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家族对家庭教育的启示范文

文化家族对家庭教育的启示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化家族对家庭教育的启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化家族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书香文化家族与家族精神

汉代班固家族是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之家,历代有研修史学的传统,班彪及班固兄妹两代三人著的《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先河。早在高祖班回时,就以“茂材”①为长子县令。曾祖班况曾在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中驰骋沙场,屡立战功,颇有声名,并且还培养出了四个都非常有出息的儿女。长子班伯,精通《诗》、《书》、《论语》,多次持书出使西域,从政后廉洁奉公,十分受敬重。次子班游,博学多才,官至谏议大夫,非常受皇帝的器重。三子班稚,也就是班彪的父亲,班固、班超、班昭三兄妹的祖父,不仅位崇声著,而且诗书素养极高。四女因为入宫被称为班婕妤,才学高深,知书识礼,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深受汉成帝宠幸。班家先人都如此出众,在这样一个文武才德兼备的家族里成长,班固兄妹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浸染。班彪是班家修史第一人,著成《史记后传》;班固子承父业,撰写了《汉书》的绝大部分;班超则投笔从戎,成为班家继班况之后又一员武将;班昭可以说是汉代的花木兰,承父兄之志,补撰完成《汉书》,并作《女诫》。在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班家有两位女子在才德方面都十分突出,这就说明了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是最为宝贵的,当先人驾鹤西去后,只有他的优秀品德及光辉思想会流传后世,为后世所效仿学习。我们在赞叹班氏满门英豪时,不得不承认,一个家族的精神在其繁衍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3]。

现代科学史上的居里夫妇家族创造了伟大的科学奇迹———四人三次获得诺贝尔奖,这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术研究者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居里夫人为科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成就不仅在于发现了镭元素与钋元素,更在于展现出一种坚忍不拔、专心致志的精神,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居里家族才能不断地创造奇迹。比埃尔•居里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妻子居里夫人同获诺贝尔奖。而居里夫人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既获诺贝尔物理奖又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居里夫妇的长女伊伦和女婿弗雷德里克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家族的第三代也是人才济济,外孙比埃尔是生物物理学家,外孙女海伦是核物理学家[3]。居里夫妇家族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他们的伟大发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他们坚韧不拔、专心致志、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激励着世代家族文化的传承,也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其他人们。再如至圣先师孔子,他创立儒家学派,编辑文化典籍,普及教育事业,正是因为有了他,中华民族才加快了前进的步伐,而在他的影响下,孔门后人代代相传,名人辈出,著成《中庸》的子思、聪明绝顶的孔融、投身农民起义的孔子鱼、写出《桃花扇》的孔尚任,个个都做出了一番大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孔子世家是中华辉煌历史中的浓重一笔,传播了儒家思想,丰富完整了儒家精神。古今中外的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书香门第、文化家族,如颜之推家族、朱熹家族、曾国藩家族等等,他们不仅在家族内部传承着独特的家族价值观,而且还把观念和行为准则辑写成书,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如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曾国藩著有《曾国藩家书》等等。在品读这些家族的往事,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时,将受到深刻的启发。

