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师教育大学生心理压力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
1.人际关系的压力。远离家乡、父母以及青春期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往往会产生孤独感,从而使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和压力。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由于未来工作的要求,则面临更严峻的人际交往的挑战和压力。
2.就业的压力。2010年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了《2009届教育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通过对比发现,2009届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和平均月薪均低于非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有的大学生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难以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产生心情烦躁、精神不振、无所适从的心理压力。
3.经济的压力。目前全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经济的压力进而影响人际交往,产生心理压力。
二、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
笔者采取分层整群抽样,从某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中抽取样本,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后共获得有效问卷508份,有效率为92%。研究工具采用由田澜、沈国成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所收回的调查问卷经过筛选、将无效问卷剔除后,采用SPSS17.0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维度分析。
(1)在性别维度上,人际交往压力、经济与地位压力、学习压力、体能与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这说明在心理压力问题上,不管何种性别均存在这一问题。
(2)在是否独生这个维度上,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在人际交往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的压力显著高于非独生子。由于父母关注比较集中,独生子女更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同时,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少了兄弟姐妹等倾诉对象,相对缺乏支持来源。因此,在面对大学内复杂的环境,更容易出现压力问题。
(3)在年级这一维度上,仅在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这两个压力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是由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需要考虑考研和就业等一系列学业和发展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4)在文理维度上,对大学生压力的各个维度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这符合徐长江的调查研究:专业对大学生压力源总分及各个维度都没有显著性地影响。
(5)在家庭来源维度,心理压力农村大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相对贫困的农村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自身素质、学习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学习成绩和就业出路往往并不尽人意。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2.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分析。
对得到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接受测试的508人中,人际交往压力的平均数为29.61,标准差为6.646,而且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指数集中在25~40之间,这说明大多数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心理压力。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在参加测验的508人中,经济与地位的压力这一压力源的平均数为25.35,标准差为7.891,而且从图2中可以看出,分数在10~40之间的人数比较多,在40~50之间的人数比较少,这说明经济与地位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一大因素。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SPSS操作分析,可以得出学习压力的平均数为27.79,标准差为7.075,通过图3也可以看出,学习压力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又一“高峰期”对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体能与生活压力的平均数为12.78,标准差为4.901,通过图4可以看出,体能与生活压力这一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的影响比较小,并不是导致当代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就业心理压力这一压力源的平均数为13.71,标准差为5.028,而且从图5中可以看出,关于就业心理压力这一压力源所跨越的幅度比较小,这就说明就业心理压力也不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心理压力是各种压力源的总和,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心理压力的平均数为109.24,标准差为23.931,从图6中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心理压力在70~140之间,在被调查的所有大学生中有82.1%的人表示体验到“非常大的”或“比较大的”压力,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正在承载着较高水平的心理压力。在高校扩招以及大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轨的情势下,大部分的大学生承受着与以往不同的各种压力。
三、建议
针对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干预。一是促使大学生积极提升自身心理抗压能力;二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积极适应环境;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四是,应注重培育大学生思想素质,帮助学生克服个性心态的负面效应。
作者:刘冰单位: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