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5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课标要求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历史教师全方位促进教学工作开展。要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学习,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记忆指导缓解历史学习难度,以及通过自主设计教学课件等方式活跃课堂教学,实现历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历史学习活动之中,在课堂上开动脑筋深入思考,促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充分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兴趣是历史教学中积极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知识,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上演示出来,营造充满探究欲望的历史课堂。在《美苏争锋》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搜集了有关美苏冷战期间的一些趣味知识,例如为了刺探对方阵营的军事和政治、经济情报,美国和苏联情报机构是各显神通,不仅在对方政府与军队中大量拉拢发展间谍,而且所运用的间谍工具也是五花八门,有安装在钢笔中的微型相机,有伪装成纽扣的录音设备等,这些间谍设备有些直至今日仍不显得落后。再比如古巴导弹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当时的形势是怎样的危急,让学生对这一段尘封的历史多一些了解。和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秘闻趣闻,可以有效吊起学生的胃口,让他们对历史内容的学习充满期待,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究。笔者在历史教学设计环节,充分注重搜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知识,有关历史人物的趣闻,有关特定历史阶段的鲜为人知的内幕等,这些内容融合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优化教学结构,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是目标人物达成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研究中要格外突出课堂教学环节的思考与探索,积极开展教学素质化的尝试。对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有效的改革,特别是要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为自主的平台开展学习研究,这既是历史教学改革的需求,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例如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深入的分析研究,重点针对“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实施的意义以及成功的实践等方面进行研究,相互讨论加深理解,鼓励学生汇报交流,大家一起研究问题和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生动活泼,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是旁观者,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研究以及汇报交流的过程之中,对学习内容理解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主要是改变以教师讲解为主的陈旧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环节,让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历史规律的探究更加深入。
三、重视记忆指导,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历史学科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这和学科的特点有关,历史人物、时间、事件的记忆,信息量很大,单凭机械记忆效果不佳。许多在历史学习方面有经验的学生,在记忆理解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搜集这些方面的内容,既注重和学生谈心了解,又注重从网络以及教学刊物中搜集类似信息,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更好地记忆。师生在课堂上共同研讨,逐步进行积累和提炼,整理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技巧。例如将历史人物与知识点运用形象的语言进行串联,学生只要记住一句形象的语言,就可以连带记住很多历史知识点,将形象记忆和历史学习融为一体,这些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笔者和学生探讨出前后联系记忆的方法,将类似的历史知识点进行前后联动记忆,在脑海中形成框架结构的体系,记忆的整体性效果明显表现出来。另外在记忆时间上也有技巧,笔者指导学生分析研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规律,妥善科学安排历史复习时间,尽量花费较少的学习时间获得较高的学习成效。
四、自主设计课件,让学生形象直观感知
多媒体在高中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也应当如此。许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直接运用成品的课件,有些时候和教学设计的紧密度有所下降,无法实现无缝对接的效果。对此,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坚持自主设计教学课件,在完成了教学方案初稿之后,寻找需要多媒体辅助的地方,然后进行资料的搜集。从文字资料到图像和语音资料,运用软件都可以将其融合起来,制作出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课件制作中还要注重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课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效方面的作用。例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笔者以时间为媒介制作了一组演示课件,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和现在四个时间节点,运用图表和视频穿插演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情况,以跨时空的演示帮助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产生了深刻直观的认识,对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前景充满了自信。综上所述,强化历史教学改革研究意义重大,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以主人翁责任感投入到教学改革洪流之中,扎实有效推动历史教学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范映江.浅谈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6(09)
[2]罗厚财.高中历史课堂效率提升策略[J].学周刊,2016(05)
[3]黄毅.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快乐阅读,2016(02)
作者:洪广信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初探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发挥重要作用。构建知识结构顺应了课改要求,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学科素养;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顺应高考命题趋势,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
新课改;知识结构;高中历史
伴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出现的新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历史知识结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构建知识框架,将各模块、各专题分散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网络,对于基础年级学生日常学习、高年级学生备考有很大帮助。
一、顺应新课程改课教材变化,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传统通史教学体系,不再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循环,而是采用“模块+专题”的课程结构。知识体系庞杂,包罗万象,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演变。结构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历史学科的教和学亦离不开基本知识结构的构建。较之于传统通史教材体系,每个单元介绍同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使用现行的“模块+专题”的教材时,构建知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主题明确,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特点,揭示历史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注重主题性和系统性,“强调历史学科内知识整合”。这种体系设置强调需要整体、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开阔的视野,较强的思维能力。不仅提高综合分析及应用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也带动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教和学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像传统历史课堂只是关注教授具体历史知识,将历史事件及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等要素划分为干巴巴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记忆。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在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更要求理解和运用,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知识的网络,将各个模块分散、孤立的历史知识和原理,纳入完整体系之中,反映其内在联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符合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教材,提高学习效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按照通史体例设置,“模块+专题”的教材结构完全避开与之重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教学实践表明,现行考试制度决定了历史是一小学科,加之有些地区历史中考开卷考试,很大一部分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科学习,基础知识并不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学生混淆中国古代历史朝代,历史事件和人物张冠李戴,缺乏基本史学常识的现象。