二、文化家族对当下家庭教育启示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身受益。由于传统观念的延续、教育资源的限制、舆论风气的误导,现今我国很多家庭养育观、教子观和成才观都出现了偏颇[4]。家庭教育的中心完全转到技能与智力的训练上,急功近利,忽略了家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不仅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而且也没能培养出真正身心健康的优秀后代。家庭教育的影响在人的生活、实践和学习中产生着重要作用。因此,家庭环境、家庭文化等都成为教育因素,特别是父母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喜好等,都会对未成年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5]。“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个性,保健身心,使人享有快乐人生及家庭幸福的需要。”[6]此观点可以说是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正确定位。虽然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家族里,没有明确提出要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但他们的家教言行与方法却无不遵循着某些教育规律。文化家族传承至今的家族精神和传统,不仅仅是这个家族自己的宝贵财富,更是所有人的精神遗产。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家父母不讲家庭教育,就会把一家的儿子弄坏,家家没有好儿子,国家就不成国了。”[7]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对子女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采用,从而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保证。古今中外的大家族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凡是功成名就的伟人几乎都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就与母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爱迪生的母亲懂得孩子的好奇、好问心理,深知这是求知欲强的表现,对爱迪生的各种提问均耐心地给予深入浅出的回答,对儿子的一次次奇想和实践都给予诱导和指点;近现代大学者郭沫若家族有非常优良的母系教育观,他在母亲的指导和教育下,从小就能吟诗作赋;再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都说明了我国古代的家族有着良好的家教观念。家庭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生理,对子女个性品格的形成有深刻的意义。比如梁启超把子女们当作朋友,和他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治学方法,也向他们倾诉生活及事业中的喜怒哀乐。家长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并非只付出关爱、照顾一切就够了。如果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都能做到相互关心、相互体谅,那么这个家庭的整体情绪一般都是和谐而愉快的[8]。如果一个家庭能创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自然能让孩子感到愉悦,并从父母的榜样中去关爱他人,以良好的处事方式来回报父母。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观念和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二)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不能忽视文化家族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原则与方法,比如以身作则、因材施教、严慈相济、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教自幼始等等,这些原则和方法所散发出的精神力量足以警示我们当下的家庭教育,成为我们更好生活的指南针。首先要重视以身作则。正如颜之推所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9]也就是说,同样的话语和指令,人们更愿意去相信和接受关系亲密的人和敬佩的人所说的话。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而我国古代的家训、家书中,古人比较普遍地采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来教育子女”[9],这是一种无形的榜样示范作用。那些文化家族之所以有良好的家教传统和成就,无不是上一辈人以身作则的结果。如曾国藩就特别注重身教,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必先自己做到,故而他的子女非常崇拜他,把他视为自己的人生坐标。其次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从孩子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差异的教导。宋代袁采在家庭教育方面提出“性不可以强合”的思想,他认为家庭中父子之所以不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重视对方的个性[9]。书香门第家族的各类成就无不是因材施教的结果。曾国藩教育子女就致力于培养其读书兴趣,注意观察他们的天赋、潜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长子曾纪泽堪称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次子曾纪鸿则是闻名于世的数学家。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许多家长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式地教育孩子。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全凭家长个人的喜好,甚至是为实现家长的夙愿,完全忽略孩子的个人需求,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给孩子带来巨大精神压力。再次要突出严慈相济。中国家庭教育严慈相济的传统主要源于儒家“为人父,止于慈”的观点。司马光则在爱与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训并重、爱教结合[9]。“严”不是动辄打骂,而是严格要求;“慈”不是宽容过度以至于溺爱,而是要以温柔和爱心来感染人;“慈”与“严”结合并要适度,没有严格要求的爱不是真爱而是溺爱。北宋著名哲学家“二程”的母亲要求孩子蹒跚学步摔倒后自己站起,吃饭不允许挑食,并给他们耐心讲解这样做的道理,在这样的教育观下,“二程”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许多父母往往用爱来代替教[10]。对孩子的关爱,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从小有理智、有分寸地关爱,否则就会埋下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第四是平等相处。和孩子之间没有高低等级之分,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孩子。孩子与父母平等地交流思想,甚至争论不休,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孩子不尊重父母,其实是一种家庭关系平等的表现。这样的思想碰撞既给孩子合乎时宜的机会,“激发其兴趣动机,为其创造环境,指明方向”[11],也营造了平等宽容的氛围,增强了孩子内心的情感体验。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没有交流的必要,孩子生来就是要服从父母的。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只是从属关系,那么就会削弱孩子的独立能力,使孩子养成对父母的严重依赖。虽然曾国藩做官日理万机,但是一有时间,就为孩子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交换学习、修身养性的心得体会,既是父亲又是朋友,既是经师又是人师。在这一点上,梁启超家族也有着很好的示范。

(三)家庭教育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完美人格是古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这一思想影响下,古代家庭教育自觉地将道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如著名诗人郑板桥认为:“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礼作个好人。”[9]综观历代大家族的家训名篇,绝大多数都包含了长辈对少辈如何修养、如何立身处世、以及如何待人接物方面的教导。明人高攀龙在《高子遗书家训》中指出教子做人的重要,认为“吾人立身天地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9]。古人重视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出发点还是着眼于子女的“养正”之品德教育。正所谓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着重强调父母教育子女时应该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10]。因此,孩子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关系到他们的终身发展。中国文化世家均有优良的道德教育传统,且道德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前提,使得文化家族的人文魅力得以源远流长,为世人所称颂,国外同样如此。如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只要身体好、通晓事理,就能有所作为。他认为当官是一时的事,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约里奥夫妇(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作为知名的科学家,在二战期间与纳粹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是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这种执著不屈的精神和行为,无疑是受居里夫妇的教育和感染,是他们高尚情操的延续。家庭教育要注重对孩子的正直、诚信、尊重、宽容等的品德教育,塑造孩子健康、完善的人格。当孩子拥有这些良好的品质时,自然能做好人和事。

(四)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由于血缘关系造成的特殊感情,家长的言行对子女有着超越一般的感染力,家长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审美情感价值观念等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12];所以父母应是终身的学习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其言传身教才更具说服力。古代文化家族的大量事实表明,父母素质较高,往往就能用较为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恰当的教育方法,妥善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因此,父母要树立勤奋学习的理念,增强教育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才能正确分析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误,积累丰富的经验[4]。虽然不少现代家长有着良好的家教愿望,但缺乏好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导致家教效果不理想。因此,家长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提高自身的家教素质,如积极运用当今便捷的新闻媒体与互联网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国家与政府、学校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对家长进行家教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然后向其灌输正确的家教思想,并内化为家长自身正确的家教思想[4]。总之,一个家庭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观念、原则和方法。只有家庭的每一位后代成员都教育好了,才能形成一个个有成就的家族。一个家族要想长久地延续下去,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家风和传统,即家族精神。这种家族家风的形成,就在于遵循家教规律,这些家教规律代代相传就会成为家族传统。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家,家族和家族文化都是整个民族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凝聚力,人们由爱家族、爱乡邻,进而爱国家。因此,树立家族规范,养成家族传统,从来不只是古代那些名门望族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现代家庭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代才能够健康成长,社会才能越来越和谐,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

作者:吕蒙蒙 单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