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田径教材教导评价的探索范文

田径教材教导评价的探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田径教材教导评价的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田径教材教导评价的探索

田径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同作用的特征,可以分为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四种。

1定位性评价。定位性评价又称安置性评价、预备性评价。它主要是指在田径教学活动之前,判定学生的前期准备工作。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参加预定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知识与技能;对预期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特征与预期教学模式的合适性等。

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多在教学中进行,目的在于通过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上的判断,探究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以便形成适合于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章伟民将其定义为“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它既向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反馈来激励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又是对教师进行评价,以改进教师后续的教学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3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指在田径教学活动中,通过诊断性测验及专门化技术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的深层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应对策略,使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有的放矢。

4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指在田径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对学生学习结果所作的量化评价,同时能够为教师教学目标、策略的制定提供有用信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据此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做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对整个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目前田径教学评价中这四类教学评价都有涉及,但侧重点和应用度各不相同。在教学实践中多数体育教师都能够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对此研究和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与评价方法。但对定位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并不常见,仅常见于一些有科研性质的教学研究中,并且专门对这类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所有这些评价类型与方法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说哪一种评价更适合于自己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具体使用哪一种评价类型要根据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从不同的角度使用多种评价方法以获得被评价者多方面的信息,以求为田径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有力的帮助,使其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

田径教学评价的现状

由于我田径课程教学评价长期受其本身特点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评价缺乏系统、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田径教学活动的质量。

1评价认识的片面性。田径教学评价是一个全面的对教学活动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但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对田径教学评价的认识在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片面的层面上,存在着为评价而教学,为评价而学习的普遍现象。你考什么,我就练什么,为考而教,为评而考,以至于无法体现评价的反馈作用。

2评价内容的单一性。田径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走、跑、跳、投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运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练就健康的体魄,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目前的田径教学评价内容仅是对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以速度、远度、时间等指标为考核标准通过分数来划分学生的等级,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意志、个性发展以及学生的进步幅度,努力幅度等指标的评价。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视和培养,造成了学生最终成绩存在很大的差距。

3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3.1重视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对形成性评价重视不够在使劲的田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习惯于把学习评价的精力和重心完全放在学业成绩的考核定级(多少分)这类终结性评价的形式上,但对终结性评价的局限性(对学习反馈的滞后性、对教学过程的激励促进性、提高学习效果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有限性等)缺乏认识,对教学的过程评价有所忽略,而恰恰是过程性评价对教学的反馈、修正作用具有终结性评价难以替代的作用。由于每个学生都各有特点,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在学习中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有些有“天分”的学生不用怎么努力,成绩也很优秀,而有些“弱势”学生不管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很高的水平甚至于不能达到及格,这样会严重挫伤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其自卑,对学生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因此,只有辩证的对待传统田径课程教学评价中的一些弊端,建立可靠、可操作性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2考核的方式枯燥乏味,缺乏一定的合作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不管中小学等基础教育还是高等体育院田径考试通常都采用以绝对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却忽视田径项目本身具有极强的合作性、趣味性和创新性。如田径运动项目中的接力项目属于团队性合作很强的项目,学生除了掌握运动项目本身的技能以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的考核,使考核的方法更为有趣、多样。

3.3注重客观性的定量评价,缺乏主观、定性的评价。在田径课程教中,采取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可以增强评价的科学性,由于它很容易量化测量,往往使其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是田径课程教育本身极为复杂,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意表现及合作态度等心理因素指标具有明显的定性特征,是难以量化的。因此,导致了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客观性评价,缺乏主观性评价,注重定量评价,缺乏定性评价。

4评价主体的单一性。目前在进行田径教学评价时,仍然以教师进行的外部的、客观的评价为主,缺乏学生的评价。这种单方面的评价,使教学评价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使其缺少民主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于产生厌倦。实践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配合与参与,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5评价结果的功利性。教师的评价结果一旦同教师的自身利益(评优、晋职等)直接联系时,就会蒙上功利性的色彩,评价结果往往就会变得复杂起来,这就使得评价结论失去了客观性,不能反映学生个体的真实情况,评价所具有的很多功能都办法得到充分体现,体育教学评价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田径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方案

1评价认识全面化。田径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田径课程教学的评价存在着为评价而评价的问题。教师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只把评价当做获取学分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确立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从单一性、统一性评价逐渐向多样化评价转变,建立多层次、多角度评价体系,彻底根除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弊病。既要评教学效果又要评教学过程;既要评教师的教又要评学生的学;既要考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意志、品质,还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等。

2评价内容的多样性。教学评价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评价的内容自然也就确定了。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多种多样的,已为整个学术界和教育界所认同。因此,教学评价的内容将越来越注重多元评价,即包括新课标所规定的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21世纪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人才,田径教学评价不能单纯的对单一的技术技能或健康进行测验,而需要重视心理情感态度的评价。

3评价方式科学化。教育评价从重结果到重过程,这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项重大改革。顺应这一改革的趋势,田径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小步子教学等教学方法及其与之配套的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方法。在田径教学实践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越来越受到体育教师的重视,对此也研究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如有教师采用进步度评价方式,避免了不同基础的同学使用同一标准与要求的做法,对发挥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进步度评价是依据美国测量学家Hale研制的指数评价法进行的。它是指根据评价对象的某种能力提高幅度大小来评定成绩的方法,亦称动态评价法。方法是:首先,在开学初或学期中对学生的初始成绩进行测量。其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测量,以现有成绩减去初始成绩之差为进步分。最后,对照T分进步度评价表,查出该学生的成绩。使用举例:某学生的初始成绩为60分,现有成绩为70分,70—60=10分,按照T分进步度评价表60~64一栏从左到右横向查找,进步分为10分,那么,该学生所对应的成绩为80分(见表1)。为了避免学生有意的降低初始成绩,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动机,或者有意隐瞒测试的真正目的。但研究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田径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却弱化了甄别选拔的功能,较适用于普及性的基础教育,对高等体院田径教学评价的意义不大。在田径教学中,教师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统一的量化标准对学生个体进行测评(个体考核)为主,这样使考核变得枯燥、乏味,没有任何新意。因此,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个体考核和团体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中,团体考核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团队整体表现力和团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对抗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的成绩可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团队配合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和打分。单靠定量化、数量化方法无法认清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学评价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客观性、主观性指标都纳入到评判中来,使教学评价更为科学、合理。

4评价主体多元化。田径课程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在实践中往往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主体为老师,因此,在田径课程教学评价中要加入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两种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和客观评价态度,具有特殊的教育力量,有助于学生的民主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评价实践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评价要注意从学生的年龄的实际出发,学生年龄过小时不宜采用此种方法,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又不要完全依靠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是我们今后在田径教学中要提倡、要加强的一种补充性的评价方式。这样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就可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5评价结果人本化。田径课程教学评价结果一旦同教师的评优、晋职联系到一起,就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评价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这种情况的出现,尽管会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但同时它也与评价目的不明确,对评价的全面功能研究不够有关,这在体育教学评价中需要高度重视。因此,教学评价要体现人本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小结

目前我国田径课程教学评价认识的片面性、评价内容的片面性、评价方式的局限性、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和评价结果的功利性使得田径课程教学评价不能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不利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如何使田径教学评价能够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使评价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相结合,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手,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角度考虑,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以及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多种形式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性地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田径教学评价体系。真正把评价的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将是我们田径教学今后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田径课程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环节,它的变革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创新,这样的教学才会更加适应时代的步伐,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体育与健康的教学目标,最终不断推进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向着新的高度迈进。

作者:韩平单位:扬州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