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外语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组织原则。随着学习者“自主学习培养模式”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确立,这也对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从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探讨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发展:(1)掌握二语习得规律,研究外语教学法;(2)进行教学反思。
1掌握二语习得规律,研究外语教学法
对于每一为高校外语教师来讲,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外语教学理念,首先必须从外语教学理论上武装自己。用外语教学理论来指导外语教学实践。目前,许多在教学一线的外语教师对外语教学理论不甚了解,其教学实践基本上是“老师以前怎么教我的,我也怎么教学生”。这些教师一方面因教学工作繁重,而无暇顾及外语教学理论;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外语教学理论离他们太遥远了,根本不能直接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这些教师的想法主要源自对“理论指导实践”的误解。这里我们所说的“理论指导实践”,并不是指教师应把理论直接拿到课堂上去应用,而是说,教师应该具有外语教学相关的理论意识,应该始终关注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应该不断吸取相关理论的合理成分,在相关理论的启发下,或在借鉴他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
1.1掌握二语习得规律
从语法—翻译法到交际法,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期间,教学理论、教学流派层出不穷,语言教学界似乎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种最佳方法以解决语言教学中的所有问题(Richard2001:167)。二语习得研究着眼于学习者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始于是20世纪70年代。二语习得30多年的研究历史为外语教师专业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框架(文秋芳,王立非2004)。二语习得研究表明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语言技能的操练,还应包含认知和感情在内的全人教育;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及个性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没有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学习者。
当然,借鉴和应用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并不意味着生搬硬套。教师在对二语习得规律和教学原理的掌握虽然不能直接解决所有教与学的问题,但确能帮助其减少教学盲点,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往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真正的指导者(instructor)、帮助者(helper)和评价者(evaluator)。
1.2重视外语教学法研究
外语教学法是一门探索和揭示外语教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概念。外语教学法研究的对象是外语教学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其范围包括外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外语教学法研究不是一门孤立的科学。从其横向结构看,与外语教学法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这些相关学科大大丰富了外语教学法的内容。近20年来外语教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外语教学只重视语言能力培养到交际能力的培养;从知识的传授到智力和情感的发展;从重视教师教学法到重视学生学习和习得的研究;从错误分析到中介语、言语交际能力研究;从外语语言教学到建立外语跨国文化的渗透;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从课堂教学到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以至外语教学到第二语言教学”等等(章兼中1993:6)。
从其纵向结构看,外语教学法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外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如曾经在20世纪60和70年代风行一时的听说法,就是以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手法、手段。
处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中介”地位的教师“应当自觉地把理论原则与实践相结合,应当将认识清楚地、明白无误地表述出来并不断进行检验,从而保证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符合客观规律”(孙俪1994)。能否将理论联系实践,能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法的研究,这对外语教学法的深入发展,对外语教学改革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从外语教学本身来看,外语是外语教学的内容,也是目的,但不是唯一的目的。现代外语教学要求我们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下列教学因素:学生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素质的培养,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等智力因素以及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等。而要做到这一切,需要外语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法理论水平。
总之,外语教师,特别是高校外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层次的理论水平。从事教学法研究不仅仅是教育事业上的需要,同时也是外语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
2进行教学反思
中国英语学习者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而且每一个语言课堂都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个例。为了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主而有效地反思,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Smith2003)。教师应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自己教学目标的可行性、教学理论的适用性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从而做出新的决策。学会如何思考、感受及其进行反思性的教学使教师在其日常工作中能够直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Stanley1999)。所以,教师需要思辨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教师应成为“反思性的从业者”(Williams&Burden1997:54)。
教师的自我意识是其通过反思而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价值体系。教师的理念比起知识更能影响其对教学任务和问题的看法,因而能更为准确地预示其课堂教学行为(Williams&Burden1997:56)。若教师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受者,那他的课堂就会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若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探索者和发现者,那他的课堂就会以学生为中心,并将自己定位与协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和构建自己的学习模式。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隐含在自己日常行为中的理念外显,从而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价值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审视、验证和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
结束语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已开始意识到教师的职业发展是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制定对外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原则的确立,教师的角色正如Underhill(1999)所指出的正经历一个从讲师(lecturer)到教师(teacher)再到导师(facilitator)的转变过程,为此高校外语教师惟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接受学生作为探索伙伴的挑战(Little2000)。高校外语教师的责任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中介作用帮助学生运用技能、知识、策略掌控自己的学习,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Williams&Burden1997:68)为此,高校外语教师惟有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