初中知识储备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基础。初中基础不稳固为高中学习埋下隐患,部分学生遇到有时间跨度题目时常出错。通过构建知识框架虽然不能完全弥补初中知识缺乏之不足,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理顺思路,改进学习方法,取得更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专题内部、专题与专题之间,甚至是不同模块之间的多方位的联系。通过架构知识联系网帮助学生整体掌握教材结构,加深学科教学目标的理解,突破重点难点,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二、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课堂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忽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缺乏全局观,在课内练习中尚能做对,但是在综合练习非常容易出错,客观题混淆选项,主观题审题不准,不能将学过知识恰当应用。在大型考试中,基础题目能得分,而中等难度的题目失分严重。这就要求加强构建知识知识框架。教师要指引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知识全局出发,把握学科整体知识,从大纲到主线,从主线到知识点,层层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的来源和内在联系,理解知识点内涵和引申含义,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查漏补缺,将知识点“一网打尽”。在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中注重构建知识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挽救具体知识遗忘造成的失误。通过不断训练,即便遗忘了具体历史事件的要素,保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历史知识结构会帮助学生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时间重新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认知,准确解决问题。
三、有利于顺应高考命题趋势,提高复习效率
伴随着课程改革,高考命题也出现新趋势。据研究,“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单元式主体命题所占比重就下降了,学科式和学习领域式的主体命题逐渐唱主角”;而“学习领域式的主题所占数量是第一位”。高考更加注重专题与专题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结构的联系,侧重考查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反映出历史主题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与之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成为考试重点。在历史教学,尤其是复习课中,不仅要精讲基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学习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加强体系建设。新课改主张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构建、深度解读知识结构,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法”。在复习备考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构建的方法,然后要求严格学生自己去做。真正达到每一课都归纳,每一专题都有总结,自我构建起每一模块的立体知识体系,实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复习效率。在课改的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更大挑战,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不能仅仅识记具体知识点即可,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要严格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住基础知识的同时,自主构建学科知识结构,从整体把握教材,提高解题能力和复习效率,让学生实现自我突破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郑林.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新编历史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61页
[2]许霁.试论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知识框架[J].新课程(中),2015年11期,144页
[3]黄牧,周朝阳.历史试题编制原理与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M].2015年9月152页
[4]肖玉英.浅谈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中知识结构的构建与运用、镇江高专学报,2014年7月,121页
作者:黄晓翠 单位:江苏省响水中学
第三篇: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思考
摘要:
自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来,全国许多地区陆续实施新标准。目前,在历史教学中,高中历史的改革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是有效教学以及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条件及策略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说明。
关键词: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新课程背景
在高中的众多科目中,历史是一门难教难学的科目。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历史课上,但是学生的学习却不见成效。因此,探究有效的历史教学策略迫在眉睫。
一、有效教学
(一)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目前学术界仍未对其形成统一的观点。两种比较经典的界定分别如下:第一种是从教学效果、效率以及效益三方面来界定的;第二种是从有效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来说明的。但是这两种界定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前者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研究偏少,后者将重点放在教学结果上,较少考虑过程因素。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和其他学者交流探讨下,对有效教学界定如下:有效教学是教师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成功地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子集,它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基本观点及看法。
(二)高中历史实施有效教学的条件
首先,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发对历史课程有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因为改革后的课程目标非常明确、具体。例如,它把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突出强调了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此外,它还具有专题式的课程体系、开放的历史课程思想,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留有较大的课程实施空间。这些都为高中历史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契机。其次,在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说指的素养包括一般素养和专业素养。一般素养是指政治、文化、身心等素养;专业素养是指拥有牢固的唯物史观以及扎实的历史学知识等。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计划性很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可以让我们减少不确定性,增加自信感和方向感,对教学效益的提高有大帮助。那么教学设计需要如何进行呢?首先,我们要分析学生的当前状况。只有在了解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当前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准备。其次,明确教学目标,这对做好教学准备至关重要。例如,在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中“百家争鸣”的教学目标时,老师让学生分别搜集孟子、庄子等各大家的资料,并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目标设定不一定完全合理,但是它具体性、针对性强,因此实施起来比较容易。最后,我们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设计。虽然设计教学内容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历史教科书,但是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依照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要大胆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设计。例如,在学习必修Ⅰ内容时,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我们调整了单元间的顺序。
(二)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讲授法是众多课堂教学的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讲授法一旦缺乏引导思想,将出现诸多问题。例如,在短时间内讲授过多的新知识,新知识一旦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学生将会迷惑不解。因此,应用讲授式教学应提高讲授语言的准确性,同时注意组织内容的条理清晰。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Ⅰ第二单元时,可以把前面学习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同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展开对《列强的武装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一课的学习。此外,还要为学生理解而讲授,不要死记硬背。例如,在讲授《古希腊民主政治》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主政治产生的背景,教师的讲授要有组织性、逻辑性,要将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背景讲解出来。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一定的帮助,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要对基础知识进行评价。随堂纸笔测试可作为评价基础知识的策略之一,但是这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并且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不宜经常使用。另一种策略便是随堂口答测试。相对于笔试,随堂口试既节省时间又操作简便,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其次,是对课堂活动的评价。对课堂活动的评价要从活动与教学的相关性、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度等方面进行。
