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运用策略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准愈来愈高,精神层面的建设已经被摆在突出位置。在小学生教育中,德育已经被排列在小学生思想教育的优先之列,德育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感恩教育。
一、打造家校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感恩的心
小学生成长的过程应当贯穿着感恩教育。家长和教师的言行对他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小学生的感恩教育,重要的是家长和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家长的生活格局、教师在学校的境况中的榜样作用,时时刻刻都会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因而,父母的感恩之心和教师的感恩情怀及言行,会得到儿童的爱戴和赏识。对小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理当被整个社会珍视,创造一个强烈的感恩教育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注重学生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在培养感恩意识的过程中,学生基于校园生活的权利和义务需要进一步确立,为学生感恩意识的强化和自身认知体系的建立提供帮助,学生可以顺畅地对己方的品德思维和小我意识实施发展,强化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量的技能,让学生的感激之情驻留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提升,许多家长都为子女提供了良好生活环境。但是许多学生反感家务劳动,对父母的辛劳工作无感谢之情。教师必须从学生之层面向其提供合适的剖析,并导引学生了解家务劳动和自己在家庭做家务的重要性。通过这种道德教育,推动了学生情感发展,提升其理解感恩的高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培育和鼓励,将课堂当作感恩教育的舞台。
三、建造德育生活课堂,培养学生感恩的心
构建德育平台,应融合生活的现实内容,才能收到感恩教育的效果。这一平台对小学生关联紧密的日常现实生活的道德内容进行了描述,学生的认知技能得到了有效激活,经过深入浅出的理论使学生对情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学生的主观思维得到较好的培育。在教学德育课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教材选择的多样化,除了统一使用的德育教材外,还应结合学校和地域实际,编写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让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容易,使教育效果的更好,感恩的意识得到显著改善。如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对生态环境予以关心,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从小就扎根于他们的心中。然而教材这方面只是从理论教育的角度着眼,对小学生的教育效果也很小。因而,教师应入手造就学生的感恩之情,并让学生通晓他们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体,他们必须做好水资源的守护。
四、重视课堂教育延伸,促进素质全面提升
在学生的生活中,从国家、社会、家长、老师、同学、朋友到各个行业的人和事都关系到学生,其间联系不断。当学生体会到父母、教师、朋友、医生、警察以及社会的其他方面的帮助和关爱时,他们自然会心存感激,并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示感激,让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回归。因此,德育教学中,感恩教育可以延伸到学生之生活中,使学生绝大多数的快乐和幸福来自感恩之中。学校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可以培养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来自对学校的责任,对教师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以及对同学的责任。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当他们以感恩的心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种责任感对学生的生活态度也极为重要。在感恩教育中,教师应对感恩的教育模式不断进行探索,不仅要从理论上让学生弄懂弄通,而且要使其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体现,让学生的感恩之心外化为行动,促使学生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总之,在小学德育中,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健康成长,然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继承者。
参考文献:
[1]王崔英姿.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7(20).
[2]李耀培.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探索[J].教师,2017(20).
作者:周春 单位:江苏启东市天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