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P.E.T.社区家庭教育模式探讨范文

P.E.T.社区家庭教育模式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P.E.T.社区家庭教育模式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P.E.T.社区家庭教育模式探讨

一、一个原则:问题归属原则是p.e.t.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一旦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P.E.T.家庭教育训练中的“问题”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做了不正确的事情”,或者“犯了错误”,而是与人的情绪体验紧密相关,所谓的出现了“问题”即是指人的内在需求因为没有得到满足而出现了各种不舒服的感觉或情绪体验。按照这一界定,核心家庭成员中一共有三种问题类型,孩子有问题、父母有问题、双方都有问题。“孩子有问题”是指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说发生了孩子不可接受的事情时,孩子产生了困扰,出现烦恼、生气、焦躁不安等不舒服的感觉。在家庭教育中,这类问题很多,临考前部分孩子会处于紧张、焦虑和不稳定的情绪状态,就是典型的孩子出现了问题。同上,“父母有问题”则是指父母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出现了不良的情绪体验。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孩子会经常出现打扰或干涉父母的行为,例如孩子一再打断父母和朋友的聊天、孩子打扰父母接听手机,这些行为都会让家长感觉很不舒服,而孩子本身却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这类行为可归结为父母有问题。“双方都有问题”是指父母和子女双方的需求都未能得到满足,以至于产生了情绪上的困扰。根据双方的问题类型,分为需求问题和价值观问题。在“守时”的问题上家长和孩子经常会发生需求冲突,例如家长和孩子约定9点出发,可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孩子无法守约,显然这种情景下双方就已然进入问题区,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出现家庭矛盾,甚至家庭“战争”,这就是需求问题。价值观问题从本质来说也是双方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只不过经常表现为审美、择友等价值方面的冲突。在价值观问题中,孩子的行为往往并没有真正影响父母的需求,但是却让父母感到很不舒服,此时如果父母处理不当,不仅会让自己难受,也会让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出现僵化。其实家庭教育中,亲子之间出现的问题不一定单纯地归属于某一问题类型,有些问题可能既属于需求问题,也会属于价值观问题;还有一些孩子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也可能会转换为亲子双方的问题。因此,根据戈登的理论,划分好问题的归属之后,就要根据“问题归属原则”,谁有问题谁就要主动解决。

二、四套问题解决方案是P.E.T.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家庭中的某一个成员如果有了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家长也没有及时、科学地将“问题”解决,则必然会出现亲子冲突,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甚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根据戈登的P.E.T.理论,每一个问题类型就对应一套人本主义的解决方案。

(一)孩子有问题———积极倾听

人与人的交流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传递者、接收者以及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反馈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接收者要把传递者通过语言、文字、图像或者动作等传达的信息理解,并进行解码,再反馈给传递者,信息的正确解读会促进双方更好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倾听就是一个准确解读信息反馈情绪的过程,它要求家长试图了解孩子的情绪或信息背后的含义,然后反馈给孩子进行求证。而不是一味地传递自己的信息,例如评价、意见、分析、质疑等。他只是客观地把对孩子的信息的理解反馈回去,不多也不少。

(二)父母有问题———我-信息

当一个孩子的行为以某种实际的方式妨碍了父母的需求时,父母显然会产生失望、烦躁、生气等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父母要有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需要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内心感受。在父母的行为被孩子干扰时,家长常规的做法可能是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烦人?”或“你怎么回事?自己玩儿去。”这些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根据戈登博士的分析,上述回答会让孩子接收到一个拒绝信息,即我很坏、我很淘气等。这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有可能“会对一个孩子的自我概念的发展造成破坏性的作用”,甚至这些不良的自我概念有可能被带入成年期,成为一生无法消除的障碍。

(三)价值观问题———“示范影响”

对于一些复杂的涉及到孩子的信仰、价值观、风格、偏好等方面的问题时,父母和孩子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此时我们就说家长和孩子都出现了价值观问题。上例当中,女儿爆炸式的发型并没有给父母造成任何切实具体的影响,只是孩子自己的审美取向问题,而父母往往会积极地把此类问题“接管”为自己的问题。面对这类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行为影响。父母一定要作为孩子的榜样,通过日常行为来对孩子产生影响,这是父母向孩子传授价值观的最好方法,可能也是唯一的方法。另外,家长还可以在生活中做一个“咨询者”,“会与孩子分享而不是说教,会提供意见而不是施加影响,会提出建议而不是发号施令”。第二,改变自己。父母要通过工作、事业来自我实现,提升自我的价值;还要常常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第三,接受现实。孩子有许多行为是父母根本无法改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现实。中国有句俗话叫“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使用强迫手段使其就范,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家长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无法接受孩子的状态。其实,当父母一旦从被动接受修炼到真诚接纳的时候,孩子的问题也就自行解决了。因为接纳就是尊重,孩子因为家长的尊重而主动改变。

三、P.E.T.社区家庭教育模式的价值

P.E.T.是一套完整的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家庭教育模式,其中彰显的平等、尊重、信任、民主的理念,给当前诸多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带来许多人性的关怀。它通过清楚地界定问题、积极的倾听、完整的表达及没有输方化解矛盾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觉成长能力,父母也会在其中获得自我的心灵成长,从而实现家庭关系的和睦。这套系统从技术操作层面而言,可以概括为“一个原则,四套方案”,方法具体、实用,有清晰的步骤,因此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容易让家长接受。从课程的内容层面来说,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父母,不管其面对的孩子是1岁、10岁、20岁,父母都可以运用模式中相应的方法进行沟通,课程具有极强的普适性。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细胞,家庭的和谐关涉到社区乃至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对于家长来说,P.E.T.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递了一套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教会家长怎么去有效地跟孩子沟通,怎么去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对于社区家庭教育工作者来说,P.E.T.植根于美国的社区家长培训,因此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都可以确保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家庭和家长的重要性于孩子而言已经不言而喻,每个孩子都喜欢听父母的话,关键是父母怎样说;每个孩子都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关键是父母怎样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始于父母科学而正确的教养方式。(本文来自于《北京城市学院学报》杂志。《北京城市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石焕霞薛婷婷单位:北京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