三、结语
本文从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条件和有效教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虽然本文提出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对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策略远远不止这些,因此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与延续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携手努力,共同推进!
参考文献:
[1]王文彦,丁琳琳.论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5):93.
[2]康彬彬.开展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提高历史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3):114.
[3]付洪瑞.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138.
作者:刘国浩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
第四篇:新课程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探讨
摘要:
高中生学习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事实的了解,也是对辨别是非曲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是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新课程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力,活跃历史课堂气氛。而在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中注重教师生活化教学意识的培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角度去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
关键词: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重要性;策略
历史记载了人类发展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学习并理解历史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历史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现高中历史的生活化教学是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也是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策略。作为一位高中历史教师,思考历史生活化教学是一门必修课程。
1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没有根的民族是难以在世界之林中站稳脚跟的,学习了解历史就是一场寻根之旅。历史课程的开设以及将历史学习融入学生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角度来进行理解。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历史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历史,顾名思义,就是过去发生的事。过去发生的事,如果没有人去记载,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了,最后被人们遗忘。因此,了解历史,明辨历史事实,学习历史中有价值的知识,铭记历史给人们带来的教训是人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即是历史发展的需求。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学习历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学习历史对学生的生活影响深远,它不仅是学生课业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内容。学习历史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重要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小学生是民族文化延续和祖国建设的继承人,让他们学习历史文化是教育中的必修课。
2新课程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而怎样去学习历史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历史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学好历史课程,更是不能与人们的生活脱节。首先,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是对新课改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使得新课程理念逐步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认可。新课改强调课程灵活,有创意,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相对其他学科较为枯燥乏味的历史学习中,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的活跃性是很重要的。其次,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是对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锻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导向作用,是学生学习方向的指标。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是锻炼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课程,应该受到每一位历史教师的重视。第三,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内容。历史文化知识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历史就是以往的人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特写。在历史学习中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深入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历史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提高历史文化课程的成绩。因此,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不论是对新课程理念,还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3新课程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
了解了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就需要探讨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生活化教学是对以往历史教学现状的一种改善。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关于新课程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3.1明确教学目标,提升生活化教学意识: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扮演着指导的角色,有了教学目标才有教学方向。教师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够制定出优秀的教学的方案,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顺利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的去实行生活化教学,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生活化,使得古老的历史,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都融入生活,让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升人文素养。
3.2重视教学内容,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中的主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丰富教学内容并将其生活化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中透露出来的历史信息的理解,以及加强学生对生活中历史文化知识的认识。例如,在给学生讲授战国末期以及秦朝初期的历史是,就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正在热播的历史剧《芈月传》。首先,让学生在剧中寻找基础的历史知识,如商鞅变法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其次,让学生在剧中找茬,如剧中的秦宣太后与黄歇的恋情是否是事实,并找出剧中还有哪些剧情是与历史不相符的。最后,让学生在剧中延展历史知识点,如剧中出现的时代背景,所处朝代的经济文化状况等。
3.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生活化教学效率: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很多知识都是需要背诵记忆的,大部分的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使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随处可见,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显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偏离了新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中给学生播放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华历史五千年》等。另外,还可以交给学生一些记忆历史知识的小技巧,如生活中每一天的日期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把看到的汽车车牌号联想为历史大事发生的时间等等。
3.4开展课堂活动,为生活化教学增添色彩:开展课堂活动是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离不开课堂活动的开展,课堂活动的开展能够为生活化教学增添色彩。首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历史兴趣小组,经常在小组中开展一些课堂活动。其次,利用课堂5分钟的时间,给小组成员讲历史故事,出历史基础知识题相互考察等。最后,可以定期举行相对大型的课堂活动,利用一整节历史课的时间,给学生举行历史知识抢答竞赛,以及针对历史事件的漫画比赛等等。
4结论
总之,高中历史作为文科学习中的主要科目之一,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历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行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丁健.探析新课改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6):34.
