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关于课程概念的认识调查发现,在教师方面,有15%的教师知道且能准确说出课程的概念,44.2%的教师知道且基本说出教师的概念,25.6%的教师知道但错误说出课程的概念,17.2%的教师不知道课程的概念。教师对课程概念的认识与教龄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能够准确说出”课程概念的比例增长。总体上,“能够准确说出”课程概念的教师所占比例还较小,“错误说出”和“不知道”课程概念的还占一定的比例。此外,在管理者方面,有23.5%的管理者“知道且能准确说出”课程的概念,34.1%的管理者“知道且基本说出”课程的概念,24.7%的教师“知道但错误说出”课程的概念,17.7%的管理者“不知道”课程的概念。整体上,能够准确认识课程概念的管理者所占比例还较小;对课程概念的认识与工龄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工龄的增长,管理者能“够准确说出”或“基本说出”课程概念的比例增长,而“错误说出”或“不知道”的比例在减少。
(二)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区别调查发现,在教师只方面,有12.2%的教师能说出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区别,有65.6%的教师认为课程与课程资源有区别,但不能说出具体区别,有22.2%的教师认为课程与课程资源没有区别。此外,调查还发现,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能够说出课程与课程资源区别的教师比例在增长,而不能说出或认为没有区别的教师比例在下降,但总体来看,能够认清两者区别的教师仍占少部分;在管理者方面,只有29.4%的管理者能说出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区别,有60%的管理者认为课程与课程资源有区别,但不能说出具体区别,有10.6%的管理者认为课程与课程资源没有区别,就是一个概念。此外,随着管理者工龄的增长,能够说出课程与课程资源区别的人数比例在增长,而不能说出或认为没有区别的人数比例在下降,但总体来看,能够认清两者区别的教师比例很低。
(三)课程的结构调查发现,从层次上看,在德育类模块方面,教育部推荐的课程占总数的40%,其他的占60%。在开设的课程中,有1门课程(占20%)是重复开设,2门课程是由专家推荐;在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模块方面,教育学共开设32门,教育部推荐课程为23门,占教育学开设总数的71%,另外,有7门课程(占21%)属于专家推荐,培训机构推荐的课程有2门(占6%);在人文与科技知识模块方面,已开设的14门课程中主要是通识课程,有5门为教育部推荐的课程(占36%),有4门为专家推荐(占29%),另外5门没有标识其来源(占35%);在学科教学模块方面,大部分为国家级课程,省级和县级课程较少。从类型上看,其一,“人文与科技知识”模块大多是人文课程,科技知识的课程尚未被纳入。其二,在“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模块方面,开设的科目所占比例严重失衡。其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与跨学科课程相隔离。调查发现,每门科目所开设的具体课程,大多是针对中学的物理所开设,没有与化学、生物、地理这些课程联系的综合课程,更无跨学科课程。
(四)课程的理论性与实用性调查发现,课程建设呈“学科化”特征。活动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重视不够,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失衡,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期望与现实状况不一致。在调查对象中,多种期望的教师占较大比例,单方面期望的所占比例较小。在多方面期望中,25.6%的教师期望增强教学能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17.2%的教师期望获得教育的新观念、方法和知识,其他多方面的仅占6.1%;在单方面期望中,12.8%的教师期望解决教育实际问题,10%的教师期望获得教学能力,7.8%的教师期望获得专业知识、5%的教师期望获得科研能力、5%的教师是单位要求和4.4%的教师是职称要求。此外,调查还发现,有5%的教师认为所接受培训的课程实用性非常强,能够很好指导教学实践,有45%的教师认为实用性一般,指导教学实践并不明显,有37.8%的教师认为没有用,不能指导教学实践。可见,教师对现行课程的实用性满意度较低,与他们期望的不一致,这也直接反映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还有待加强。
(五)课程资源的形式与信息化程度调查发现,“师德”和“班主任”这两个课程模块,课程资源100%来自文本资源;“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模块,教育学课程资源100%来自文本资源,心理学课程资源86%来自文本资源,14%来自多媒体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模块,课程资源83%来自文本资源,17%是多媒体资源;“人文与科技知识”模块,86%课程来自文本资源,14%来自多媒体资源;“学科教学”模块,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83%来自文本资源,17%来自多媒体资源。科学的文本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均为50%。
(六)课程的管理在对课程开发与指导方面,调查发现,81.2%管理人员认为管理机构没有请过专家对课程开发进行指导,只是根据国家、省里推荐或指定的课程安排。在课程的选择性方面,管理或培训机构决定选修课程的选择,而受训教师只能被动接受选修课程,教师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课程落不到实处。所以在这种选课制度中,教师的选课还是具有比较大的盲目性。调查发现,53.9%的教师认为自主选择培训课程非常有必要,36.1%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无所谓和没必要的比例分别为7.2%和2.8%。在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方面,调查发现,教师培训或管理机构所做的主要就是静态的课程开设时间、任课专家和教师、受训教师的选择与落实,而对于动态的课程实施过程缺少有效的监控手段。管理人员在回答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没有对课程进行监控这一问题时,有79%的管理者说在正式上课之前,会对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大纲和教案撰写等做出较为统一的规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也以问卷或访谈的形式了解教师对课程的满意度。但很少人会提及对授课教师的方案与实际授课状况和质量是否一致性做出监督和检查。
