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分异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市的教育质量差异问题也逐渐凸显。基于山东省2010-2015年的教育统计数据,分析了山东省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异特征,以期为山东省政府部门合理规划教育资源提供参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起点[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财政投入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国区域与间明显的经济差距,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不均衡现象[4]。党报告中强调教育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未来我国教育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努力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区域之间的协调、持续、平衡发展。因此,有必要开展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研究,通过对各区域教育发展现况进行分析,客观的把握各区域教育发展的现状,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建议[3]。本文利用2000年至2016年山东统计年鉴数据,以教育经费投入、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和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指标,研究山东省各地市教育水平的差距。
一、基础教育资源分空间分异的分指标特征
1.教育经费的空间分异2010年全省共投入教育经费元686.94亿元,其中莱芜市投入的教育经费最低,为12.28亿元,青岛市投入的教育经费最高,为86亿元,约是莱芜市教育经费投入的7倍。青岛市、烟台市和潍坊市等东部地区投入的教育经费总量比较高,在70亿元以上。德州、东营、莱芜、日照、枣庄五市投入的经费比较少,均在30亿元以下。总体而言,沿海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较多,整体上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规律,鲁西南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全省共投入教育经费1690.62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了约2倍。在2010年教育经费投入在50亿元以上的城市只有6个,而2015年教育经费投入在50亿元以上的城市高达13个。我省的教育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看来教育经费投入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仍然呈沿海多内陆少的趋势。
2.专任教师的空间分异从2010年全省中学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重来看,只有1个地市超过90%,即威海(90.51%)。2015年全省中学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重较2010年普遍上升,其中有9个地市超过90%,只有德州(77.21%)和菏泽(76.62%)两个地市低于80%。但17地市中学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重在空间分布上仍存在差异,大致呈现从鲁东南到鲁西南减少的趋势。从专任教师比重结构上来看,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专任教师比重变动不大,但总体,小学专任教师比重高于中学专任教师比重。
3.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空间分异2010年,教育经费占GDP最高的区域是临沂市,占3.39%,教育经费占GDP最低的区域是东营市,占1.43%。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所有城市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区域差异问题仍有凸显,济南市、枣庄市和东营市五年来,教育经费占GDP的增幅小于0.5%,远小于同等收入水平城市。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过快,而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不协调,出现了教育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不协调。人均收入增长叠加消费升级,教育市场需求再次升温。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10-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年均复合增速增长。人均收入的增长带动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愈发重视精神需求,居民人均在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上的支出也将随之增加。这将进一步催生对高质量、高品质教育的需求。体现了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坚定信念,为教育事业发展铸就稳固的物质基础。
二、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
为了便于比较山东省内次级区域间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差异特征,在参照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半岛地区(青岛、烟台、威海)、鲁中地区(济南、莱芜、潍坊、淄博、泰安)、鲁南地区(济宁、菏泽、枣庄、临沂、日照)和鲁西北地区(德州、聊城、滨州、东营)。利用选取的指标,采用等权重加权求和法计算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综合水平。计算结果显示,2010-2015年四个次级区域的配置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提升幅度呈不均衡特点。2015年四个次级区域仍保持半岛地区(0.9139)>鲁中地区(0.8033)>鲁西北地区(0.6405)>鲁南地区(0.6179)的基本格局。四个次级内部也呈现明显不均衡特点,2015年,半岛地区内部差异最小(0.0333),鲁中地区次之(0.0796),鲁南(0.1042)和鲁西北地区(0.1293)内部差异较大。由此可知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不均衡,不但表现在地市之间,在次级区域内部亦存在不均衡配置的特点。2010—2015年,山东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地市间绝对差距呈缓慢增加趋势,地市间相对差距则处于波动下降状态。随着时间的演进,山东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在空间格局上,表现出自东北向西南逐渐衰减的梯度格局特点。
三、结语
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公平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2015年,山东省的基础教育投入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区域不均衡现象仍较突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教育发展速度较慢,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在增大。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是报告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为落实教育公平,山东省不仅要继续增加教育总体投入,更需要向西南教育落后地区进行资源倾斜,以缩小区域教育发展的差距。
参考文献:
[1]翟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文军,顾楚丹.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异及其社会后果——基于中国教育统计数据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2):33-42.
[3]赵林,吴殿廷,王志慧,等.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8,38(11):39-49.
[4]赵林,吕晓,于伟,等.山东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6):43-49.
作者:王博涵 王雅欣 刘程爱 王辉 王林昌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