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构建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教师素质提高与专业化发展中,标准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是重要保障。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作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构建教师教育标准化体系,成为我国教育改革领域焦点课题。教师教育涉及多个环节内容,相对应的,地教师教育体系同样由多个环节构成,各个环节标准不一,共同影响并制约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基于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教师教育专业招生环节、培养环节、入职环节、持续发展环节等方面,强化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构建。
关键词:教师教育;标准化;构建
教师教育体系的标准化,不但关系教师教育发展进程,而且关系教师教育的质量。教师教育标体系的标准化的界定,教师教育标准化体系构建理论基础,教师教育体系的标准化由哪些体系标准组成等,都是在教师教育标准化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全面地考虑各种问题,才能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育标准化体系,为我国教师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一、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界定与框架内容
(一)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的内涵
在标准化系统中,其最基本要素就是标准;与此同时,在标准化学科中,标准也是其最基本的概念。作为标准化活动的成果,标准这一概念可以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只是标准内容会有所不同。在我国,标准主要指相对范围内的最佳秩序,是指导某类活动或结构的共同规则。教师教育体系的标准化,是教师教育专业化要求下的产物,构建教师教育标准化体系,必须明确其“标准”的概念。教师教育标准,是在国家公认机构与权威管理部门的参与下所制定和下发的教师教育相关文件,这一标准主要针对教师教育活动和活动过程,对其规则以及特定指标等进行统一规定。对于这种规定,不但从事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需要遵守和使用,而且从事教师教育培训的机构也要遵守和使用,以确保教师教育活动可以在最佳秩序下实现最佳效果,同时能够提供客观的衡量指标给教师和未来教师素质的评估。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从层级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行业标准,从对象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专业标准,从性质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管理和工作标准。从国际惯例来看,对“标准”制定的规定加以遵守,是制定任何一项权威标准的准则,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制定自然也应如此。
(二)教师教育体系的框架内容
在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标准化逐渐成为基本趋势。世界各国对教师教育标准纷纷制定,以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为教师教育质量提供保障。第斯多惠认为,教师的好坏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好的教师能够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应是引导教师成为好教师的标准。教师教育体系的标准化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因其处于大教育框架下,因此,必须统筹考虑。教师教育框架体系除了包含招生环节、培养环节,还包括入职环节、持续专业发展环节等,这些环节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针对招生环节来说,这一环节中的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对于教师培养质量来说是一个重要保障;针对培养环节来说,能够影响该环节培养质量的标准体系,除了包括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还包括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以及学生实习实践标准等;对于入职环节来说,能够保障教师入职质量的标准,主要为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教师资格执照证书;针对教师教育持续专业发展来说,不但需要教师职称、荣誉标准,而且需要教师绩效工资标准等,在这些体系标准下才能为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质量提供更多保障。
二、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教师教育”这一理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我国首次通过政府文件形式阐述教师教育的概念始于2001年,并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里明确提出,我国要对教师教育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标志我国教师教育进程开始向新的起点迈进。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教师教育体系始终是核心问题,而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则是教师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但是,当前我国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程度还很低,表现出低效、无为和无序的典型特征,依然没有构建起并完善具有较强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体系。
(一)创新意识不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缺乏前瞻性
未来的教育将呈现出信息化、多样化、终身制、民主化和现代化等多元特征,这对未来教师的培养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而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标准化构建,必须能够顺应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比如,教育的国际化要求教师要具有全球的眼光和国际的视野,教育的信息化要求教师能借助先进的科技设备开展教学工作,教育的终身化则要求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精神等。但是,放眼当前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由于教育内容、课程设计尤其是教育机制等深层次因素的限制,体系恰恰缺乏这种前瞻性的考量,创新意识明显不足,整个体系没有远景的规划,课程开发意识薄弱,只能满足碎片化的学科教学技能以及零散的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难以满足未来教师和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体系整合不够,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
现代教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教育体系是一个由多个环节构成并环环相扣的有机统一体,教师教育的效果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系中各环节、各要素功能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各环节、各要素的有效衔接与互动。而在教师教育社会实践中,招生、培养、入职以及后续专业发展等环节往往各自为战,没有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缺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且,教师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自身既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科学标准体系,也不可能考虑到教师培养宏观方面的整体性需要与要求。比如,教师教育实践中职前与职后两大环节的综合设计,没能打破传统师范教育过于重视理论说教、学问和学术层面的弊端,对于变化和发展的教育实践和教师成长需求敏锐度不够,从而架设起职前职后教师教育的桥梁与平台,通过借助返岗实践、影子跟岗、反思提升、集中研修等标准化环节,提升现代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制度保障不够,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缺乏科学性
教育制度具有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能够确保教师教育发展的规范性、科学性,是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构建必不可少的支撑。因此,加强教师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是推进教师教育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现代教师教育的建设与发展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条例的缺失,以及已有制度的不明确、不全面和不系统,导致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科学性不够。比如,在教师教育的对象上没有进行深入细分而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在教师教育的内容上没有制度规范而存在表面化和随意性的问题,在教师教育的方式上制度落实不够而表现出轻实践重理论、轻互动重灌输的特点,而在课程设计上没有制度保障导致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等。为此,制度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是提升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科学性的关键。
