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范文

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

摘要: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必须充分体现“体育”和“教育”的内在联系,从专业体育到专业体育教师的发展诉求的转化,是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体育教师的核心目标,也是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分析职后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育价值的客观体现,并就当前的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现状给予辩证分析,总结其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优化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三重路径,以期为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体育教师;职后教育

引言

《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等等均为职后教育的重点。而体育作为一门特征比较鲜明的学科,有着一套自己的教育实践和相关理论。体育教师虽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累积大量经验,但是如何结合理论知识体系不断强化类似经验的教学成果,才是职后教育的延伸重点。为了增强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专业发展效果,契合时展和教育体质革新的本质诉求,本文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路径,希望对体育教师的培养能够起到借鉴作用,并优化当前的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培养效果,现做如下分析。

一、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必要性

体育专业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更加是时展的需求。从知识体系角度分析,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不断催生出全新的体育科目,其技术性、训练性、互动规律、运动模式等等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当体育教师从专业体育院校毕业之后,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而后的诸多理论知识体系并不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情况并不在少数。一方面,竞技体育项目比赛规制改革后,运动项目的技术性特征存在一定的变化。体育教师虽然具备运动经验,但是其比赛要求的变动也会造成教学误区,如果无法消解教学误区与盲点,实质上也很难发挥出体育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另一方面,目前社会发展的迭代速度较快,诸如瑜伽、普拉提、健美操、跆拳道等民间普适度极高的运动项目成为全民健身推广的诸多路径。当体育文化产生多元发展的倾向后,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也需要不断拓宽,才能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提供更为专业性的训练指导。因此,学科维度的衍生和发展同样要求体育教师在入职后不断接受再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专业性更强的教育内容。基于以上两点潜在因素,体育教师的入职后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是加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必然诉求。

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诉求中的职后教育价值

1教学指导能力体育教师并非专业运动员,需要具备运动技能、体育技巧、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加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往体育教师的人力资源分布更多地倾向于各大体校,虽然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可以在职后教学过程中逐步累积,但其教学指导能力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指导学生科学的训练,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终身体育训练目标,均为体育教师与专业运动员的本质差异。因此,教学指导能力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指标,更加是硬性指标。

2教研探究能力体育教育的本质诉求是在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流程后,总结出教育规律,归纳出更为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1]。体育教师在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指导能力之后,更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及专业性的个体案例。这些案例或以统计学规律衍生,或以特殊情况存在,如何辨析其中的本质因素和教学机制的关系,成为专业体育教师的深层专业发展要求。那么体育教师在教学指导能力之上必然需要更高的教研探究能力,才能契合教研事业的发展需求。那么涉及到教研能力则不仅需要体育知识和教学知识,更加需要多学科辅助性知识支持,才能深入研究和探讨在体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诸如运动医学是降低运动损伤的必要知识体系,统计学是总结学生运动规律的必要辅助学科,因此跨界学科在体育教师深入研究体育教育专业领域时产生了辅助性支持,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对于职后教育的需求表现。

3教改革新能力在具备了教学指导能力之后体育教师专业度有所提升,是职后教育的第一重教育价值。在具备了教研探究能力之后,体育教师的专业度再次提升,仍然是职后教育的教育价值表现。但是更为深入的专业能力体现,则表现在教学改革的创新能力方面。当体育教师具备了教学指导能力之后,可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当具备了教研探究能力之后可以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而专业体育教师的发展诉求,更加倾向于体育教师不断提出具体的体育教学更新方案,令体育教学方法不断优化,不断消除教学弊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与普适度。那么总结出全新的教学范式,才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终极远景。基于此,职后教育不仅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加以培养,同时需要提升体育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但是更为关键的在于增强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方能构建更为专业的体育教育师资团队,不断支持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与发展。

三、限制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效果与质量的本质因素

1多元模块化供给方式的弊端目前针对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系统出现了多元模块的供给方式,其教育形式倾向于针对性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体育政策等诸多方面。其中的培训内容存在拼接性质,并未突出体育专业教师的系统性规划,知识碎片化的特征较为突出。虽然讲解类似知识点有助于拓宽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宏观视野,但是并不利于体育教育知识体系的整合与内敛。无限扩增的知识点实质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弊端,以至于体育教师构建教学路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自发性。因此,模块化的教培系统仅能从不同方向给予体育教师建议,而并非系统化的教学能力指引。其体育教育的边界过于模糊、职后培训课程在纵向与横向的知识点链接不足、不同层次的体育教育知识点交叉重复,因此形成了相对统一的逻辑主线,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后的知识整合受到限制。

2脱离现场化实施方法的陋习当前对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培训模式并未深入教学情景,属于脱离了现场化情景的体育教育解读。这种培训模式无异于让体育教师接受第二次本科教育,无异于接受了更多的理论知识灌输。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便是实践内容颇多,理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均需要表现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之中。那么在缺乏教学现场化的情景指引时,诸多培训内容实质上已经脱离了体育教学一线。仅以专家讲座为指导方向,具有单方面知识传授的特征,对于体育教育的指导性并不如此。类似情况容易让体育教师难以琢磨理论知识体系如何运用于体育教学之中,因此体育教师也陷入了一种被动培训的困境中。改变自身的教学风格而不注重教学情况的适应性,脱离职业场景构思教学方案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3“体”“教”内容分离化的狭隘针对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必须注重两点客观存在的内容维度,分别为“体育”和“教育”[2]。第一层面是体育知识的凝练,第二层面是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后才能构建出第三维度的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观。而目前的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所表现出的情况是“体”“教”内容分离化的特征。并未深入融合“体”“教”两项培训内容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即便体育教学在不同地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其教育形式也需要兼顾“体育”与“教育”的双重制约条件,否则体育教育体系的结构实质上也会尤为涣散。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何优化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其职后教育的培养目标均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因此,“体”“教”内容分离化之后的狭隘性是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中亟待突破的限制因素。

