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述评
(一)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突出特征
对外汉语专业1983年确立,1985年正式招生,当初国家设立这一专业,旨在适应世界范围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就把培养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定为第一位的培养目标,即使是后期增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也不例外。这一时期,学者们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且具有较强优势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讨论,以凸显出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一阶段学者们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的原则,一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原则方面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育部《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是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如李铁范、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关心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学者们还提出,地方高校在依据国家专业整体规划或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的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自身定位、特色、区域位置、教学实际、学生个性以及就业等因素,如熊素娟、石诗、黄剑涛、李丹、张静等。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方面,2003年,“第一届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的35所院校代表经过讨论后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及教学技能,并确立了本专业的十二门主干课程,这为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奠定了基调。此后的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学者们提出语言、文学、文化、教育教学四大课程模块不可或缺,如李铁范、白朝霞、杨同用、赵金广、李红、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蒋协众等。其中李铁范、蒋协众提出以语言学和教育学为主体,以文化和外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设置模式,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尤其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二语习得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期凸显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此外,学者们对其他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何建、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等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应当依据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要求,依据整体性、渐进性和连续性原则开展课程优化和设计,考虑开设基础理论课、主干课,实践课,以增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詹向红、张发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不能狭义的定位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而应转变培养模式,把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人才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外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宣炳善认为,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教师必须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和传播意识,为此必须增加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对外有效传播的课程。罗小东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性质进行了界定,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围绕汉外对比、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介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综观这一阶段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大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对外汉语专业定位在师范性,旨在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2012)以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课程设置应集中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育教学、文化类、外语类等方面,地方高校还应开设凸显地方特色、增进学生就业的特长课,这或许可以视为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到目前为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所具有的突出特征。
(二)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不足
当初国家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发展世界汉语教学,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专门人才,无论是1998版,还是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都明确规定,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二:一是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一是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专门人才。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都把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课程开设也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展开,对于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则着力不够。课程设置虽涉及文化类课程,但其主要目不是基于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是基于对外汉语的教学需要。这一阶段虽有部分学者如李铁范、詹向红、张发清、宣炳善等也注意到文化传播类课程设置的不足,提议设置此类课程,但是这一阶段对外汉语专业的主流专业课程设置仍在如何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框架内进行。因此,过去三十年中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明显不足是仅仅完成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中二分之一的要求,即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而忽视了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交流传播类课程的开设,使得课程设置中缺少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技能的课程。
二、新形式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对外汉语专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更标志着对外汉语专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提出了针对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六大转变。我们认为,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面临着自身职能的转变:由过去相对单一的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主、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语言文化交流及传播人才培养并重的轨道上,这一发展变化本身要求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转变。教育部1998版和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表明: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两种职能:一是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一是能够从事与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据此,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目标课程设置,增加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和传播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元性特征。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理应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把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介绍给世人,必须拥有懂得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培养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重任,使得本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够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催生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13.53%,在国内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4.51%”,因此,从学生的就业角度着想,改变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文化交流传播类课程,使得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又可以从事汉语国际交流与传播类工作。
三、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课程设置的思考
上文我们提到,对外汉语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强调对外汉语教学,而对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则重视不够,鉴于此,我们在考虑能否继承传统课程设置的同时,优化完善专业课程结构,尝试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交流与传播的知识和技能,以期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达到教育部设置的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随着全球一体化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想要了解中国,中国更需要把自己介绍给世界。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可以帮助那些有志于学习汉语的人了解并掌握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而对于那些非汉语学习者来说,如何让他们了解中国呢?因此,在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但要培养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技能,使得他们能够担负起向世人传播中国历史、政治、经济及文化信息的重任,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继承传统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还应增设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以及文化交流传播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如中华典籍研读、传播学、摄影、影视/动漫制作等,教会学生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以期与专业培养目标“从事与语言文化交流传播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相匹配。开设文化交流与传播知识技能课程,旨在把学生的语言、文化学习与技能培养结合起来,使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时候,考虑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考虑如何利用新的技术,采取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继承、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语言和文化。比如说,优美的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可以通过传播技能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考虑如何运用视频、动漫等新的媒介形式再现这些优美的神话,进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开发、研制有利于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的读物,还考虑制作一些涉及历史、经济、文化、风俗、科普方面的读物和学习软件等。这样开设课程既增加了专业建设的内涵,达到了教育部的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又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分流奠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使学生不再为不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而感到专业不对口,汉语国际教育本来就是培养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口径人才。总之,汉语国际推广应该是国外与国内的结合,无论学生身处国内,还是身在异国,都可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以及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鉴于此,如果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似乎更为合适,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不只是汉语国际教育,还有继承、弘扬和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责任。潘文国认为,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推广也不仅仅是汉语教学,而是中国文化的全面弘扬,是以积极的态度参与21世纪国际文化的重组和建设,是中国在积极负责任地争取为人类和世界做出贡献”,笔者也赞成他的观点。
作者:刘文霞单位:琼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