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属高校(武汉轻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提出了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程体系设置、创新平台搭建等构想,以期给创新创业教育有同类困扰的高校一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快速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正逐步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趋势。在我国,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办发[2015]36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因此,新形势下改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成为我们高校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随后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创新教育”。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在商学院开设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20世纪80年代后,不断向商学院外部拓展,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根据《美国创业教育全国调查报告2012~2014》,在206所高校中有76所高校提供创业学本科主修专业,93所高校提供本科辅修专业,27所高校设立研究生证书项目,43所高校设立MBA创业学位,24所高校设立创业学硕士学位,23所高校设立创业学博士学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自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帷幕。2012年8月,《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本科院校必须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不低于2学分,不少于32学时。自2015年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提出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逐年提升。但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依然薄弱,当前高校(以笔者所在湖北省属高校———武汉轻工大学为例,下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课程教学、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讲座等形式出现,仍需进一步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等问题。
二、当前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重视不够,理念有待更新
学校职能部门及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要求认识不足,认为:①创新创业教育仅为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②创新创业教育即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范畴;③创新创业教育即为让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些观念上的误区导致有关部门以条件不具备为由,简单应付,通过每学期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创新创业讲座、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来代替创新创业教育。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学校虽建立有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但仅仅作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办公场地,并未深入指导大学生进一步孵化项目,或者引入成功企业家对接指导;全体在校生对创新创业中心的了解甚少,甚至连创新创业讲座和创新创业大赛也鲜有学生参与;在校企合作、条件配置、资金保障、政府支持等方面尚没有建立配套机制等等。
(二)师资建设相对滞后,教师积极性不高
当前高校还没有配备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没有制定具体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政策及方案,没有统筹规划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仅仅停留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创业教育通识课上,很难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更别提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技能的提升。很多教师反映,自己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实在不知道该怎样科学有效地去教授学生。
(三)学生创新创业兴趣不浓、创业知识匮乏
笔者通过对武汉轻工大学的1500名大一至大三本科生展开随机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26份。调查结果显示,82.3%的同学(1174人)表示不太看好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对自己今后的工作产生多大影响,目前的学习也是为了获得学分,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12.6%的同学(179人)认为自己没有创新创业的意愿,当前的学习是无用功;3.9%的同学(56人)认为自己虽有创业意愿,但学校开设的课程并无实际用途,上课表现并不积极;只有1.2%的同学(17人)认为学校教授的课程对于今后创新创业有所帮助,积极向授课老师学习请教,以期获得更为专业的指导,特别是针对实践中面临的困难,与教师探讨,收到了实效。在访谈调查中还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学科类别的同学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同学与文科类别的同学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并且着重于解决创新创业热点问题,有创新创业的明确目标,并且所参与的项目新颖独到,具有广阔发展空间。而女性同学与理科类别同学似乎完全是为了学分而来,仅仅为了完成学业,回答问题鲜少积极主动,课堂上甚至在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令授课教师头疼不已,更别谈获取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了。笔者还访谈了4名武汉轻工大学创业中心入驻团队的项目负责人,同学们表示,创新创业项目要求创业者集专业功底、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财务学等知识于一身,就算是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也要求参赛者拥有全面的知识储备。但事实上除了经管学院的同学接触过相关课程外,其他专业了解相关知识的同学寥寥无几,因此亟需破解创新创业知识单一这个难题,打通学生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项目开发的瓶颈。
(四)创新创业平台匮乏,与行业、市场沟通不畅
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方面,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仅仅提供了在校生自主创业的办公场地,没有足够的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共创新型产业园、众创空间或创业孵化器。在创新创业管理方面,学校延续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授课人员与教学经费受限,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者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挂靠在团委、就业中心等部门。在项目、政策、资金和人才保障等方面渠道单一,对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不够,特色优势学科与行业、市场沟通不畅,利用社会资源与政府政策支持仍需加强。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提高认识理念
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全体师生队伍的理念更新,高校需要:一方面创新机构设置,成立单独的专门机构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创业中心为依托,建立必要的硬件设施保障,为全体同学进行深入指导,攻克创业项目难点并向市场推广,营造全校创新创业氛围。另一方面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引入教学案例,增加吸引力,向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优良成果的高校学习取经,加以实践推广,提高全体师生的创新创业认识。
(二)丰富创业导师团队,激发教师活力
为选任具有创新思维,富有创新经验的创业导师,更好地服务学生,高校应该:一是配备专任教师。从现有教师中选拔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致力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青年教师作为专业教师,过渡期内从职称评审政策、课时、课酬等方面给予创新创业专任教师优待,使这个职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活力。二是聘请校外导师。邀请知名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学校创业兼职导师,为学生授受实战经验,实现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建立分工精细、特色鲜明、责任明确的教师发展体系,丰富完善创业师资。三是专项选拔教师。以各学院为主体,逐院挑选、鼓励校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扩充到创新创业导师团队,调动全员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创新课程体系设置,丰富学生学科知识
创新课程体系设置,包括理论课设置和实践课设置,着力点在于实践课的设置。1.理论课设置。一是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在低年级学生中设置必修课,教授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基本意识。二是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面向全校开设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财务学等基础知识课程,加快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速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积累。三是增设专业创新课程模块,每位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最前沿的科研信息,传授学生创新知识,打造学生创新思维。2.实践课设置。一是以讲座形式引入企业家指导实践,校外导师提供创新创业项目指导、风险预测、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支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二是以学校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学科竞赛为支撑,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同学实行分类指导,以取得成绩作为考核实践课程的依据,促进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
(四)创新平台搭建,拓宽创新创业实训渠道
第一,校内平台构建。积极组织开展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等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赛事,支持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引导有条件的学生从这些活动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创办拥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科技型企业。第二,寻求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创业中心设立创新型孵化平台和创新创业基地,寻求社会知名企业设立创业基金,用以支持创业中心有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孵化,进而商业推广。有条件的创业项目积极利用政府相关政策减免税收,获取政府资金补贴。第三,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高校科研特色、人才优势、政策资源,探索校企双方更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在大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成果转化方面创造便利条件,为有意愿进行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创造机会,拓宽舞台,打通成果转化的商业渠道。
四、聚焦重难点,打造创新创业生力军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唤醒他们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担负着史无前例的历史使命。打造创新创业新生力量,高校一是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创新创业教育重点难点,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探索新的课程教育体系;二是要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中结合最前沿的学科新动态,及时引进各学科专业的科研新进展,以最新的行业知识覆盖统筹课内与课外教学,提高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吸引力;三是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平台,学校为主干,政府为指挥棒,企业为示范者,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共同引导学生树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观念,努力成为创新创业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作者:聂铭静;王宏光;易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