四、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优化策略

1补充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系统性体系架构诸多培训内容的合并与融入,必须规避多元模块化供给方式的弊端。在职后教育培训系统中需要架构出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为实践教学指导,以及体教融合提供具体的指导思路。其系统规划的体系架构必须符合体育教育的客观规律,才能在培训效果上达到预期的教师专业发展诉求。一方面,需要横向拓展不同体育项目知识点在实践教学路径中的相关性,以训练科目到技术指导,再到教学指导路径的知识转化机制作为横向链接不同体育项目的核心知识结构,增强培训内容模块化之间的内敛性。另一方面,需要纵向延伸体育教育同其他辅助学科的关键知识点嫁接,但是仍然需要以体育教学路径为主线,细致探究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实践路径,系统规划具体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与创新性构思。从横向扩增到纵向延伸,多重知识点丰富之后必须归于体育教学主体路径,才能真正架构起完整的职后培训主线,支持体育教师完成从理论知识体系到实践应用的多维方向整合,提升其教学指导能力。

2积极开发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场化情景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场化情景,是建立在具体教学情景中的培养思路。这一培训路径的构建必须契合各地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在教学情景之中讲解体育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教师整合理论知识体系的应用维度,明确自身教学风格或者方式的适应度与契合度。这种从主观认知到实践参考的职后教育路径,实质上与体育教师职前培训体系并不相同。体育教师需要总结出具体的教育问题,并带入职后教育中,积极探讨在具体的体育教育情景之下如何解决类似问题。这就涉及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探究能力,是从实际教学角度提出具体教学问题,还是从主观臆断角度遐想解决思路,这也是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因此,在特定的体育教育现场化情景之下讲解教学思路,反而更加契合体育教师的职业需求与特征,是支持体育教师完善理论知识体系向实际教学方向转移的职后教育构建思路。一方面,在职后教育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将当地高校或中小学作为实践教学培训地点,以实践性更强,指导路径更为清晰的现场情景再现为培训路径,进而增强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实践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职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也要最大限度地开发虚拟化现场情景的培训方案。以体育教师个人制作的PPT展现特殊教学问题,将具体的培训指导延伸至情景化问题之中,指导体育教师掌握具体的教育方法。也可以将普遍性的教育问题制作成教学视频,在视频内容中呈现出具体的体育教学情景,引导体育教师思考其中涉及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而从真实的情景化现场中提炼体育教育问题,在虚拟化的现场情景中讲解问题解决路径,支持体育教师理解和掌握客观的教学规律,具备更强的教研探究能力。

3不断融合体育碎片知识并在教育体系中呈现“体育”同“教育”内容的深入融合是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重点,其倾向性必须充分表现在体育专业发展的本质诉求中[3]。由于以往缺乏“体”“教”内容充分融合的经验,针对多元化体育项目的知识点有待开发,针对竞技体育项目革新之后的教学方法有待商榷,故而体育知识本身呈现出动态化或碎片化的知识体系结构。这种知识体系在职后教育中应当与时俱进随时开发,而无法直接引用于整体培训计划的规制中。因此,职后教育的核心系统中需要不断融入全新的知识点,却不能脱离预设的教育主线。需要通过不断呈现出全新的知识点,从而丰富职后教育的可拓展性,以及实现与时代接轨的教育路径延伸。与此同时,需要不断深入融合体育教育的本质出发点,从教育维度中探索创新性体育知识点的渗透路径,在补充体育知识的同时必须附加科学的教学主导路径,才能约束全新知识点结构与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诉求的相互融合,形成更为细化的培训内容补充,指导教师如何运用新知识点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和训练方法。立足于实践应用角度开发全新的职后教育培训课程,并非剔除无法解释的体育知识点盲区,而是为这一盲区寻找教学指导方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指导体育教师理解全新教育维度的实施路径,方能从教改革新能力的体育专业发展角度支持体育师资力量的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尊重体育教育的本质诉求,以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教研探究能力、教改革新能力为主要培养路径,从而强化体育教育事业的整体师资力量,促进体育教育的整体教师队伍发展。一方面,需要补充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系统性体系架构,从局部到整体完善职后培训内容。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开发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场化情景,在特定的现场化体育教学情景之中讲解教学方法的适用维度。除此之外,需要不断融合体育碎片知识并在教育体系中呈现,以便令体育教学内容得以丰富,且成为体育教师可以充分掌握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赵秀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高职院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路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30—131.

[2]刘显峰.实践教学需求视角下的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师培养及培训范式的现实思考[J].才智,2017(3):80.

[3]高鹏,李玉超,于江川.PCK视域下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5):87—94.

作者:崔振宇 单位:山西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