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范文

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

高职院校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场所,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支撑条件,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基本队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得到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存在的问题

实验技术队伍的政治水平、业务素质及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进程。由于受体制、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数量严重不足、思想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1.数量严重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有数量充足的实验技术队伍。通过对比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与高职院校实验室任务及实验室人员2000年~2007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中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以及实验教学工作的专职高级实验师、工程师、实验师、技师、及其他实验技术人员等实验技术队伍严重不足。正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俞中文院长在《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中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教师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大瓶颈”。

2.思想不稳定

由于实验技术队伍被视为教学辅助人员及政策上的不配套,导致实验技术队伍培养关心不够、进修提高的机会少以及评职、晋级难等问题。现有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衡量标准及其工作量计算办法可操作性差,实施起来困难,不利于对实验技术队伍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价。根据我们对东营职业学院等数十所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结果(如表),可以看出管理体制、工作评价等因素的不合理挫伤了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室工作的积极性,使这支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

3.结构不合理

由于旧的体制的限制及影响,有些院校在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上无长远规划及短期实施计划,人员调进、调出很少考虑年龄、专业、学历和职称,不是按学科和实验室建设需要来考虑,甚至将其他岗位富余人员及工人调进实验室。教育部高教司对江苏、湖南、四川、陕西、辽宁5省30余所高职院校21658名实验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结果见图1~图3。由图1可以看出,具有学士学位的实验教师占有很大比例,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偏小,还有相当一部分实验教师为专科及以下学历。这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优秀等级标准“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35%”还存在一定差距。由图2可以看出,50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教师在高职院校实验教师队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50岁到40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实验教师在高职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占的比例却较小。由图3可以看出,具有中级和初级职称的实验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师比例较低,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优秀等级标准“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些调查数据虽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全国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实。

二、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的对策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思考分析其产生和存在原因的基础上,必须树立“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聘任制,完善工作业绩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人员精干、朝气蓬勃、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突出职业性的实验技术队伍。

1.树立“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管理理念

在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追求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本性和归属感,着眼于人才资源的开发,致力于人力的合理利用,做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管理体制的合理化、规范化;创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人力资源的理性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其核心内涵就是充分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服务教师,提高教师对高职院校的满意度,实现教师的满意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

2.制订和完善利于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职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内各个部门通力协作。首先,国家应从根本上确定对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规范要求,以明确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不可替代性,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认为实验技术队伍水平低,“人人可教”、“人人能干”的错误观念,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独特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作用。高职院校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场所,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支撑条件,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基本队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得到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存在的问题

实验技术队伍的政治水平、业务素质及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进程。由于受体制、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数量严重不足、思想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1.数量严重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有数量充足的实验技术队伍。通过对比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与高职院校实验室任务及实验室人员2000年~2007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中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以及实验教学工作的专职高级实验师、工程师、实验师、技师、及其他实验技术人员等实验技术队伍严重不足。正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俞中文院长在《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中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教师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大瓶颈”。

2.思想不稳定

由于实验技术队伍被视为教学辅助人员及政策上的不配套,导致实验技术队伍培养关心不够、进修提高的机会少以及评职、晋级难等问题。现有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衡量标准及其工作量计算办法可操作性差,实施起来困难,不利于对实验技术队伍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价。根据我们对东营职业学院等数十所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结果(如表),可以看出管理体制、工作评价等因素的不合理挫伤了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室工作的积极性,使这支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

3.结构不合理

由于旧的体制的限制及影响,有些院校在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上无长远规划及短期实施计划,人员调进、调出很少考虑年龄、专业、学历和职称,不是按学科和实验室建设需要来考虑,甚至将其他岗位富余人员及工人调进实验室。教育部高教司对江苏、湖南、四川、陕西、辽宁5省30余所高职院校21658名实验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结果见图1~图3。由图1可以看出,具有学士学位的实验教师占有很大比例,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偏小,还有相当一部分实验教师为专科及以下学历。这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优秀等级标准“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35%”还存在一定差距。由图2可以看出,50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教师在高职院校实验教师队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50岁到40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实验教师在高职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占的比例却较小。由图3可以看出,具有中级和初级职称的实验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师比例较低,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优秀等级标准“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些调查数据虽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全国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实。

二、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的对策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思考分析其产生和存在原因的基础上,必须树立“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聘任制,完善工作业绩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人员精干、朝气蓬勃、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突出职业性的实验技术队伍。

1.树立“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管理理念

在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追求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本性和归属感,着眼于人才资源的开发,致力于人力的合理利用,做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管理体制的合理化、规范化;创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人力资源的理性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其核心内涵就是充分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服务教师,提高教师对高职院校的满意度,实现教师的满意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

2.制订和完善利于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职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内各个部门通力协作。首先,国家应从根本上确定对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规范要求,以明确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不可替代性,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认为实验技术队伍水平低,“人人可教”、“人人能干”的错误观念,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独特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