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院校管理探讨(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教育改革等措施的不断实施,我国学生受到了更加优质的教育,其中高职计算机教育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现状,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优化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方面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措施
如今我国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大众认同,学生数量也有明显提升,尤其在其开展计算机教育后,为我国各个领域输送了大量人才,在提升学生个人技能及综合素质外,也加速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如今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网络化管理对于高职计算机教育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优化作用,使学生更加符合人才要求。虽然目前该管理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但其毕竟在我国兴起时间不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
1高职计算机教育管理现状
1.1管理模式落后
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我国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尤其在计算机教育被引进高职教育中后,其传统管理模式无法适应计算机教育,并且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存在“填鸭式”教学的现象,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消化计算机知识,主要体现在其尚未完成认识到新课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却缺少彼此间的交流互动,使教师无法很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致使计算机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升[1]。
1.2实现因材施教较为困难
如今我国高职学生数量明显提升,然而管理人才不足、学生基础不一等现象都导致教学质量受限,网络化教学虽然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但依然无法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使得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遭遇了很大的挑战。网络化管理使教师难以充分根据学生特点对其进行个别指导,长久发展下去势必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应采取相关措施来改善这一现象[2]。
1.3管理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内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此种情况导致现有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增多,而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所呈现出的特点也越来越多,为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建立起校园网,但由于管理人员自身技能问题、校园网功能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因此今后高职院校除了提升校园网功能建设外,也要对相关管理人员展开培训,使其能够具有灵活运用校园网功能的能力[3]。
2优化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的相关措施
2.1促进管理模式与时俱进
如今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网络化社会,因此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也应符合当代社会特点。鉴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佳、缺乏创新精神等现象,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团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制定教育体制等。另外,为了能够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可以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此不仅可以丰富校园生活,也可以使学生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学历、经验等标准逐渐转变为全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这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十分有利,因此必须抓住此机遇,为高职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4]。
2.2优化教学资源
众所周知,我国校园建设往往受到资金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进行全面建设,尤其在教学设施方面,普遍存在老化、故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给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国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高职院校拥有更多资金来更新教学设备。同时高职院校也应合理分配现有资金,避免将其应用在无意义的事情上造成资金浪费的现象,高职院校可以大范围创建机房教室,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并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来丰富教材[5]。
2.3改变教育理念
不难发现,传统教育理念中往往存在很多弊端,十分不符合当代教育要求,鉴于此种情况高职院校首先应改变教育理念,充分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外,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先进的教育管理手段,并将其融入计算机教育中,并利用网络化管理实现信息整合,如此一来会更利于校园管理。
2.4壮大并优化教师团队
教师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众所周知,因此提升高职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现状做出分析后,建议高职院校在优化教师团队时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1)对在职计算机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技能、改变教学理念以及掌握更多计算机知识;
(2)积极引进该行业优秀教师,使其在与现有教师不断交流下促进彼此进步,以此来壮大教师团队,并提升教师综合能力[6]。
3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育在我国得到普遍普及后,我国整体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网络化管理使得计算机教育如虎添翼,为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保障,然而即使如此也无法避免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虽然我国高职院校针对此现象实施了一定措施,然而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教育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苗在.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方法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5):128-129.
[2]宋萌.高职计算机教育网络化管理方法探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6):61.
[3]周秀梅.MOOC模式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亚太教育,2015(6):85-86.
[4]付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4):190-191.
[5]陈莉.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如何实现多媒体网络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29-131.
[6]曲本庆,马寅强,王忠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62.
作者:朱迎新 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困境分析
摘要:
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目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进而根据这些困境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字: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管理工作;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为了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档案管理服务,必须要更好地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因此,本文首先对目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论述,进而根据这些困境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1、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机制
通过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制定了一些针对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但是并没有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所以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无所适从;第二,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足够的重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放等工作,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也不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工作,从而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重视,因此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2、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档案管理工作,但是其工作方式依然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水平。这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很多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手段,依然停留在人工管理的阶段,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无法利用网络知识和计算机对档案进行操作;第二,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无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没有肩负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在工作的过程中得过且过,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止步不前,无法更好地为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档案管理服务。
3、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利用这些技术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是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人工处理的阶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自身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比较看重,而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革,从而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人工管理的阶段,因此工作效率和服务效率比较低;第二,很多高职院校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条件,例如:很多高职院校缺乏相应的资金,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从而导致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缓慢。
二、解决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困境的相关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着困境,从而无法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服务。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困境,使得这些高职院校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更好地管理和完善,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1、重视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档案管理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等都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需要高职院校进行重视和管理。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首先需要重视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第一,要制定和完善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依据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提供服务,同时对于自身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第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得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师和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且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严格的审核,从而导致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影响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需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招聘一些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这些人员需要具有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能够更好地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第二,要建立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从而能够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促进工作人员自身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向着服务型工作转变。
3、要加快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步伐
信息化技术及网络技术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事实证明,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对于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困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第一,高职院校应该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例如: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从而能够购买充足的信息化相关设备;同时,还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关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对档案管理工作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第二,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设备,从而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档案管理服务。
三、小结
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不断进行,也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因此,本文描述了目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而对这些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摆脱困境的具体方法。相信,随着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改革,能够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档案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吕亚梅.对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策略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5(12):142-143.