三、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构建的实施对策
在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都处于变革中,面对急剧变革的大环境,教师教育也需要新的转型,为保证教师教育质量和有效性,推动教师教育体系标准化构建已经迫在眉睫,不仅要注重体系中各个环节的系统性,还要重视各个环节的制度建设,并有机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
(一)构建教师教育专业招生环节的标准体系
专业化的招生体系,是保障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这也是国际发达国家所公认的。我国教师教育一直以来都隶属于示范教育体系,师范院校的层次水平即为我国长久以来教师教育专业招生标准,由于师范院校在制度结构上为金字塔形,教师教育招生制度的规模也呈现出金字塔形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大学制度逐渐完善,新时期的教师培养也应随之有所改变,根据现代大学标准来开展。针对当前普通高校教学评估标准,高校依据功能被分为不同层次的类型,教师教育院校也包含其中。不少高校都具有本科招生基准,但在招生分数线上差距较大,而地方院校、三本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还欠缺相应基础,给高质量教师培养带来一定的制约。面对这种现状,我国教师教育必须建立基本标准,在促进三本院校和地方院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侧重提升教师招生基准,为教师培养招生环节提供保障。当前,在我国大学中,已经基本实现对中学教师的培养,但小学与幼儿教师本科化进程还比较缓慢,我国教育规划在本科院校招生体系中应纳入小学教师本科化招生体系。整体来说,在教师教育投入方面,国家应进行适当倾斜,对地方院校教师培养事业进行重点建设;对于现代教师教育专业招生标准体系,应以二本分数线为主要基准。
(二)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环节的标准体系
在该环节中,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与课程体系的标准化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国应对教师教育专业进行重建,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将现代大学普通教育结合起来,对教师教育专业体系进行构建,使教师教育专业能够对学术、专业及社会等取向同时满足。在教师专业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应对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能力和伦理明确规定。在对课程进行设置和展开课堂教学时,必须使这些标准得到满足,对于幼儿、小学、中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应根据各个阶段对教师能力需求的不同来构建课程标准。在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环节中,教学能力标准体系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大学教师培养教育中,应把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作为基础,基于这一标准对教师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重建。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体系中,这种能力除了体现在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能力以及教学备课、说课、上课、讲课能力上,还体现在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教师班会组织能力以及协调沟通能力上。在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环节中,还包括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以及学生实习实践标准等。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在现代大学中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表征体系对教师教育也具有很大制约性。而这种制度的前提条件则需要现代大学机构具有统一性。高等师范院校可以转变其自身性质,使其向专业学院转移发展为专业教育,在此前提下才可以对教师培养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加以建立并实施专业评估。基于教师教育的层次性,其机构资质认准标准体系也应具有分层性。在机构资质认证标准上,不但包括教师培养的现代大学机构认证标准,而且包括专业学院的专业评估标准。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教师教育培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针对师范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其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应以学校、教研室以及教师教育学院三位一体为标准,其内容不仅包括教学实践标准,还包括教学实践机构标准以及教学实践指导教师标准,构建全面的教师教育实践体系,保障教师培养质量。
(三)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入职环节的标准体系
对于教师教育专业来说,入职环节的标准体系,是教师入职质量的重要保障。其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编制标准体系,二是教师资格标准体系,三是教师培训机构资质标准体系。师范生就业编制专业标准,需要基于需求关系相对平衡这一导向进行建立,这就要求对我国教师教育院校在区域结构布局方面进行调整;针对各省市地方教师教育院校,加强其能力建设;依据用人学校以往教师需求加强针对性预测,对预测机制进行建立;对政府干预机制进行建立,通过政府干预来保障教师教育院校在人才培养数量和需求方面的相对平衡,为教师培养质量提供保证。现代大学教师教育,从当前社会发展对教师要求来看,必须以教师资格标准为依据,教师资格标准应由政府来制定,在教师教育专业考试这一前提下保障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实施,推动教师资格标准成为一切教师教育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培训也是重要保障条件。为了使教师培训更加规范化,可加强对这些培训机构的鉴定,在机构鉴定体系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多层次性与多样化需求,通过对培训机构资质标准的鉴定,可以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需求的满足。
(四)构建教师教育专业持续发展环节的标准体系
在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主要是为了保障教师教育专业持续发展,而在这一环节中,不仅需要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还需要教师职称、荣誉等制度,这也是保证教师教育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对于所有入职教师来说,教师资格证书都是其必须拥有的基本条件,当前这种制度并不完全代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管教师资格证书还是职称等,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仅是目的,还是手段。对于教师来说,最高级的职称是所有教师的期望,职能不但是专业水平高低的一种代表,而且是待遇高低以及社会声望的一种代表;学科带头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是一种补充途径,是教师在学科领域中所达到的科研水平的标志,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专业的声望和社会荣誉;教师资格证书,对于教师来说则是其入职的一种必要条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这些制度是重要的外在动力,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教育专业持续发展环节中,每一项制度都有其自身标准,不过这些标准在我国当前还缺乏相应的融合性,标准的重复性导致教师滋生厌倦感与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标准进行整合,推动标准的一体化,剔除每个标准之间重复的内容,使其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避免让教师参加重复的互动。在教师资格标准内容中,对于教师职称标准来说可以将教师资格更新作为条件,使其成为帮助教师有效晋升的手段,在教师资格标准和教师职称标准这两项标准的基础上,对荣誉授予标准进行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朝着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顾馨梅,吴志娟.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1-13.
[2]刘正伟,李玲.美国中小学教师国家专业标准改革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6(1):52-58.
[3]唐姗姗.浅谈制定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以英美教师标准为例[J].时代教育,2015(4):82-83.
[4]王延华,等.我国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中标准体系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14(3):32-36.
作者:姜微微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