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及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重要性不断增强,计算机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本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计算机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而它的内容形式等都需要不断完善。众所周知,计算机领域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快,而我国虽计算机整体素质较旧时有了提升,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低不平,高校整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师依然惯用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缺乏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很难达到我国教育的发展需求。而如何有效提高高校计算机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发展作用,提高学生的信息学习水平成为我国教育界的重要课题。本文客观阐述了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并根据现状进行分析给出一定借鉴意义的对策,为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策略;现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还有更多的生活情趣。但由于其具有更新换代快、空间范围广等特点,因而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状况,拿我国举例,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正处于相对严峻的状态,其体现在整体的信息技术教育系统不够完备,模式落后而且设备不够完善,教师队伍质量不佳等方面。这就要求我国对计算机教育实行新一轮的改革,让我国计算机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见识更好的运用和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高技术人才。
一、高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现状。
1.1计算机教学发展速度与技术发展速度不平衡。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相对于其他语文、数学等稳定性的学科课程,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可谓非常迅速,知识体系也愈发繁复。这样容易使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与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匮乏,打个比方,如今的电影观摩科技已经不止于3D这么简单,还有4D等更加立体的效果。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也主要以金融、电信、政府应用为主,未来将在制造业得到进一步扩大,家庭应用也会有快速发展,届时信息系统集成产业有望成为IT支柱产业之一。而计算机教育却没能跟上信息系统在社会中的发展步伐,学校上的还是Office等最基础的办公技能,设备也是最老式的台式计算机,很多时候学校的台式计算机出现故障,相关负责人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去修复它,因而在修复期间,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就会被占用,转而上语文、数学等课程。还有就是教师队伍与教育水平等方面很难与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同步,教师自我的计算机整体素养较低,知识储备不够。这一系列因素都制约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是计算机教学发展速度呈现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的状况。
1.2师资力量的匮乏。我国计算机行业的起步时间晚,人们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还不够长,对计算机操作方式还不够熟悉,信息技术运用领域也不够广阔,教师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主要依据的是现有的仅有的高校计算机教材,这类教材的改版和更新周期长,内容改动下,对新的知识与内容讲解十分有效,教材的改进速度跟不上社会上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能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最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多,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丰富性远比不及社会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士与黑客等,甚至有时学生想深一步了解一些计算机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都只能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因而教师队伍的素质不够高,专业对伍更是不够庞大,学生所学到的专业性知识不够充足,也不够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带领学生深入探讨计算机信息技术问题,不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社会与学生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
1.3理论与实践的不均等。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教学为中心,教师采用单方面填鸭式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时间在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忽略了实践活动的同步进行,这样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掌握和了解,很难为社会培养出真实可靠的计算机人才,不利于高校的计算机教育的课程改革,难以维系计算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二者的相互结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将其巧妙的运用到真正的实践活动当中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进一步的实践探究,鼓励学生在计算机领域发现新的东西。
1.4专业教学特色的缺乏。我国计算机教学起步晚,虽已增加了ppt展示等多媒体模式,但实质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大多数时候各学院之间采用相互模仿与借鉴的方式获取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极其匮乏,方式单一,毫无新意,课堂讨论合作交流机会少,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计算机教学效果的实现,再加上计算机信息技术自身特点的复杂性,其各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如果教师过分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也不利于计算机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与市场上的人才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性整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性。
二、高校计算机教育的革新趋势。
2.1学生主体性发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校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我们的教学模式要逐步从教师的单向传授向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传统被动形式,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多样性人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多层教学方式,培养计算机的多样性人才。要将计算机应用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应该遵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准则同时利用多元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限制学生的思维,呆板的灌输思想,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不利于计算机领域的新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2.2实践出真知。在信息化如此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看中理论知识的培养,只注重学生的笔试应试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得到的只是纸上谈兵的“人才”,而不是真正可以能力学习理论知识,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从而真正获得计算机技能,践行实践出真知理念,将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高校通过在教育方面提升教学实践性,从而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能,更好的迎接社会时代在人才培育方面给出的挑战。
三、可持续性计算机教育发展策略
3.1合理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完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为推进计算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以往计算机教学滞后与状况,建立合理的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培养计算机方面的针对性人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对计算机课程的课时与学分合理设置,使教学内容尽可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计算机领域对人才专业性要求强,不似工厂的流水线的工人般“批量”产生,因而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里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其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为社会提供面向基层,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3.2构建雄厚专业的教师团队。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将教师与学生组合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去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和美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与主导者,其教学质量和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和效果。应该通过一定的公开课程培养、专家讲坛交流、各校合作交流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素质,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明确自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并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逐步凭借自我的雄厚知识和自身的人格魅力,真心的关爱学生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运行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该考虑到自身的发展状态,因为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复杂,内容灵活,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不可能掌握的面面俱到,因而教师也要根据自身特点确定教学方向和目标。
3.3多元化教学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跟上社会时代需求,采用灵活且实用的教学模式,迎合学生的性格与爱好,利用PPT、视频互联网等多种多媒体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同时根据教学启发性、量力性、因材施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等教学原则,采用语言传递、直观感知、实际训练和情感陶冶等教学方式来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师单一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运用到社会当中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同时高校要注重计算机课程网络安排设置,给师生构建一个更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并在学习交流之后采用合理的教学评价,帮助教师与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
3.4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因而教师在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同步的提升。教师可以给学生多提供课堂的实践机会,进行多次上机活动,在课堂开始时给出练习任务,说明练习的意义、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做出示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比如Office、网页制作等活动,教师要巡回辅导,并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练习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从而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以此来提升课堂效率。还有增加学生外出实习的机会,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正常且有益的实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并运用信息技术,了解自己在技术运用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点。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运用广泛,国家对此方面人才的需要也极为迫切,因而我国更要推进计算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培养可实用性人才,推进社会的创新发展。推进计算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注重计算机教育的改革创新,完善学校的计算机教育管理制度,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建设有力的教师团队,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并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教给学生真正的学习技能,真正做到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质量适用性人才,也可以缓解如今众多学生的就业压力,推动经济的发展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帮助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文霞.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张笑铭.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0(10).
[3]樊莉丽.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4.06(6)
[4]宋存米.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4)
[5]赵志敏.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2008.05
作者:万强 单位:萍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