能、开放搞活、持续发展。具体说明如下:
一、加强管理,理顺关系
普通高校电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对电教工作定位不准确。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在校一级基本上是四个子系统: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师生管理、教学保障或设备设施管理等。教学管理机关部门基本上是按这几个方面设置的,显然没有电化教育的位置。电化教育在系统中如何定位呢?那么就要看它的作用。它的作用是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开发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和教学技术手段,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说电化教育应该属于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而在实际工作中,涉及教学计划、教材编审制作和物质技术保障,上述哪个部门都包含不了,哪一个部门都有责任管它而又不便管它。在这种情况下设立了电化教育中心这样一种机构。最初,把电教中心定性为“具有行政职能的教学单位”。1983年12月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军校处根据总参文件印发的《总后院校电化教学各项规章制度》中明确指出:“电化教学室是在训练部领导下具有行政职能的教学单位”。1985年12月解放军总参谋部颁发的《全军电化教育工作若干规定》中规定:“全军各单位设立的电化教学中心与院校教研室同属于教学单位,兼有行政职能”。军队院校至今仍按此规定执行。1988年6月国家教委印发的《学校电化教育工作暂行规程》规定“学校电化教育机构属教学单位”。但在其任务内容中含有“制定本校电化教育工作计划”和“配置、管理电化教育器材和设施”等方面的管理职责。实践证明,高校电教机构定位为“具有行政职能的教学单位”是科学合理的,它应该具有管理全校电教工作的职能,实际上,各院校都已赐予电教中心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协助校长和教务机关抓电化教育工作,而且还可以看到,哪个单位电教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发挥得好,哪个单位的电教工作就会搞得好,困难小。军队院校的经验可以借鉴。随着教学现代化的迅速发展,这个问题不明确,电教工作的许多问题仍难以解决,并影响整个教学工作。从上述还可以看出,电教中心不应属于教学保障单位或教学辅助单位。它是教学单位,直接从事教学和为教学服务。至于为教学服务,那是院校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职责。这里有个问题,院校教材工作(包括电教教材)该归哪个部门管?有的在教务部门,有的设有教材管理部门,有的在教学保障部门。教材工作实际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前期工作,即教材编写审定工作,不会有人说教员编教材不是教学工作。另一部分是后期工作,即教材的印刷出版工作,教材图书供应工作,这是教学保障工作。电教教材必须由电教人员与学科教员共同完成,二者是合作关系,不是一个保障一个的关系。编制电教教材只是电教工作的一部分。还要说明一个问题:电化教育与电教中心的关系。电化教育是整个学校的一项工作,一项事业,一种教学形态和教学方式,一门综合应用学科。电教中心如果仅仅作为一个教学单位而言,它的任务是开展电化教育学科的教学,编制电教教材,研究电化教育,培训教员的电教知识技能,为学校配置电教设备设施,提供咨询论证等。一个学校电化教育工作的好坏,电教中心不应承担直接责任。电化教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高校校一级不能没有电教管理机构。将电教中心定性为“具有行政职能的教学单位”是比较妥当的。还有一种办法,在教务部门设置专职电教管理机构行使管理电教工作的职能,电教中心为教学单位,过去有些单位设置过电教处或电教科,后来都与电教中心合并了。
定位问题解决了之后,电教工作与其它工作,电教中心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容易理顺了。电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质量管理,纳入教材计划管理,纳入教学物质器材和经费管理,电教中心在校长和教务部门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行使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组织指导全校的电化教育教学活动。
二、健全机制,强化功能
健全机制包括健全电化教育的领导机制和电教中心的工作机制两个方面。普通高校的电化教育拟实施校、系、室三级管理体制。校一级由主管校长领导下的教务部门、教学保障部门和电教中心负责管理,系一级由主管系主任(副系主任)和教学助理负责管理,教研室(实验室)由主任或电教骨干负责电教工作。电教管理的任务应包括:贯彻执行上级关于电教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安排、要求等各项指示,制定本单位电教工作的计划,组织检查本单位电教教学、科研、学术活动和电教设备器材、环境场地设施等基本建设,以及电教机构的管理和建设,电教人员的考核和任用等。电教工作是学校一项十分有活力的工作。电教工作做好了可以起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助力器、优化教学过程的调控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增效剂的作用。对德育教育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也有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对于电教中心全面的建设没有统一具体的规定,只有对其任务、职责方面的原则要求。因此,高校电教中心的机构人员编制和建设基本上是各行其是。同样是重点工科大学的电教中心,有40~50人的,有十几个人的。有的省属高校电教中心只有
