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论文范文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论文

1.全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业评价观。

评价体系的设置,其核心必须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定。随着我们高职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大部分高职学生进校前学业基础薄弱,这导致他们很大程度上缺乏自我认同和自我激励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对高职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着眼于他们主体性发展目标,评价过程不应是被动的、等待结果的模式,而是交流、反馈、探究、激励等多元化参与的过程;评价结果不仅要如实反映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还应该正面反映出学生素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养、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个人成长趋势。我们更多地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激发潜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考核或评价。

2.全面建立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模式。

为确保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和“鼓励性”等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尝试改变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单一模式,适度增加学生自我评定、团队评定的权重;可以把单一的卷面考核,改为卷面考试、课中表现、课后实践、作业成绩、口头评价、实验操作、社会实践、岗位能力、阶段总结、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和多种内容相结合的评价,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质量和学业能力;可以尝试改变标准由学校单一评定的模式,改为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模式。通过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制定考核标准、考核评定,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技能更能适应生产实践的要求。这种模式的改革,就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这样的评价方式也会受到企业的真正欢迎。以上这种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模式强调学生个体、学生团体、学校、生产企业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其评价的结果相对比较客观、公正,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业掌握情况,也能彰显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为先导的教育理念。

3.全面推行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互为补充的评价模式。

对学生学业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和引导这就是形成性评价,我们不妨在这中间增设学生课堂表现、课后实践、专题访谈、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再结合终结性评价,从而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与课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形成性的过程评价为主,以终结性的卷面考核为辅的评价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我们的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并且会确保学生整个学习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能得到及时评判,从而淡化对评价对象的等级鉴定。当然我们在评价过程中的操作,一定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既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获取,也要尊重学生态度、学习方法,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激励性评价。

4.全面推广突出职业素养评价权重的“工学结合”评价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其最大的转变就是由原来学校单一评价模式开始向学校、学生、企业共同参与评价的转变,其评价的核心就是对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及社会适存能力的评价。职业胜任能力是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我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所以我们的专业核心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及学生学业评价也应着眼于学生掌握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与否。我们要全面推广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职业能力塑造为核心,职业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相结合,课堂传授与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考评互相衔接的课程评价体系。为此,我们必须推出评价模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一是职业技能模块考核。评判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要注重对学生专业学习过程性的评价。按照教学大纲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学生岗位胜任能力训练细分为多个部分,然后进行分阶段考评,评定时间不应受学年、学期的限制,围绕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构成进行考评。二是职业操作能力考核。主要测评学生岗位实践的操作能力及生产实践现场处理问题能力,通过适当缩减过去教学中的笔试比例,运用较多的学生实验技能操作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修正问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等评价指标,来综合评价学生岗位的胜任情况。三是课程教师、企业指导老师、学生共同参与测评。为全面、客观地测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测评学生能力的主体可以包括课程教师、企业指导老师、学生学习团体、学生本人以及学生实践操作中的服务对象等。由此而建立以专业课程教师、企业指导老师评价为主,其他评价为辅的考核机制,从而能全面、综合地测评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在这评价过程中,还应适度将学生自我评价纳入到测评环节中,学生本人经过实践操作锻炼后,通过岗位业绩报告、岗位技能展示、工作实践心得等形式来全面阐述自己的工作成就、查找问题,这样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自我提高。

总之,建立一套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在以考核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坚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将激励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协调起来,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社会适应力,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努力促进自我能力塑造发展,全面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谢奇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