[2]赵彦芳.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3(17):93.
作者:沈影 单位:河北隆尧第一中学
第五篇: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
摘要:
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史料教学中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上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合理选择历史资料,采用先进的史料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历史学习情境,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
史料是学生认识历史的有效途径,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逐步凸显,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完善学生的思维。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全面贯彻新课改思想,增强对史料教学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并不断创新史料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1.合理选择历史资料
合理选择历史资料是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基础环节,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展开起着促进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有效的史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也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眼光评判史实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但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史料过多或者过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对历史资料进行合理选择,否则将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要注重史料的合理选择,选择的史料需要和历史教学内容有极大的关联,同时也要紧密结合历史教学的目标,合理控制室料的数量,实现史料以及历史课程内容的协调和平衡,确保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在选择史料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合理利用教材当中的史料来开展教学,如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当中的每一课当中在引言、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板块都运用了大量史料,同时这些史料经过了精心挑选,具备良好的情境性和启示性,对于史料教学开展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还可以将这些史料与历史思考题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设计高质量的历史问题,提高史料教学有效性。
2.采用先进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中历史教学手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移动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历史教学手段,并为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打下了有利基础。高中历史本身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大量的抽象历史知识往往让学生难以理解,也会因此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将原本抽象的历史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才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历史教师在开展史料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高对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的合理运用,采用声音、图片、动画以及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将历史知识和史料形象立体地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史料进行思考,动态化的分析史料的内涵和价值所在。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万里长征”一课时,为了丰富课程的史料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具体的了解万里长征的相关情况,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关于长征的图片、音像资料等用多媒体放映给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予学生巨大冲击,丰富学生的史料学习内容,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长征的艰辛,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层次分析。
3.创设有效学习情境
历史唯物主义要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环境当中,这样获得的分析和评价内容才会更加客观有效。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同样也要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为学生营造符合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和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融入情境的基础之上,用历史的眼光和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分析史料,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根据历史线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内涵的把握。在情境中学习历史史料的方式,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史料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将自己真正带入到历史环境当中,更加全面地学习历史知识。例如,在探究人教版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专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对比三大发明在近代欧洲以及近代中国的应用情况,了解三大发明在东西方迥然不同的境遇,使得学生能够透过这些史料对近代西方全面崛起以及中国落后挨打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4.实施科学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同时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回应,这样学生也能够从教师的反馈和评价当中找到努力的方向,这对于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史料教学具有极大帮助。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和分析历史史料的过程中给予正确引导和客观点评,而且在教学评价中需要采取多赞赏少批评的原则,对于学生分析和阅读史料的成果进行全面考量之后,如果学生的史料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刻,教师也要委婉地指出,并采用积极性的语言给予针对性引导,避免挫伤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的史料分析全面具体,教师也不能够吝啬鼓励和赞赏的语言,并指出学生的优势,以便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整体提升。另外,科学的教学评价不能够单单的依靠教师评价,还要结合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样才能够真正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有效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有效发展和完善历史思维。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史料教学中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上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合理选择历史资料,采用先进的史料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历史学习情境,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作者:谢蔚 单位:江苏省姜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