四、五个工作人员,甚至不及重点中学。内部组织也各式各样。当然,适当差别是可以的。但差别太大就是问题了。现在应该通过改革加强电教机构的建设。建议在定岗位的基础上定编。岗位应包括电化教育工作的所有方面,如:幻灯投影教学、电视(电影)教学、CAI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电教专业教学人员,有线电视与多媒体网络中心管理与技术人员,电教研究人员,管理干部以及设备器材和图书资料、音像出版物等方面的管理、服务人员等,都应该有岗位人员编制。我们曾发现有的高校电教中心对教员最常用的幻灯投影教学没有人研究、没有人管,单纯做电视片。至于各岗位人员编制如何,由各院校定,可以不统一。电教中心之下拟设立幻灯投影教研室、影视教研室、多媒体与CAI教研室、电教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研室、有线电视台与网络办公室和电教中心办公室等部门,实行室主任负责制,室主任可以任命,也可以聘任。教研室也可以称为教研组。中心办公室负责设备器材、财务、文印、音像制品、图书资料、环境卫生等服务管理工作。系统论讲以结构谋功能,一个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组合之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高校电教中心的职能,我已在《高校电教中心职能分析》(刊载于《中国电化教育》1996年第6期、《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一文中已做了论述。电教中心主要发挥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和服务保障功能,有了优化的组织机构,这些功能就有了保障,而且可得到加强。加强电教中心的内部管理,科学分工、密切合作、严格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任务立项制度和业务学习交流等各项制度,提高整体素质,营造一个人员素质高、团结协作好、工作优质高效的电教群体。
三、开放搞活,持续发展
考察普通高校电教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中,有观念陈旧、工作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过时等因素。有些电教工作者被沉重的任务压得抬不起头,不注意学习研究新的电教理论和技术,不了解电教发展的新情况、新经验,缺乏创造性,电教工作暮气沉沉。要改变这种状况,在改革的基础上努力开放搞活非常必要。
高校有国际交流的良好条件。高校电教工作要开放搞活,有这样几个途径:一是面向世界,关注国外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动向。不能出国可以阅读中外期刊资料和著作。二是向国内兄弟单位、电教专家学习,走出去、请进来,互相看一看、谈一谈、议一议,一定会有所感触、有所收获。多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多听听学术报告、学术讲座或专题研讨班,可以丰富自己、改变自己。有的两个高校之间距离很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利于交往和相互学习。三是向本单位教员开放,到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搞调查,请教员特别是学科专家到电教中心研究电教工作,使他们了解电教、支持电教、运用电教、指导电教。动力往往来源于基层,来源于群众。四是面向社会找项引资,面向学校内部和上级机关立项拨款,打破计划经济模式,摸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电教工作的路子,计算成本,核算产出,讲求知识、技术的经济价值和教育教学效益。当然,电教经费主要靠学校投入,争取领导者重视电教多投入经费也是电教工作者的一项任务。五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走科研兴电教的路子。电教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可以开展许多项目的研究。软课题研究可以开辟电教工作的深广度。由封闭式搞“三片”转到教学第一线搞“三深入”,提高电教人员的学术理论水平。硬件研究可以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个单位、一项事业,好像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同周围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产生相互作用,产生自身发展的动力。通过不断地改革开放搞活谋求自身的持续发展,高校的电教工作是如此,电教中心也是如此。搞改革开放的前提是学校领导、电教工作者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对待电化教育。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如果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构思到方案,不在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下一番功夫,不充分发挥电化教育的作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和教师能力的培养将受到很大限制。
(三)普通高校电教改革不是孤立的,必须跟学校的整体改革联系在一起,正确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注意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电教改革要坚持系统性、效益性、先进性等项原则。从电教系统的整体出发,并把电教改革纳入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方案中统盘安排实施,把教学技术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结合起来,以教学技术手段的改革为突破口,争取带动教学工作的全面改革。在考虑每一个方案、每一个环节上,把效益性、先进性放在首位。
二、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争论,在改革中取其共同性部分,或者把它们当作一回事。着重抓住管理改革这一关键问题,争取电教工作主动权。学术问题另做别论。
三、在研究电教改革时要把学校电教改革(包括管理机制、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同电教中心自身的改革必须统筹安排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在同一层次上,。电教中心领导既要从学校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安排工作,又要把本单位内部的工作全面做好,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
四、关于电教内容方法的改革,应改变传统电教观念,吸收国际、国内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研究成果,结合电教工作的实际,努力适应发展的需要,建立新的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内容、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