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心理因素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我国高校体育的改革已经形成了势不可挡的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现在应该用“三维”(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健康观来评定学生的健康标准,而心理健康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心理健康,包括稳定的心态(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乐观主义精神)、智力水平(具有良好的注意品质、记忆力、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良好的自我概念(形成正确的身体表象和自尊)。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并没有孤立地谈体育,学校体育不仅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品质、百折不挠的意志、团结互助的精神等许多方面也同样具有独特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时代赋予我们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由于学习、择业、交友、经济压力和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精神负担过重,因而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有人对全国12.6万大学生作过调查,显示出约有20.23%的在校学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休、退学的学生有50%是出于心理疾患。努力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摆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因素也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大学生心理因素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围绕着“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进行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
体育教育的目标。让学生有终身体育意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上体育课,其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合适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择。为了迎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俱乐部分级教学形式是目前高校体育改革中实施得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学生有了选择的权利,可以挑选自己喜爱项目去学习。但是,学生每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喜好,往往对自己要选择的项目举棋不定,一是不知道选什么样的项目适合自己;二是要选择的项目学校有没有开设的可能性;三是有了自己喜欢的项目却因为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如时间安排冲突等)而不得不选择其他的项目。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等),而这些影响也时时影响着我们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1.1大学生的体育动机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
大学生体育动机是对体育功能的摄取,是对体育价值实现的动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是实现体育功能的实践,又是实现体育价值的结果,大学生只有对体育产生了强烈动机,才使得学校体育存在与发展大学生的体育动机有哪些,通过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希望能得到什么。
大学生的体育动机有身体方面的(增进健康,健美形体),有心理方面的(产生快乐、振奋精神、磨练意志、培养锻炼习惯、美的享受、发展个性)、技能方面的(掌握运动技能、艺术欣赏、提高智能)、社会方面的(协调人际关系、丰富文化生活、促进国际交流)、思想政治方面的(培养道德修养、培植人生目的、为政治服务)
那么,大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往往受其体育动机的影响去选择适合项目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有时并不了解自己所选的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没自己想学的东西,想调整运动项目,按照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条件来讲有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打击,学习时兴趣不浓、厌学,上课仅仅只是为了拿学分,完成任务,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我们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相差甚远,违背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图。
1.2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对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模式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各高校通过俱乐部选课制来促进体育教育的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吸引了绝大部分同学的兴趣,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认真地选修了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他们利用课中初步掌握的技术、技能、战术等,使自己不仅能在课堂中进行身体锻炼。而且有能力、也有兴趣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大学生一般都在18-24岁之间,他们心理正趋向成熟.有一定的可塑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加强而逐步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既然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反过来看,学生的心理因互会不会也影响我们正在实施的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呢?事实上确实有一定的影响。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模式在实际中常用到的就是体育课的选项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爱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自由选择不同的教师和运动项目。但是,我国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初期时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阶段。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充满了好奇,有时对如何选择上什么样的课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带有一种冲动,盲目地选择。选过一段之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想调整项目。如果让其留下,会使其学习动力和兴趣下降,也就失去了积极性,既耽误了学习时间,又对促进他的身心健康无益;如果让其自由换俱乐部,学习新的项目,又发现自己跟不上,思想上就会出现波动,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等等。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下,必定受影响,也就需要不断的调整改革的思路和教学的方法。
2.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应该适应学生的心理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
2.1利用理论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起到育人的目的。通过“体育的价值与功能”的讲授,能使学生了解到体育所独具有活动性、技艺性、竞争性、群聚性、国际性和礼仪性等特点,它可以作为一种传播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等方面,教育人们要与社会保持一致性,并能激发人们的荣誉感、责任心、集体观念、民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部分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机能水平,同时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见识,享受体育带来的无穷乐趣,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特点可以达到不同的育人效果。
2.2注重学生心理潜能和兴趣的特点
针对人的个性差异,通过一定的训练与培养,使其得到充分发展。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要让他们有充分施展特长的余地。体育选项课能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爱的运动项目,提供了学生能充分展现自己体育特长的机会。选项教学是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其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定项分班后授课的,因兴趣爱好的学生占了大部分,其他学生的影响只占少数;学生在这样的群体中,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个个都有学好自选项目的强烈愿望,因而,同学们的学习气氛浓厚,教师应该利用这样的氛围去感染那一小部分学生,让他们也能就中使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项目选修上,应开放一些,新颖的内容,如体育舞蹈、轮滑、定向运动等,或提高选项动作难度,让学生尝试一些自己不擅长的活动.这将有利于更好激发学生兴趣,改变教学中忽略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现象。
“选项教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性都具有很强的特点,为使选项教学自始至终沿着教师的系统传授,学生反复实践,不断巩固和提高学习规律,这就进一步促使各任课教师需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以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避免枯燥乏味,从而提高学生锻炼效果。总之,要使学生心理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须形成浓厚的心理素质教育氛围,而选项教学既促学又促教,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2.3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贯彻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和理解。通过身心不断努力,克服因难,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对我高校改革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只要我们能够认识这种影响,通过各种方法,是可以使这种影响成为促进我们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朝着较好方向发展的有利因素。这也就能够使得我们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始终围绕着“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进行,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