[2]刘静.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18):185-185.
作者:徐盈 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室管理探析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师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高职教师喜欢利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授课。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丰富了学习内容,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和方法探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随着学校多媒体教室的不断增加,如何更加科学的管理好多媒体教室,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成了摆在个高职院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将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对这一问题谈一点我的看法。
一、多媒体教室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容易发生故障。由于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计算机电源线、显示器连接线、键盘、鼠标脱落等故障。由于教师普遍使用u盘携带教学课件或素材进行授课,容易造成计算机中病毒。计算机鼠标、键盘等外设随着使用率的提高极易损耗。
2)投影仪是比较娇贵的设备,使用稍有不慎,极易发生故障。有的教师不会使用投影仪,在投影仪稍有问题时,一气乱调,使投影仪投影不正常;有的教师在课后忘记关闭投影仪,使投影仪长期开机,缩短投影仪使用寿命;有的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拖拽电脑主机造成投影仪连接线松动,使投影仪显示变色或者不能显示。
3)多媒体教室存在多头管理,出现问题时推诱扯皮,不能及时修理,影响正常上课秩序。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权一般在教务处管理权在后勤部门,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属于技术中心(网络中心)。这样在教室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师生不知道该找谁,有时即使找到了也不一定得到及时的维护。
4)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不足。所有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多媒体教室数量多,设备杂,故障频发。而一般高职院校针对多媒体教室配备的管理人员不会超过两人。于是就会出现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焦头烂额,异常忙碌而多媒体教室的故障却不能尽快排出的现象。5)多媒体教室一般是分批次、不同时期建立的,这就存在不同品牌,不同档次、不同时期的多媒体教室同时存在的状况,让多媒体教室管理者无所适从。针对多媒体教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二、多媒体教室的科学管理
1)建立科学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建立好的制度是一切工作可以有序进行的最有力保证。明确多媒体教室管理责任主体,由其负责多媒体教室问题的收集和解决,出现问题尤其负责。严格按照课程表的安排上课,严禁调课和不按课程表要求使用。做好多媒体教室使用登记工作,教室设备出现问题及时报修,严禁教师自行解次加强多媒体教室巡查力度,一周巡查两到三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学期开始前对多媒体教室进行一次检查,对老旧投影仪进行清洗,确保开学后多媒体教室可以正常使用。
2)做好多媒体教室使用教师的培训。每个学期或者学年进行一次多媒体使用培训,对多媒体教室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千形音训,使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正确的使用多媒体设备。
3)针对多媒体教室里的计算机存在容易故障的问题,我建议撤除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上课时由老师自己带笔记本上课。原来的时候计算机价格昂贵,但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笔记本已经成为家庭必备工具,所以上课时老师用自己的笔记本成为现实。但为了防止个别教师没有笔记本的情况,可以每系部配备几台笔记本,平时作为办公用机,如果有人没有时可以应急使用。
4)将所有投影仪设为自动关机。现在的投影仪基本都有自动关机功能,我们可以将投影仪的无信号输入时关机的时间设为巧到0Z分钟(超过课间空的时间),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老师课后忘记关闭投影仪,使其长期开机的问题了。
5)所有的多媒体教室都要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档案包括所用投影仪型号安装时间、灯泡使用时间、更换灯泡时间、投影仪清洗时间等一系列技术参数。这样就能做到哪个教室出现或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都心中有数。
6)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参与多媒体教室管理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室要想管理好、利用好,仅仅靠管理人员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充分调动起老师和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利用制度管理教师,使其增强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出现问题及时报修,使用设备小心爱护。聘用勤工俭学学生作为管理人员助理,增加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
三、结束语
多媒体教室管理问题多、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常思考、多总结,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方法、新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多媒体教室管理中,提高多媒体教室使用的方便性、稳定性,保证多媒体教室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王滨 单位: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第四篇:文化管理下高职院校管理的变革
摘要:
高职院校在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张之后,想要走出现实的发展困境,急需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引入文化管理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本文阐述了文化管理的内涵和特征,总结了在文化管理的视阈下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转变管理理念、塑造校园文化、改革管理制度、转变领导方式等基本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文化管理;校园文化;对策
一、高职院校文化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一)文化管理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管理应运而生。最早文化管理的概念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连,但是随着其内涵的不断延伸,文化管理一词最终从企业文化的概念中独立出来。文化管理建立在“文化人”的人性假设之上,以组织文化作为管理的中心,包括组织的价值观、根本宗旨、基本理念、共同的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内容。文化管理就是要通过组织文化的培育,塑造组织精神,依靠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等功能,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二)文化管理的特征
1.以人为本,引导学校成员自我管理科学管理是构建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把人看作一种物和资本。而文化管理强调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文化管理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尊重人、依靠人、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
