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高校国画基础教育的寓教于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国画基础教育的寓教于乐性,正如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国画基础教育中的寓教于乐性亦是如此。将国画的基础教育寄予在乐趣里,就是国画教育要通过艺术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的中国画基础教育方式。文章在众多学者与专家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简述了国画基础教育的内容、国画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寓教于乐的特点以及寓教于乐的方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国画;基础教育;寓教于乐
一、国画基础教育的内容
国画又称中国画,最早源于汉代,简称“国画”,主要指利用笔墨丹青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国画基础教育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画教学、山水画教学、花鸟画教学等,按照技法可分为具象画教学和写意画教学。国画基础教育应该表现人对自然、社会、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门类,凝聚了无数文人画家的心血。随着西方艺术体系的冲击,如何将国画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成为国画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当代大学生对新奇和未知的渴望心理与寓教于乐是一种天然的“同盟”。国画基础教育主要是对水墨丹青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国画的魅力需要教师对国画的艺术性进行解释,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娱乐中进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观察水墨与宣纸接触的无求变化,感受丹青颜料在水的作用下如何千变万化,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激发出大学生对于新奇事物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动力,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产生一个良性的学习环境。
二、国画基础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内国画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发展不平衡,缺乏寓教于乐性。首先,在艺术类高校的教学大纲中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中国当代美术教育体系里,中国画的基础教育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遇,多数院校的基础教学中更多地偏向西方美术基础教育如平构、立构、色构等,国画基础的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的比重很小,除了国画类专业外,其它艺术设计门类仅仅将国画基础教学放在选修课之列。其次,国画属于国粹、民粹,属于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弘扬和传承下去,高校教育阶段国画基础应该跟美术基础一样得到一个发展平台,使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粹、民粹的传承中。此外,我国高等教育中国画基础教育缺乏寓教于乐性,教师在国画基础教育的过程中缺少将学生对国画的兴趣爱好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创作性。正如贺拉斯说的那样,国画基础教育应该带给人乐趣和益处,正所谓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融洽的氛围里感受到水墨丹青的学习乐趣,在这方面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我国各大艺术类高校除了专门的国画类专业,其他艺术类专业极少开设国画基础教学课程,即使开设了相关国画课程也被安排在边缘化的位置。国画基础教育的寓教于乐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互动环节的缺失以及国画基础教育的传统授课方式的不创新。
三、国画教育中寓教于乐的特点
(一)因材施教,因人施乐国画基础教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不仅仅是水墨的简单结合,它是人对自然、社会、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认知的综合体现。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门类,凝聚了无数文人画家的心血,因此其学习的途径是多元的,是与其他艺术专业相互联系着的综合文化,所以学习的最佳效果必将是寓教于乐,需要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实现。在国画基础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丰富的,诸如花鸟、山水和写意等都可作为国画基础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群体教学,可以组织兴趣小组等,尽可能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进行分批或者分类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而从中获得收益和启发,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要做到因人施乐。费孝曾说过:“各有其美,各美其美。”其最终要求就是在快乐中获得美的感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潜质,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都有发挥潜质的机会,在国画基础教育课堂上能捡到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什么。这样他才会有成就感,得到快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性与趣味性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模式的变化,每个学科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并有意识地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教学观念,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大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运用专业性的知识与趣味性发掘新课题,成为我们国画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就像写意教学,在传统写意教学过程中侧重对专业性的绘画技法的传授与学习,忽视写意的趣味性,弱化写意对于专业性的绘画技法的表现,使学生在趣味中找到写意的乐趣,进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加天马行空的写意作品。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是寓教于乐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方面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控每一节国画基础课的教学进度,保证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架构,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比较专业的体验,调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探索性。二者的结合有利于改变传统被动式的教育模式。
四、国画教育寓教于乐的方法
(一)采用幽默式教学首先,教师态度要温和,其次要有幽默感。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随和,可亲可近,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欢迎风趣幽默的教师,而不是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国画基础教学更是如此,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思维方式与无拘无束的性格,及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处都会说出或提出让教师不知如何回答又非常好笑的有趣事情。这时候教师就可采用幽默式的语言回复学生,幽默的风格有利于进行教学互动,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拉近与教师和教学的距离。
(二)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多种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兴趣点以及教学设备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行课堂创新,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趣味中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对事业的浓厚兴趣,既是智力的触发器,又是促进创造活动成功的动力。因此,只有当人们对从事的事情感兴趣时,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发现问题,产生出创造灵感。在国画基础教育中可以借助专业实验室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专业知识结合,使学生在实验中找到兴趣的结合点。例如,在实验室中进行一些丹青配色的练习,感受一下国画颜料在水的中和下产生的奇妙变化,了解一下国画颜料和油画颜料的区别。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从根本上来讲是他们自己学会和练会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国画基础,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出发。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扮演一个一节课的统筹者、计划者、主导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多种教学情境把学生的兴趣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重新吸引到课堂上,这是当下国画基础教学值得思考的,
五、结语
寓教于乐是国画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大学生掌握国画的艺术真谛。在国画基础教学的活动当中,做到寓教于乐,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提升国画课堂价值的体现。那么对于如何更好、更恰切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的研究,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的。本文也只是在众多学者与专家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发表一些自己对国画基础教育的看法,虽然在国画基础教学中对于寓教于乐的探索与研究的路还有很长,希望我国艺术类高校在国画基础教育中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崇正.当代文化境遇下的中国画教育[J].当代中国画,2007,(1).
[2]陈授祥.国画讲义[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3]张俊超.浅谈中国画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D].河北师范大学,2005.
[4]钟启泉.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陈授祥.国画讲义[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杨文敬 单位:衡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