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发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正确认识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理念内涵,才能达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基于此,项目组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发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以课程实验为主的专业基础技能培养层面、以综合实训为主的专业专项技能提升层面等四个层面,并论述了保障体系实现的途径。研究表明,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互融合、实现双赢的有力保障,可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各部门陆续印发了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件,把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向了新高潮。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改革、质量提高、人才建设、训练管理等各层次全方位落实发展和不断推进。对于高校来说,专业是生存之本,人才培养是核心任务,因此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落脚点也必然在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更是如此。项目组以高职发电类专业为例,分析在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误区,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保障途径的分析。
1正确认识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内涵
创新的重要性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高校的创新教育和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已经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在推进中也存在一些固守思想和狭隘认识。只有正确把握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内涵,才能事半功倍,真正达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1.1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
一直以来,人们对“创新”抱有偏见,认为它是小众的事,是一小批有创新意愿、有创业理想且先天条件充足的人才会做的事情,这样使得高校在培养的过程中抓“小”放“大”,只注重了小部分学生的培养,而没有把创新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大体系中。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剂,青年学生是创新的主力军。只有把创新教育融入常规的专业教育中去,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激发更多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现由“小”到“大”的转变,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大规模的创新队伍[1]。
1.2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是长期过程
随着国家对创新教育的不断重视,各高校也纷纷交出各自答卷,而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的把创新教育当作一门课,课上完了就认为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更有甚者只是例行公事,在毕业前做一个创新创业的就业教育。这样做其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覆盖在校全过程,贯穿学习全周期,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是着眼长远的大工程,而不是眼前一些成绩的小利益。
1.3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创新教育是大众教育,是长期过程,对于高校来说,应该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对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来说,更是如此。创新教育,首先是教育,这不仅与专业教学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更是人才培养的延伸和补充。两者可以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将创新精神的培养纳入专业教育目标体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把创新教育的最新理论方法和实践形式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2],把创新成果作为相关课程学分申请、成绩认定的重要依据。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够使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是培养高水平人才、促进高质量创业、壮大创新性人才队伍的根本所在。
2构建基于创新能力的发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知识够用适度的原则,已得到了广大职业教育从业者的广泛认可。在这个原则下,高职教育的实验实训课时比例逐年增大,这既符合高职学生学情,也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致,对于发电类专业来说同样如此。可见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可作为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为实现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互融合,实现双赢,项目组以发电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在以课程实验为主的专业基础技能培养层面、以综合实训为主的专业专项技能提升层面、以现场实习为主的专业综合技能巩固层面、以技能竞赛为主的专业综合素质检验层面这四个层面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1以课程实验为主的专业基础技能培养层面
开设在前4个学期中的“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电机技术”“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可编辑控制器”等专业课程,基本都有实验实训内容。在理论知识的支撑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对常规实验项目熟练操作之后,就可以提出问题,设计实训环节,如电路接线方案的设计、线路保护的整定、PLC编程的应用等。在这些专业课程中能够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表明能够运用创新理念熟练运用掌握了这些专业基础技能,为后面的综合应用和实战演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以综合实训为主的专业专项技能提升层面
随着专业基础技能培养的不断推进,在第3学期和第4学期逐渐开始专业专项技能的提升训练,这些课程有“电工仪器仪表装配与维修”“电工技能与训练”“电气运行技术”“发电厂及变电站仿真运行实训”等。在这些环节中,根据实训项目和专项技能的不同要求,采用“虚实结合”的浸入式教学方法。例如,在“电工仪器仪表装配与维修”“电工技能与训练”中,电烙铁焊接以及设备控制的识图和排线等技能,是真实现场训练;而在“电气运行技术”“发电厂及变电站运行实训”中,则是采用的仿真软件的方式,使用虚拟技术训练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等专项技能。这些创新教学手段的应用,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对专业技能、对专业对口的不同岗位也有了真实感知,同时用多维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2.3以现场实习为主的专业综合技能巩固层面
专业技能培养的目的是走上岗位,运行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环节就是和岗位零距离,循序渐进的,从电气运行实习中的数小时跟班,身临其境观摩岗位工况,到跟岗实习中全方位运行跟岗学习,再到顶岗实习中编入排班值班,参与运行工作。随着学生与岗位距离越来越近,专业综合技能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并在工作过程中、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方法的选择、工作同事的协调等方面创新能力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和实践。
2.4以技能竞赛为主的专业综合素质检验层面
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的练兵场,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技能竞赛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职业教育从业者的关注,对于发电类专业来说,有校级“长江之星”技能竞赛、电力教指委组织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变电运行技术技能竞赛,以及全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还有“挑战杯”等各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在组织参加各级赛事过程中,不仅是对职业技能的检验,更是团队建设、知识整合、文字表达等创新能力的综合展现。
3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途径的保障
3.1校企合作是关键的措施保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教育培养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就是为了输送给企业,以人才作为发展动力来源的企业也亟需职业教育的成果输出。在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企业在基础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培养、综合技能巩固以及综合素质检验各层面都可为学生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实训场所、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校企合作的方式很多,共建“订单班”是其中最有成效的方式之一,即实现了校企共赢,也是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
3.2校友计划是有力的外部保障
校友是高校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是高校生命力在社会上的外延。校友对于母校感情深厚,当具备反哺能力时大都会全力以赴。校友网络拥有丰富的技术资本、智力资本、人脉资本和金融资本,可以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学校可实行校友计划,积极调动具有反哺能力的校友的积极性,学校为校友提供荣誉授予和人才供应,校友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开辟新视角。
3.3团队建设是坚实的内在保障
“名师出高徒”的道理人人皆知,要培养出来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要求指导老师富有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绝不是一个老师完成的事情,需要团队协作。建立跨领域导师队伍,联合学校、企业、社会、政府各方面的资源,组成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创新创业专家、就业指导老师等构成的团队[4]。只有依托团队创新项目,教师的创新能力才可得到实质快速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自专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指导,充分发现发掘学生创新潜能,取得创新创业的良好效果。
3.4评价制度是效的激励保障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项目成果的取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指导老师和学生来说,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健全考核与评价管理制度,对于指导老师来说,创新创业项目与绩效考核挂钩;对于学生来说,以创新创业成果换取学分或认定成绩,这些都可打消老师和学生顾虑,提高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创新项目中来。
4结语
创新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然而创新的内涵和理念并非得到全面认识。正确认识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结合专业教学过程,抓住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发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校企合作、校友支持、团队建设和评价制度方面还需要得到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吕京,张海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知新觉)[N].人民日报,2020-04-16(9).
[2]林成华.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19-10-29(14).
[3]李雪丽,陈艳,张振国.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7):262-264+273.
[4]李子云.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2):28-31.
作者:张争 朱华杰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