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中政治教学应敢于直面生活的分析范文

高中政治教学应敢于直面生活的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政治教学应敢于直面生活的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中政治教学应敢于直面生活的分析

摘要:

生活是政治课堂所要具备的基本层面,没有生活,政治课堂就没有了立足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防止出现“社会型偏差”现象,就必须要从现状入手,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用生活化的情境与时事的材料来改变学生的理念。

关键词:

政治教学;直面生活;生活化情境

高中政治课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公民进行公民教育、法律常识教育、思维教育的基本范畴。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政治课堂不管是大学的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与初级教育的中小学关注的都是人类本身的社会规范与伦理制度,都是人类基本生活层面的理解与把握。所以都是关注人类生活层面的学科,那么高中政治教学就应该关注的是人类的生活,而且是真实的生活。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社会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教学本身的原因导致了高中政治课堂有点拿着“大喇叭”吹的感觉,给人一种不实的印象,出现了所谓的“社会性偏差”,有研究认为,社会性偏差是指学生认识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与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宗旨不相符合,并且发生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行为偏差。为此下面就从高中政治课堂的实例出发来阐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敢于直面我们的生活,回归我们的生活。

1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由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来自学生家庭和所接触社会境遇的影响,学生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许多的观念,这些观念在我们看来都是成熟型的,让我们的孩子具备了与其年龄不相适宜的成年人才具有的那份“稳重”与成熟。这也是我们现代很多人所感喟的与感到担忧的地方,进而发出“5+2=0”的悲叹。就是说5天学校思想理念等正面的教育不如周六周日两天的社会引导。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让他们在现实中不断的去实践,并得到好的效果,让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的引导更加的困难与无措。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生在社会与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意识的内化教育。从教育的角度看,尽管年轻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但他们不断增强的自主意识也让今天的政治课堂教学显的有气无力。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会对所学知识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反应,结果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乃至表现出对教学的“逆反心理”。表面上看这些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其真实原因,其实是受社会影响的结果。教学过程只是提供了使其表现或诱发其表现的条件。这一现象可称之为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识的“社会性偏差”。

2政治课堂教学的措施探索

2.1改变学生的理念

改变学生的理念,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里的理念不是别的理念,而是学生对社会正能力的理念,在社会中学生受到的理念的灌输与把握,往往都是负面的,这些负面的理念往往不是说都是告诉学生去做什么不合乎规矩的事,但往往是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性起到很到的破坏作用。比如学生在社会中感受到的“社会资源”的利用,很多孩子都认为,在我国很多事情都是靠关系的,这点我们无法排除,如果我们硬性的排除,估计学生也不会辩解什么,但学生的真实理念肯定是无法改变的,在这里我们就要顺水推舟,首先承认这种人情往来的存在,也应看到这种人情往来给当事人带来的好处,但我们不能就此而止。还应接着往下引导学生这种走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样获得好处的人最终会怎么样,没有得到这种好处的人又会怎么样,这样逐步的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努力会给你带来最终的成功,我想学生也会理解的,也会在未来的人生过程中不拘泥于小节,逐步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的。

2.2教学内容情境化

既然学生出现了这种“社会性的偏差”,那我们在教学辅助材料的选择上就不能一味采用所谓的遵从于教材,而是要基于我们的生活,从生活出发,让生活展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教学蕴含着我们的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也可以给学生一种感觉,高中政治课堂是关注生活的,学好高中政治课,就是学习生活的技能与生活的本领。如经济生活中的多彩的消费一目,在教学中就是从实际生活中选择出很多的生活消费情境,让学生来感受,并让学生现场在课堂上去说说自己的消费行为、消费时的想法,进而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慢慢的让其感受到或是意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的正确与否。

2.3引用材料应具备时事性

政治关注的是当下,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入材料是也应该关注的是当下的材料。因为当今社会变化来得巨大而又迅猛,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而且有时还很尖锐和突出,学生自然被社会上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所吸引,结果社会的影响作用迅速增长。然而社会影响是复杂的,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又良莠混杂,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容易受到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性影响。对此,应加以正确的引导。

作者:孙中兵 刘从林 单位: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