(七)课程的考核及评价机制调查发现,在85位管理人员中,有29.4%的人回答建立了课程评价制度,有42.4%的人说不清楚或不知道,有28.2%的人回答没有指定的评价制度。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仍然重点强调课程考试的成绩,对于过程诸如专业知识的更新、教学技能的增长、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和思想素质的进步等较为忽视。这种单一的课程评价方式严重影响着教师继续教育方向和质量。调查发现,课程评价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期末卷面考核、作业考核和考勤考核,而学习过程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等形式缺乏。在调查中发现,有85.9%的管理者认为采用“期末卷面考核+出勤+作业考核”作为最终的评价形式,有14.1%的管理者未做出清晰回答。“期末卷面考核+出勤+作业考核”评价形式与受训教师的回答大体一致。
二、主要结论及建议
(一)完善六大课程模块六大课程模块包括师德修养培训课程、学科教学课程、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和人文与科技知识。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模块应强化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心理素质及心理调适能力;学科教学课程模块应帮助教师不断更新和掌握先进的学科教学理念,补充新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科教学问题的解决研究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模块应帮助教师吸收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了解和掌握新的基本教育教学方法,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模块应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增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班主任工作模块主要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班主任工作规范,深入学习和研究班主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升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人文与科技知识模块既要帮助教师扩充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增强人文精神,也要帮助教师扩充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增强科学精神,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
(二)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一是重视素材性课程资源建设。要注意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之间的动态平衡,重视素材性课程资源建设,把素材性课程资源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来做。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应包括:用于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资源,因科学技术变革使教师知识与技能更新的课程资源,用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课程资源,以及有利于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课程资源等。二是加强网络和媒体课程资源建设。一方面,要明确目的教育网络和媒体课程资源建设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相接轨,关注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最新成就;另一方面,要具有针对性,即要针对受教育教师的实际需求:课程资源的组织形式要针对受教育教师的学习特点,课程资源的学习方式要针对教师岗位实际特点,此外,网络与媒体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要满足教师的需求。
(三)实行规范、科学的课程管理一是明确国家、省和县三级在管理中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下放课程管理权限。省级和县一级应制订适合本地的课程计划,组织和审议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指导学校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为学校课程实施与开发提供服务。要依据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性意见和教师的需求、建议,由专家、一线教师、行政管理机构人员共同协作制定中期课程规划和年度培训课程计划。课程规划应针对实施的全部课程,涉及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二是注重课程开发环节。既要给予任课教师充分的准备时间,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有明确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也要在选用教育部、省级推荐教材的同时,加强与师范院校、兄弟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和中小学的资料交流,有针对性地编写一些有特色的教材、讲义、自学资料和乡土教材,以确保教师继续教育丰富的课程资源。
(四)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一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课程的考核评价必须考虑中小学教师学习和心理的特点,根据继续教育活动的实际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维度的方式方法并注重实践性[4]。例如,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分别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还可以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作用和目的,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二是采用多主体的评价。课程评价的主体应是以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任课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受教育者(受培训教师)以及社会相关人员等为主体,通过多主体对课程实施条件、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使多种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作者:杨超徐凤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