2.以文化建设为手段,实现文化育人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由学校成员共同创造,并被集体认同的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文化要素是丰富的管理资源,将校内外有益的文化要素进行凝练、整合,形成具有个性的组织文化,广泛宣传和积极推行,以此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因此,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推行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3.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相结合传统的学校管理是以制度、规范为基础的理性管理,属于科学管理模式的范畴。文化管理则强调运用文化资源、文化要素等对学校成员进行柔性管理。虽然二者在内涵上有很大区别,但文化管理并不是盲目否定和排斥制度管理,而是赋予制度人文色彩,在制度中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自觉遵守,在管理中实现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二、高职院校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学校文化底蕴不足,部分学校领导缺乏对大学精神内涵的了解,忽略了对学校自身文化的培育,长期以来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缺乏战略性规划和整体布局,对校园文化的打造停留在静态的物质环境改善、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功利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存在单纯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率而非就业质量来衡量人才培养的成效;在教学中重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职业精神、公民素质、思想品德、创新意识等“软实力”的塑造,使得学校成为了向企业输送普通“工具人”的加工厂,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中,仍然过多采用“以管代教”的理性管理方式,简单地用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不考虑特殊情况。学校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官僚作风盛行,经常对师生员工的诉求采取敷衍、搪塞的态度。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高职院校中部分领导依靠行政权力治校,按照行政部门的运行机制对教育和学术进行管理。管理中重视严格监督、过程控制、全面考核等制度性手段,形成下级服从上级、学生服从老师的规制,削弱了学校教师工作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围绕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忽视了“人”的因素。据调查,高职院校现行的规章制度一部份是沿用了原本的中专制度,一部分是借用普通本科高校制度建设的经验,缺少对学校自身发展现状的审视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远见,更缺少核心价值取向、道德要求、行为准则等文化因素的渗透,导致无法让学校中的成员在内心真正认可制度,而仅仅是屈从于制度的外在约束。最后,在管理中注重制度的“令行禁止”作用,而忽视制度自身的激励功能,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立起来,不利于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高职院校文化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管理理念,坚守“教育”属性
要实现高职院校管理本真价值的回归,必须履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坚守其根本的“教育”属性。与政府机关和企业不同,高校是一个文化组织,高校管理是一项文化事业,必须以人为核心,着眼于人的发展。一方面,要以教师为本,人才培养是创造性的劳动,高职院校的教师有着较高的理论素养、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追求。要实现人才强校的组织战略,必须让教师全面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确保其主人翁的地位,激发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学术自由,发挥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成教育服务的对象,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有着不同才能、性格和天赋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在保护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运用教育资源和方法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和优势;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并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二)塑造高职院校特色文化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各组织机构协调运作,组织人际关系良性发展的和谐氛围。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决定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将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中来,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最重要的是加强专业文化建设,要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要求与地方行业、产业相融合;在课程标准中,对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体现职业标准;强化工学结合,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切身体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规范,有目的地提升职业能力。另外,要推进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开展德育的有效途径,将教育理念巧妙地融入活动中,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挖掘其职教元素,体现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彰显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和社会性的特色。如在学校内开展以企业冠名的科技活动和职业技能大赛,在活动中锻炼专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邀请相关大型企业管理人员来校举办企业文化讲座,使同学们对职场和企业价值观有更深入的感悟,尽早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构建科学的制度
文化制度是一种关系规范,它界定了人与物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制度文化是文化管理的题中之义。高职院校各项管理制度要体现学校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体现高职教育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充分尊重和保障师生的权益。只有将制度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实现以规约人,促使师生员工将制度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例如,在教师的管理中,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潜能。以目标为导向,将学校教育目标与教师个人目标相结合,建立公正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师资培训制度,提供挂职锻炼、学习进修、出国考察等机会,满足教师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学生管理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障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合法权益。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作为利益代表机构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就教学活动、学生日常管理、后勤服务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学校的制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促使学生从内心认同并有效执行。
(四)转变领导行为,注重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中的领导是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引领整个学校未来的改革和发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大学,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此,推行文化管理,要求领导以身作则,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转变领导方式,由行政领导向道德领导转变。在领导行为上,注重情感的运用,全方位地关爱师生,关心他们的内在需求。为了满足教职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发挥工会的教育职能,关注教职员工的人文素养和身心健康等问题。要把对职工的教育和管理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相结合,与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相结合。例如,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环境,配备一定的文体设施;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发放劳保用品;为青年教职工提供住宿条件等。另外,要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刘凤云.文化管理:高职院校管理的新趋势与新境界[J].职教论坛,2015(2).
[2](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学校领导的谈话[M].赵玮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戴璐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