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身份,是大学的灵魂。良好的大学文化表达了教师、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深深地熔铸在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一所大学如果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一所大学如果仅有现代化的大楼而没有文化的浸润,不免浅薄,不可能担负起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使命。如果高职高专院校只注重硬件建设,不注重文化建设,不注重通过自身科研氛围、学术风气、学术环境、人际关系等软件条件的建设,就不可能引进、成就人才。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高职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高职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着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文化工程,以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为着重点,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要正确把握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它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校风、作风的整体素质,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极其重要。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善高尚人格,开发学生的智力,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扩招在为更多人提供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不少的难题。学生数量增加了,学生来源参差不齐,同时作为校园文化的参与者与建设者的学生的整体素质却有所下降,他们素质的降低也必然会影响到校园文化品质的下降。同时,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不少学校不得不重新征地,建设新校区,根本无暇顾及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此外,由于大学扩张,造成了毕业生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为了能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将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当作自己今后就业的筹码。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要。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高等院校都不注重大学文化的建设,不注重学术氛围的培养。虽然它们都有文字性的办学理念、使命,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缺乏个性和适用性,很难实行或者并不打算实行。现有的贯穿于办学过程中的价值理念只不过是学校投资者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并不适合学校的发展。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现今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当务之急。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从理论上讲,校园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用不同的校园文化。一般说来,校园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它所拥有的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总会与其他类型的高等学校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就业导向的办学理念、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取向、“一教两证”的教育制度、企业仿真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等等,就具有高职院校的个性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高职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高职教育活动中,就会逐步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界就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简称为高职校园文化,这种文化是涵盖高职院校的全体成员为实
现高职教育的各项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集合。
三、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1、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为我国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配合着现代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如今,我国各个高校普遍地从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到重视学生智育、体育、德育、美育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的创新是高校发展战略的必要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举措,是学校正常运行,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保证。长期以来,有些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而忽视了校园文化中精神因素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应该是超功利主义的,它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它是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到这样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能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当学生长期置身于校园文化形成的浓郁的精神氛围中,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不自觉地形成这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都希望到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深造,这与它们特有的精神氛围与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
另外,大学生只有出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心理需要,才会主动、自觉、自愿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关注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经由各种教育渠道进入大学生的视野,才能促进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也要根据其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比如,可以让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参加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辩论、情景模拟等,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调查与实践,开展军训与义务劳动,参加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参加各项主题活动等等,只有这样因势利导,使才能真正使大学生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以“和谐高校,文化校园”思想为核心,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说“和为贵”,墨子说“兼相爱”,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新和谐公社”,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憧憬。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先进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成为最适宜师生生活、学习、发展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只有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系统,才能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人与制度、人与环境及各种思想、观点的和谐,最终实现和谐校园里教学水平的提高。拓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强化管理、因势利导,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使校园网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渠道、新平台。二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努力培育品牌社团。三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要着眼于满足高校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鉴于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娱乐性、体育性项目多,学术性、科研性项目少、活动内容缺乏创新的现状,校园文化活动要增加科技含量,体现创新精神,突出学术和专业特点。既要经常举办大学生科技论文、小发明竞赛,开办丰富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或支持和指导大学生科协、学术型社团、学习兴趣小组的活动,也要做好师生学术活动、科研活动与社会实践的接轨工作,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现金高校的办学质量。
3、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学校内部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更不是仅凭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部门的努力就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思想文化建设,应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为正副组长,各院、系和有关部、处以及关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员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规划、部署、协调学校的校园文化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学校的校园思想文化建设始终沿着预定的目标不断深入。校园文化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只有把校园文化纳入学校总体规划,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系统性和长远眼光,才能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使校园文化与学校特色保持一致。同时,在整体规划中的各个环节要善于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大学生由于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不同的影响,其素质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教师忽视大学生个体差异,单纯利用和采取集体灌输式教育方法,忽视个别教育,势必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而不是把大学生囿于固定呆板的框框之中。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个大学生,注意开发大学生潜在的素质闪光点,因材施教,给大学生创造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才能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
4、“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实际上,高校校园的一切管理工作都在遵循这一原则。学校“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高职高专教育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学校领导要全面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放弃家长政治、改变专制作风,让学生参与学校决策,建立学生建议沟通制度,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实施人性化管理,关心学生的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创建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归属感和忠诚度。为建立和谐的文明校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四、结语
高校高职教育工作一定要适应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和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弘扬时代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真正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