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考物理的解题思想论文2篇范文

高考物理的解题思想论文2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考物理的解题思想论文2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考物理的解题思想论文2篇

第一篇:高考物理总复习

一、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1.通过相关的背景材料,正确把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首先要对概念、规律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进行认识,理解它们的含义,包括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基本的概念去解答问题.如电场强度的定义是E=F/q.这个公式适用于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和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这是电场强度的普遍定义.在解答相关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还要进行再次的加工,经过反复的理解,才会对概念及规律本身有一个质的飞跃.

2.概念与规律紧密联系概念和规律是紧密联系的,概念是规律的基础,规律是概念的延伸.如果把它们进行分离,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概念.

二、总复习着重点

1.讲求复习的方法在高考试题中,基础物理知识占据80%,难题只占20%,如果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去突破难题,实在没有必要.经过相关的基础知识的模拟试卷考试,学生对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应该有很大的了解了,针对自己不会的知识进行加强,查漏补缺,快速掌握知识.另外,还应注意总结重要的物理问题研究方法,如理想模型的方法、类比的方法、等效方法、逆向思维等.通过对以往练习中的经验教训,使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一个档次.尤其是高三总复习就不能就事论事,应以点带面,可以是跨知识点,用归类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复习“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在复习“平抛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在复习“圆周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等等.分析它们运动的初始条件,研究它们的运动轨迹,归纳出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实践证明,经过学生自己讨论得到的结论,即使是不够全面,也比教师把现成答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2.复习时间的合理安排高三复习时间看似很多,其实有效的复习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要系统地安排复习时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复习都有其相应的特点和要求.通常从9月到下一年的3月上旬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复习主要是按照课本的章节进行有序的复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在回忆的基础上再进行巩固和提高.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课.在教辅资料的选择上,精选两本就足以了,难度的掌握应该适宜,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对于教辅资料的使用,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哪些题是一看就会的,哪些题是经过深度思考才能做对的,哪些题是经过深度思考后一点思路都没有的,这些题必须做好不同的标识.(2)对那些一点思路没有的习题,必须通过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使之变成有思路的习题,这些知识点就是备考路上的“拦路虎”,一定要把它们都“消灭”了.(3)要定期回头复习那些经过深度思考才做出的习题,保证思路上的畅通.(4)要把自己不会的习题、做错的习题进行归类,看看哪些题是方法上的错误,哪些题是计算上的失误,哪些题是概念理解不透造成的错误,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下来.掌握了自己犯错的类型,就为防范错误做好了准备,整理一个错题本是复习的一个好办法,便于集中查阅自己犯过的错误.当看到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应该随时翻看课本里面相应的内容,这样边记边看效果会更显著,不会的知识点就会越来越少了.从3月中旬到4月底为第二轮复习.在这段时间里通常是进行专题复习,打破章节之间的限制,主要从学科知识、方法的角度设置专题进行复习.从4月底到5月底,通常称为第三轮复习,主要是以练习卷为主实战练习.进入6月份,就是考前的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看看教材和卷子上做错的题目.本人不主张高三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整天泡在题海中,但是不做题也是不行的,必须经过实战演练才能知道哪些知识在理解上或者应用上还有不足.

作者:杨海波单位:河北张北县第一中学

第二篇:高考物理的图象表征能力

1、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例3(2010年第10(3)题)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的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涉及了如图4所示的实物电路.试验时,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最大值,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R0=10Ω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1U-R图象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1U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用k、b和R0表示)解析本题是一道常规实验题,其原型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虽然本题不要作图,但试题中蕴含了一种用化曲线为直线的作图思想,需要学生把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作图思想迁移到此题中来.由欧姆定律。例4(2013年第10(4)题)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和电压U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和电流I,利用P=UI得到电功率.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0V1.8W”,电源为12V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小明处理数据后将P、U2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图5所示.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解析这一小题主要考查作图处理数据的规范,小明将实验的数据点集中描在坐标纸的左半边是因为横坐标的标度设置不合适;另外,坐标纸上的实验点明显出现了曲线的趋势,用直线进行拟合不合适.点评与建议试题立意很明确,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是实验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在作图中学会作图,在用图中学会用图,养成良好的作图规范.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了更清晰地显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要合理地建立坐标系.通常学生习惯于直接按所研究的物理量来建立坐标系,但有时这样做不能直观地显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时要转换坐标系,把曲线改直.②建立适当坐标系后,还必须合理地作出标度.充分利用作图空间,使图象作得更准确,可以最大程度减小读数时的误差.有时坐标的原点不一定选取在零点.③作实验图象时必须注意观察物理量间关系的变化趋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研究一个未知的问题时,实验图象的变化趋势比图线的截距等更重要,因为变化趋势从更本质上反映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④要强调实验图象的点、线段、面积和斜率分别代表的物理意义。

2、拓展图象的斜率、面积和截距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例5(2009年第8题)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6所示,轴上两点B、C点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Bx、EC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B.EBx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C.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大D.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解析本题需要对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在B点和C点附近分别取很小的一段Δx,由图象B点附近Δx对应的电势差大于C点附近Δx对应的电势差,看做匀强电场,有E=ΔφΔx,此即φ-x图象斜率的含义,可见EBx大于ECx,A项正确.同理可知O点场强最小,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最小,C项错误.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在O点左侧,EBx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在O点右侧,ECx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所以B项错误,D项正确.例6(2010年第5题)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C.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解析图象给出了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在x方向其电场线以O点为中心指向正、负方向.沿电场线电势降落(最快),所以O点电势最高,A错误,B错误;虽然题图表示电场强度是变量,但仍可用微元法,根据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Δx推出:可用E-x图象面积表示电势差,所以C正确;x1和x3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电势不相等,D错误.点评与建议以上两例分别考查学生应该有这样两种认识,纵坐标的变化量(Δφ)与横坐标的变化量(Δx)的比值是用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来表征的;纵坐标(E)对横坐标(x)的积累效果(U)是用图象中的一块面积来表征的;纵轴截距表示了横坐标(F)为零时纵坐标(a)的数值.这些例子在教科书没有原型,或者说,平时教学中也不一定会直接涉及到.但教学中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时,一定会讨论图线的倾斜程度跟加速度有什么关系,使学生认识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一定会讨论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跟位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图象面积的物理意义.从以上试题和平时教学实际来看,图象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它的应用应立足于创新,应从科学思维方法的高度去拓展其使用范围.

3、结论

相对于知识来说,方法是隐性的,它贯穿于每一个知识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用图形图象来表征物理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能力,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渗透到有关知识的教学中,不断地“渗透—积累—重复—内化—拓展”,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图形图象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学生会读图、能用图、善画图的能力,这是理解物理的必要途径.

作者:徐斌单位:常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