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慕课与教师继续教育结合的思考范文

慕课与教师继续教育结合的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慕课与教师继续教育结合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慕课与教师继续教育结合的思考

一、慕课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随着以后的发展,正如教育工作者中存在着争论了多年的两种教育理念,慕课也可相对分类为基于联通学习理论,强调非同一机构、相对自由的群体之间互相协作、连接在一起学习的C慕课和X慕课,它是一种强调学习内容的行为主义学习理念,也就是大学课程的延伸和扩展。C慕课较为激进,提供了一个研究教学法的平台;而X慕课则主要包括视频讲座、章节测验和课程考试等“练习和测验”的教学方法。目前提供慕课课程的在线教育网站有非营利运作模式的:(2011年启动的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投资的edX、由商业公司创建于2010年的Udemy、由Hewlett基金和huttleworth基金支持并创建于2009年的P2PU及由SalmanKhan于2008年创建并得到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和谷歌等公司支持的khanacademy)和以营利为目的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建的Coursera、由商业公司投资的Udacity)两种类型。在国内提供慕课课程的在线教育网站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有由87所高校参与(其中包括24所985高校)的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和上海30所高校参与的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基于教育领域中强调知识应该免费共享,人口、经济和地理因素不应当限制人学习的需求的开放教育理念,慕课有两大明显特征,即开放获取(任何人都可免费听课)和扩展性(课程可以有无限多的人同时听课)。从现有的观察来看,慕课不同于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辅导专线、互联网、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慕课形成了“翻转课堂”———也就是把知识的学习从原来的“课堂内到课堂外”转变为“课堂外到课堂内”;从“讲授主导的学习”变为“研讨提升的学习”。在慕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最主要的,慕课可以降低高等教育课程成本和风险,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有助于解决预算拨款限制问题。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发展农村落后地区的教育不能靠暂时的输血,而是要培养当地自己的人力资源,建立适合当地教育市场和经济体制的造血机制,加大培养在岗教师的力度,多方面给予资助,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2010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2012)(即“国培计划”),大力推动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国培计划”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形式,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示范性举措。但是随着国培计划的推进,随之出现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如由于继续教育多采用集中培训、脱产研修等方式,造成了时间安排上的“工学矛盾”的存在。虽然近年来逐步采用“顶岗实习”的方法,即出来继续教育的老师有相应人数的大学生去该校教育实习,以补空位,但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家庭负担较重,较长时间的外出培训仍显得动力不足。其次,现有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大多模仿或照搬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较少按照实际农村中小学的实际需要来设置课程。因此,有调查显示,有47%的受访者认为“继续教育课程流于形式、效率不高”、此外还有“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继续教育的现状是迫切呼唤教学名师以及经典优秀、有吸引力的课程出现。再次,继续教育课程考核机制、评价体系不健全,忽略了受训教师的主体作用,评价标准单一,还停留在以前那种教师岗前培训的水准。最后,由于培训经费的限制,农村中小学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人员多集中在学校“教学骨干”等少数教师,范围难以扩大到每位教师。

三、慕课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可以动用全国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名师,优秀专家学者,优秀中小学教师代表,优化的课程设计等;由于同时在线学习的人数众多,所以意义和价值十分重大,并能使成本最小化。

其次,慕课的低成本运行、教学时间的灵活性可以使每位农村中小学教师按需所取,并不受名额的限制。再者,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慕课所构建的社交网络使每位受训教师扩大了交际的范围与教学的视野,不但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而且在工作、生活中都受益不浅。

最后,慕课有其特有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而且形式多样、又不流于形式,真正构建了受训教师为主体的教-评体系。总之,慕课这一新的教育教学形式,正在影响着世界,渗入我们的生活,不光是大学生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关于慕课,它的发展有些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技术是为人而服务的,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而言,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作者:张庆常国华陈明凯陈映全张鸣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