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专业化教师德育论文范文

专业化教师德育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专业化教师德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专业化教师德育论文

一、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

蓝维教授指出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在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对德育教师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发展标准,她认为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是综合性的和高水平的,标准中蕴含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良好的人格特征等无形的方面。从专业知识来看,主要是对德育课程所涉及内容的掌握;对于专业技能,要求教师不仅仅有传授知识的技能,还要有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构自身道德素养的能力,知识的学习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通过关心、了解学生,用人格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德性和道德信念的能力。以上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德育专业化内容的概括,不难发现教师德育专业化关注教师德育素养,大多涉及教师德育的理念、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把教师德育专业化内容概括为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及专业德育情感三个方面。专业德育知识是指教师在职前教育中,除学习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外,还应该学习道德哲学、品德与德育心理、德育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只有系统地接受德育相关课程,才能具备一定道德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对德育的本质和规律有具体的认识。正如赫斯特所说的,“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对道德的本质有所研究,对道德的适当领域有必要而合理的理解,而且在道德教学上受过专门的训练”。专业德育能力既包括教师传授德育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交流、沟通、表达、示范等方面的能力。道德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内隐的、有生命的,因此,教师应具备赋予道德知识生命的能力,通过传授有生命力的德育文本知识,利用学生已有的道德体验、创设学生熟悉的道德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让学生在与德育文本的对话中聆听道德的声音,增加学生对道德的感悟与体验。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德育知识和专业德育能力,还应该包括专业德育情感,专业道德情感主要由德育情感意识、德育情感定势以及德育情感能力组成。德育情感意识是教师的情感意识,是指教师对情感在教育中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德育情感定势是教师对德育环境的习惯性的情感反应方式;情感德育能力是教师对自己的情感内省和调控以及对学生情感的辨别和沟通两个方面。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5]。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和专业德育情感构成了教师德育专业素养内容的框架,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应用专业知识启发学生,用专业能力与学生沟通,用专业人格感染学生。只有具备教师德育专业素养,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

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职前专门的德育师资培训、职后德育科研和自我教育。师德培训。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不但是约束、鞭策和指导教师的道德手段,也是鼓励和教育学生的道德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规范的总和,所以国内关于教师师德的培训中应加强师范类大学教育院系培育德育师资。[6]教师师德培训对德育教师态度的改变、信念的确立、德育行为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师德培训有助于教师处理好德育与一般学科教学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道德的关系,完善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教师具有人格的感召力,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更强的表率性和典范性,学生不但听其言,更注意观其行。师德培训通过对教师德育任务的明确,促进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与师德培训相关的是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中专业德育情感的养成。专业德育情感是师范生除教育学知识和教育技能之外,促进德育专业化的内在的、隐性素养。加强对教师专业德育情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情感课程的学习、情感情境的模拟、情感问题的处理等方式进行。从而使教师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道德信念的确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科研。对专门的德育教师而言,德育科研是指德育教师将德育科研重点放在对具体的德育教学活动的经验性研究上,同时要与专门的德育理论工作者交流,获得当前德育的新理念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出现的问题,对德育课程的设置、德育理念的倡导、德育方法的应用以及德育任务的分配,从理论到实践寻求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而对非专门的德育教师而言,通过德育科研,探索德育的基本规律,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并配合专门德育教师的德育工作,共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德育科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德育科研的“三位一体”的结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单纯的自我反思如果只是拘泥于自我的反思,很难有超越性的发展,往往会因为百思不得其解而放弃对于问题的思考;不与同伴交流会很难发现问题的其他方面,往往会以偏概全,无法从整体上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从而无法准确地用德育的理论解决问题;而在与同伴交流反思,取得对问题多方面的理解之后,向专家学者学习以及获得帮助、引导,获得对于德育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结合德育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自我教育。除职前和职后的培训,教师德育专业化还要求教师要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具有德育使命意识和实践反思意识。自我教育的意识是指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勇于自我剖析,发现不足,从而及时学习,获得发展。德育使命意识是使所有教师都要有认可德育意义的意识,实际上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德育的任务,都有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责任,只有教师具有德育使命意识,才能够将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实践反思意识主要是针对教师德育发展自身出现的问题经常反思,并提出改进策略,教师德育专业化才能够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最关键的是要让所有的教师都承担德育的责任,而教师德育专业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要通过职前和职后的教育,还需要教师自己树立自我教育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方法

近几年来,在教师德育专业化过程中,我国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种种“实践取向”,区别于单纯的“理论取向”的促进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方法,广大一线教师也纷纷践行,已初显成效,以下几种方法的实践效果尤其突出。德育叙事。德育叙事就是教师能够将所看到的德育事实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发现隐藏在德育事实背后的德育原理和德育行为的指导思想,把对德育的独到理解和德育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并且内化到自己的德育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指导德育教学。德育叙事不仅仅是针对现阶段正发生在教师自己身上的德育事实,还有周围其他教师身上的德育事实,教师在叙事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素养的成长过程,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有德性素养的教师。德育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问题或者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案例作为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的具体方法,其典型性、实践性和联系性显得尤为突出。案例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通常案例是德育教学实践中实实在在的、比较典型而大多数教师比较敏感而又把握不好的问题,把对德育教学案例的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有利于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反思,可以大大缩短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并且在以后的德育教学实践中碰见类似的案例时做到举一反三。同时德育案例中包含高度综合性的德育原理知识,对于案例的处理,通常是德育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的。因此对于新教师以及进行德育科研的教师,案例的学习是短时间内丰富德育理论、提升德育实践水平的针对性策略。德育合作研讨。教育合作研讨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所赖以存在的场域,即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群体的发展,只有教师群体将教师职业变成专业,将教师职业理想作为自身永远的追求,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我的满足,才能形成终身信仰。教育合作探讨就是要求教师能在德育过程中,将出现的德育问题或就当前的德育热点,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激发思考,形成对德育问题的认识。教育合作研讨是在教师群体内的研讨,因此有利于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在相互学习与提升中,丰富自己对德育的认识,提高德育实施能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德育专题考察。专题考察是就某一个德育专题去考察,是带着问题去考察,区别于那些水过地皮湿的观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并且在考察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解决方案。即在考察之前教师就应该对某一专题有了认识基础,并且结合德育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考察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认识与教师群体以及德育权威的认识是否一致,在获得别人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之后,与自己的认识做出对比,获得对这一专题更高层次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解决德育问题的品质。

四、结语

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中对教师德育维度的专业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激励着所有的教师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接受德育培训,发现德育问题,做好德育科研,并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教师德育专业化水平。只有教师真正地意识到教师德育专业发展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人生幸福感的源泉,教师德育专业化才会有明天,才能实现。

作者:刘海莲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