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大众化动因探索范文

教育大众化动因探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育大众化动因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育大众化动因探索

1963年,日本高等教育入学率首次超过15%,正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1]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极大地提高了日本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日本经济结构的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日本经济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势头,GDP总量一度跃升为世界第二。一个经过二战重创、经济濒临崩溃的国家,何以能在短短18年内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笔者试图从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的视角对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动因作一探究,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提供参考。

一、推动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动因

经济学之父凯恩斯构建的整个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至今仍然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支撑。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就是“需求创造供给”,呼吁政府采取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虽然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办高等教育追求的是社会收益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有时显得很乏力,但是凯恩斯“需求创造供给”的主张,充分肯定了刺激有效需求的必要性,这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顺利实现,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密不可分。

(一)政治方面的需求二战前,日本高等教育主要是从士族阶层中选拔学生。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教养教育和以法、医、工为主的专业教育,毕业后就可以成为政府官僚或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等学历成为进入政坛的重要资本。由于政府牢牢把控着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限制了下层人士通过高等教育进入政府的机会,从而导致官僚世袭化加剧的现象。二战后,日本国力急剧下降,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对政府不满情绪高涨,政府的威信开始受到了挑战。“反对独裁,呼吁民主”成为人民群众的心声,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逐渐走向了灭亡[2]。下层群众迫切希望改变士族阶层垄断高等教育的局面,要求政府放松对高等教育的管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从而享受到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以此期望有更多的下层人士通过高等教育走上政坛,成为他们在政府机构的代言人,维护广大下层人士的利益。

(二)经济方面的需求二战后,日本经济虽然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但是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了日本经济复苏的良机。日本通过向美国提供大量军需品,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就业。1955年,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整个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GDP实际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3]。根据奥肯定律,GDP的增长会降低失业率。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会使更多的失业者找到工作,从而增加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必然减少了因经济原因而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另外,由于日本人口和资源的限制,注定了日本要选择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发展是以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为支撑。日本企业为了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必须得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而产品质量的提高有赖于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成本之所以难以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劳动力市场上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供求失衡。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可以从事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工作,胜任更高的职务,获得丰厚的报酬,而这种“示范作用”会带来追逐高学历的浪潮。居民收入的增加,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渴求,高等教育收益率提高及“示范作用”的显现,都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三)文化方面的需求二战前,“军国主义”和“日本文化优越论”盛行,整个日本民族沉浸在一种巨大的优越感之中,自信心膨胀。二战的惨败给了日本民众极大的心灵创伤,“军国主义”和“日本文化优越论”遭到了否定,而且天皇制绝对中心主义价值体系逐渐走向崩溃。在美国式民主的影响下,日本民众开始反思本土文化,吸纳接受其他先进文化。在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非理性主义相继风靡[4]。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侵袭下,日本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可度下降。为了凝聚人心,日本政府成立了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旨在继承和弘扬日本传统文化。而文化的受众只有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真正理解本土文化的精髓。日本政府对本土文化的重新重视,文化传承和弘扬对知识储备的严格要求,也刺激了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四)科技方面的需求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令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破坏力,深深地震撼了日本民众。人们在悲痛的同时,也意识到了高科技在军事领域的重要性。另外,日本经济走技术密集型的发展道路,也需要高科技作支撑。二战后,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科技水平的限制,而科技的发展有赖于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又有赖于高等教育,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日本科技发展的前提。

二、推动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供给动因

日本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进入到大众化时期,除了与高等教育需求有关外,与高等教育供给也密不可分。如果日本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足,即使高等教育需求再旺盛,也不可能推动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只会造成高等教育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二战后,日本高中升学率节节攀升,私立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多层次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这些都为高等教育供给的增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高中升学率节节攀升二战时期,日本青年绝大部分都应征入伍,导致很多青年在这场战争中丧生。战争结束后,日本高等教育适龄入学青年锐减,生源短缺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提高了高中升学率(表1),并利用法律和舆论监督的手段,明确了公民接受高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营造了崇尚读书的氛围,并对那些贫困高中生进行资助,确保他们不因经济问题而放弃接受高中教育。在这一政策背景下,1951年日本的高中升学率就达到50%,1961年日本高中升学率又比1951年增加了十百分点[5]。高中升学率的提高,缓解了日本高等教育生源紧缺的局面,为日本增加高等教育供给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私立高校的快速发展1949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私立学校法》,使私立学校确立了与国立、公立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私立学校的自主权得到了尊重和保护。1952年日本私立大学有116所,占大学总数的53%;私立大学在校生人数约是225000人,占大学生总数的56%。到了1967年私立大学的数量增加了22倍,占大学总数的69%;在校生人数增加了37倍,占大学生总数的72%[6]。私立高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日本高校容纳大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日本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由于日本私立高校门类齐全、学科设置科学合理、课程体系完整,而且在学费方面与公立高校差距不大,因而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这也是日本私立高校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日本私立高校的快速发展作为增加高等教育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层次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二战后,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等不同层次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而且这类学校受到了相关法律的保护,办学成本低,学制年限短,教学方式灵活,可以在短期内为社会输送一大批实用性强的高学历人才,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立大学、公立大学、私立大学的缺陷。由于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迎合了不同学生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短期大学在1960~1970年间,短短10年,在校人数增加了4倍;高等专科学校,1973年的学校数量比1962年增加了44所,学生数量接近50000人;专修学校虽然出现时间比较晚,但是在1982年就突破了2800所(表2)[7]。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因而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比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差,例如1973年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总数达48288名,毕业率竟然高达96.7%,因而得到了社会充分的肯定,成为增加高等教育供给的有生力量。

三、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动因对我国的启示

(一)刺激高等教育需求二战后,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强烈,这是推动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动力。我国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过程中,必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刺激高等教育需求。在政治方面,注重培养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建设学习型的政党,鼓励广大干部去高校进修。在经济方面,加快产业的升级转化,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经济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依赖程度。在文化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高校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引导民众深刻领悟本土文化的精髓,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在科技方面,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将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二)增加高等教育供给在刺激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还需增加高等教育的供给。一是将高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围,用法律手段明确公民接受高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那些贫困高中生进行经济补贴,使他们不因经济问题而退学;另外在社会上营造读书上学的氛围,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高中升学率。二是政府放宽对民办高校的管束,确立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使就读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奖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上,与公立高校的学生享受同等的待遇;利用多种渠道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是建设多层次高等教育机构,在发展公立高校、民办高校的同时,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成人教育、老年大学等,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学习能力的人提供选择的空间。

(三)实现高等教育供需均衡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缓解目前高等教育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需求的状况。高等教育需求大于供给,高考的竞争就会更加激烈,民主政治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文化的发展等都会因人才匮乏而受到阻碍。高等教育供给大于需求,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教育过度、学历贬值等现象就会蔓延。因而我国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时候,既要刺激高等教育需求,又要考虑到高等教育供给能力,力争实现高等教育供需均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