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师教学观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合作、探究离不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因此,领悟和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涵与特征,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我从事多年教学的实践体验。
一、领悟师生互动的本质内涵是转变教学观念的根本
师生互动是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产生的,不仅有着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般属性,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从课堂教学这个层面上分析,这种互动的特殊性是它内在本质内涵的必然反映,其基本特点可具体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互动的理解性。
师生互动是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以语言符号为沟通媒体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对对方及其符号的理解与领会,决定着互动的维持与延续。而教师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有时教师意欲达成,学生却对同一语言符号的一致性不能理解或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自己表达的目的与意图,创设特定的语境,审视特定的“符号”,调动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和意会。有一次听:一位教师的课时,教师发觉课堂的纪律不好,便对全体同学说:“我们看哪一组的纪律最好?”一位学生却马上站起来说:“第二小组的纪律最好。”这里,教师关心的是整个课堂的纪律,示意课堂上要安静。这位学生却关心的是言语的表面含义,所以理解上出现偏差。可见,互动双方有时作为中介的语言总是赋予自我理解的意义后,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行动。只有当双方取得一致的理解时,才有可能达成师生互动的原本目的。
2、师生互动的形成性。
师生互动既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文化人或知识占有者的同质倾向,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文化类型的差别或文化品味的异质现象。但是作为教育主体的行动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需求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标亦不一样。教师关注的往往是独特的教育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学生向往的是知识技能的获取和良好的自我形象。尽管如此,双方都在借助对方的交往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育风格和社会影响的形成过程,又是学生学问和个性形成的过程,师生互动则是一种以成长和发展为目的的互动。
3、师生互动的反思性。
塑造自我并非是一蹶而就的简单化和直线式的过程,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就其教学活动的实质来看,它又是伴着经常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来推进的。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筛选和加工,控制着自我多方面的发展后形成自我同一性。这恰恰反映了其内在的反思特点。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在现代性的情境下,变化的自我作为联结个人改变和社会变迁的反思过程的一部分探究与构建。”可见,教育过程始终伴随着反思的存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推演过程。
综上所述,教学互动的过程就是“理解——形成——反思——理解——再形成”的反复过程,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区别于其它互动的本质特征。
二、把握教学互动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师生互动是实实在在表现于课堂教学之中的,从实践的层面来看,至少有三个重要环节:
1、教师的监督与学生的自律体现在教学的组织管理环节上。
小学生年龄小,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教师权威的影响,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体现在知识传输环节上。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担着对来自社会实践的知识经验筛选、加工、整理,然后以学生能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职责。教与学的过程本身带有极大的智力成分,所以,需要教师发挥主动实施,愿意施教的热情与自觉性,需要教师抛弃机械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能否做到这一点,主要靠教师本身,这对于乐教且善教的教师来说对教材处理和教法的选用要能游刃有余。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由于参与活动和动手操作易于引起学生求学的乐趣和探索的热情,所以寻求知识的活动化、游戏化、趣味化,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是非常必要的。要使教学互动克服枯燥、被动的局面,只有教师的善教才能激发学生的乐学的热情,学生的乐学又体现在课堂上的“四小”表现上,即“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2、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新体现在操作训练环节上。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育内容的设计者、执行者,也是儿童学习、游戏、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学习者,更是一个细心全面的指导者。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动口,学生动手,老师展示操作方法,学生在模仿教师基础上一次次地操练,然后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当然,教师根据学生的处境和情况不同,所指导的重点和侧面也就不一样。对胆怯、孤僻、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可主动与他们一起开展智力活动,并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解说、真挚的感情来吸引感染他们。对情绪时高时低,又有攻击性行为且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随时留心他们的行为表现,一旦表现突出并有了一定的创造性,教师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把新思想和新观念再现给其它同学,使其创造性得以发挥,逐渐消除不良行为。对学习积极性高涨、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操作活动的学生,教师应做有效的促进者,给他们以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展示个人才华,并带动和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融知识传输,操作训练,情感熏陶,认知建构和组织管理于一体的,它的有效运转不仅表现为教师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善于施教、精于指导、巧于点拨和适当监控的有效性,重要的是作用于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创新、勇于自律、发展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