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析职院数学课养成教育形式特色范文

析职院数学课养成教育形式特色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析职院数学课养成教育形式特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析职院数学课养成教育形式特色

摘要:文章在阐述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并进一步从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入手,提出了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五个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尝试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高职学生养成教育习惯数学教育

高职数学教育应侧重养成教育,教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适应社会作好准备。

一、养成教育与习惯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映,所以说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习惯具有后天性、稳固性和可变性、自动性和下意识性、情境性四个特征。

二、数学的养成教育

数学思维对培养人的思维的严密性以及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今后的人生和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习惯。数学使人严谨,数学使人精密,但数学并不使人呆板。一方面,严谨的证明训练了人的思维,能使人细心周密,而这些素质能指导人们去思考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使人养成周密稳重的习惯,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严谨并不意味着不苟言笑。经常性地思考能促进大脑神经的发育,使人更加聪慧、更具灵性、更加幽默生动,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更强。数学中的演绎推理能保证数学知识的高度的明晰性和确定性,能促使人们求真务实,不吹毛求疵,不骄傲炫耀,脚踏实地,不浮不躁。现在的高职生基本上是上世纪90年代前后出生,多半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平时的生活、学习都由家长与教师安排妥当,养成了一种随意、懒散、浮躁的习惯,通过数学课严密的推理,精确的表达和规范解题格式的训练,加上自然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可以帮助学生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和认真的办事态度。

2.培养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习惯。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学习和归纳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可以充分运用数学本身的辩证因素,如有限与无限、连续与间断、收敛与发散、微分与积分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现在的社会比较复杂,学生刚接触社会,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只有具备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才不至于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而误入歧途,也会少走许多弯路。同时辩证地看待问题,也有利于个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容易形成健康的人格。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尝试的习惯。高职学生往往由于基础差,动手运算能力不强,缺乏尝试的勇气,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因此要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动手练习的习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问题,只要敢于动手,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割然开朗。慢慢地,学生就会建立起动手的信心。

4.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学习和研究数学是一个艰难的探索性的前进过程,期间经受挫折和失败是很正常的事,倘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没有对数学的热爱与追求,那是很难将数学学习进行到底的。高职学生将来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生活和就业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一定的耐挫力,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数学使人具有韧性,这种性格将使人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挑战困难,使人变得坚毅和刚强,创业过程才会坚持到底并有可能最终获得成功。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又称超常规思维或突破性思维,指突破原有思维模式,重新组织积累的知识、经验、信息等要素,在大脑思维反映中激活后,提出新方案,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原有思维方式的成功突破,属于人的思维的高级过程。这一层面要着力培养学生归纳、复合、模拟、设想、类比、引申、创新等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发散性思维。一题多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应变性,多题归一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任何一个创造过程,都是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秀结合,而数学的创造往往开始于不严格的发散思维,而继之以严格的逻辑分析思维,即收敛思维。发散思维虽然能够提供有价值的重要设想,但其成果必须严格验证。发散思维富于创造性,能够提供大量新思路,新方法。但是,单靠发散思维还不能完成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要相辅相成、辨证统一,偏视任何一面都是不可取的。

在数学教学中,也要注意加强逆向思维习惯的训练,大多数高职学生应用数学公式、法则时往往习惯从左向右用,不习惯从右向左用,不会进行逆向思维,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其实有些时候,反方向应用数学公式、法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为了解决问题,不能“一根筋”式的朝前冲,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问题会容易许多。逆向思维,有助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跳出已有的知识框架,改变僵化的思维习惯,开辟新的思维方向,给发明创造提供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