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和改进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培养化学学习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关键。化学实验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如教学设施不足,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学生基础较差等,这些都影响到实际化学教学效果与化学实验开展。初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学生开始系统化认识化学、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进行深层次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化学实验是加深学生化学知识学习、验证相关化学原理的基础,新课改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因为教学设施相对有限,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着较多问题[1]。对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对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予以分析,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原因,从而提出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关措施,希望改善农村地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与城市相比,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较差
随着城镇化建设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在城市上学,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往往很早就转学,造成农村初中留下的学生数量在减少,而且留下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从农村家庭方面考虑,留守儿童较多,绝大多数初中生父母为了生活会选择外出打工,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学生回家后没有人辅导作业,而且较多家庭可能因为经济原因或者考虑到学生玩电脑上瘾等问题,家里没有计算机、网络等,此时学生也无法利用互联网进行化学实验相关知识与问题的检索[2]。学生整体化学知识相对较差,大部分知识来源于教材或者教师课堂的讲解,对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缺乏认识,尤其是一些探究式的化学实验,学生没有相应的条件去完成,久而久之,会对化学实验失去兴趣,影响到初中化学实验的进行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化学实验教学课时较少
初中化学科目教学是从初三开始的,而且初中生面临着中考,日常课时被不断压缩,造成实际化学课程课时较少,课时中同时包含了理论知识讲解与化学实验,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为了保证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会不断减少化学实验课时,仅仅只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视情况演示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大部分初中化学实验仅限于课堂展示,学生没有亲自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机会。关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顺序、操作要点、操作经验等,学生往往掌握得很少。从中考角度分析,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将大多数时间用于理论知识学习以及解题技巧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成绩,这些都使化学实验教学相对较少。课时较少、理论授课与化学实验课时比例设置不合理等,这些都是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学思想密切相关[3]。
(三)化学实验相关仪器、试剂等不足
初中化学实验相对简单,但是具体化学实验中仍然需要相关的仪器设备、实验室、药品试剂等。但是因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明显落后,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室,拥有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试剂等都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具体化学实验操作要求。鉴于硬件设施方面的不足以及投入有限,部分学校甚至直接取消了化学实验,将传统的“做实验”演变为“讲解实验”,初中生也只能死记硬背一些实验操作过程,更有甚者可能都认不全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实验相关仪器、试剂等不足与国家在农村教育资源上的分配、不同学校自身综合能力、地方财政等都有密切关系。
(一)注重初中化学与生活的结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提高
针对农村初中学生基础知识差、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化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鼓励学生通过家庭实验去验证化学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并重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如夏天比较炎热,学生喜欢喝汽水,汽水喝起来会感觉很爽、很刺激,通常在打开汽水时会看到有较多的气泡冒出,尤其是有些学生喜欢在喝汽水之前摇一摇,然后打开瓶盖会发现有“沸腾过程中冒气泡”的现象,喝下去之后还会“打嗝”。化学教师适时地对这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作出解释,解释汽水溶有二氧化碳气体,而且本身会选择加压方式,促进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汽水喝下去之后,二氧化碳会进入肠胃,不能被人体吸收,而且本身体内温度较高,进一步使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情况减少,出现二氧化碳从口腔中冲出,即“打嗝”情况,并伴有鼻子发酸。这个过程还能够对二氧化碳的特性做出解释,如“无色,无味,可溶于水”。这个时候学生可能会问:既然二氧化碳没有气味,为什么“打嗝”时会有鼻子酸酸的感觉?此时化学教师进一步指出,二氧化碳气体从胃肠道返出来之后会遇到鼻黏膜,并生成碳酸,碳酸会对鼻子产生刺激作用,使人感觉到鼻子酸酸的。还可以通过家中做饭时油锅起火的讨论来分析燃烧的条件,通过对生活中化学现象与知识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为化学实验开展奠定基础。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铁锈处理问题,向学生解释通过稀硫酸除铁锈、稀盐酸除铁锈的原理,做好充分的解释说明,同时指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即 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O3+6HCl 2Fe Cl3+3H2O。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进行理论知识的渗透,如在化学方程式书写中,需要保证反应物、生成物等本身化学式的正确;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中需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就是俗称的“配平”,即针对部分化学实验方程式在书写中还需要有相应的条件,如是否加入催化剂、温度条件等,也是学生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具体体现,对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
(二)合理设置化学课时,兼顾理论教学与化学实验
不同学校应适当增加化学教学课时,并结合教学进展,保证理论教学与化学实验教学的一致性,并兼顾中考常见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目的、操作流程,培养化学实验思维能力。积极进行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如可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教师提前结合化学教学难点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预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搜集问题答案,掌握化学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而节约课堂理论时间,增加化学实验课时,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氧气的制取、氢气的制取、化学实验操作中需要遵循的“七个原则”、化学实验中需要温度的情况、化学实验中相关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等,通过化学实验课时的增加,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三)增加化学实验相关投入,巧用化学试剂替代品
不同学校应结合化学实验计划,向地方政府提出申请,适当增加农村教育资源以及资金等投入,为化学实验室建设、化学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创造条件,确保农村化学实验开展中有相应的仪器、试剂等支持。同时化学教师也可巧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作为化学试剂替代品,保证不同实验的顺利开展。如碳酸钠可选择食用碱代替,碳酸钙可选择鸡蛋壳代替,氯化钠可选择食用盐代替,虽然会影响到实验效果,但是对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等都至关重要。化学教师可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了解初中化学实验的替代品,便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类常见物品、廉价物品、废弃物等作为化学实验简易仪器、试剂等,一方面能够弥补农村初中化学实验仪器、试剂不足的情况,同时兼顾废物利用,帮助农村初中生完成更多的化学实验。如铁在水、氧气等条件下经过长时间作用表面会生锈,铁锈本身属于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 Fe2O3,因而在关于 Fe2O3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讲解中,可由学生自行收集铁锈,通过身边的一些替代品完成更多化学实验。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并从多角度加以干预,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且适合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模式,兼顾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使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为后续学生深层次学习化学以及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作者:刘亚伟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首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