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教育发展对策探析范文

高等教育发展对策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教育发展对策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发展对策探析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的设立,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带来了重要发展契机,但是也因河北省高等教育自身质量相对薄弱带来了较多劣势。本文在剖析河北省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高等教育联盟经验,提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策略,指出应从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官方机构、学分互认、精益财政支出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对策;分析

一、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分析

河北省高等教育体系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发展基础。同时,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教育发展基础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一)优势1.总体数量较多截至2017年底,根据教育部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进行统计,高校数量如下:北京市92所,天津市57所,河北省121所。从数量上看,河北省的高校数量基础良好,与京津两市相比,具有数量优势,能够为京津冀协同区域提供可供选择的高等教育资源。2.河北省本土生源质量较好河北省是高考大省,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和质量均较好。全国闻名的衡水一中就是河北省的一所重点高中,除此之外,河北省还有石家庄一中、石家庄二中、唐山一中等多所可以进入全国百所重点高中的优质高中,这些学校为河北省培养了大批优质高考生源。但是因为竞争过于激烈,河北省高考分数线也较高,这导致了大批优质高考生源只能留在河北省的高校继续求学。因此,河北省高校中排名靠前的几所学校,如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每年都可以招收到数量较多的高分学生,奠定了较好的生源基础。

(二)劣势1.师资力量薄弱河北省高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缺乏全国性名师,不能带领团队,建设阶梯形高质量师资团队。另一方面,相当部分的师资质量有待提高,学历和实践能力均凸显不足。整体而言,从学历、海外经历、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河北省的高校师资质量低于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师资质量。2.高质量教学和科研成果不足因为师资力量薄弱,进而影响了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河北省整体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数量并不少,但是能够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或者产生带头示范作用的教学成果并不多。3.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得益于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优势政策与资源,京津两市对河北省产生了较大的吸虹作用。河北省作为“京畿重地”,在政策上虽有突破和提升,但是与北京市和天津市相比,仍显力度不足,面对人才和生源之争,处于下风。

(三)机遇1.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发展契机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2017年2月,北京、天津、河北省三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召开了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针对教育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谋划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行动措施。2.雄安新区设立带来新机遇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设立河北设立雄安新区,基于国际化眼光,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化城市。迄今为止,央企、高校、研究院等纷纷在雄安新区设立分部,为雄安新区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雄安新区集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也将更好地辐射整个河北省,形成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群。

(四)挑战1.京津对唐山的吸虹作用大于辐射作用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北省各城市环绕北京市和天津市。从历史发展来看,虽然河北省可以享受来自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资源辐射,但是总体而言,河北省的优质资源更多地流向了京津两市,尤其是随着人才政策的日益灵活,人才等流动性资源加快了流入京津的速度。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较大的京津吸虹作用,这造成了多年来河北省高等教育质量一直差强人意。2.河北省GDP下滑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钢铁产业在财政收入中占比较高。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政策,河北省虽然大力推进绿色科技,但是技术效果仍需时间来验证,为此,河北省更多地采取了压缩产能的办法来实现节能减排。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钢铁产业的经济收入下滑,也进一步影响了河北省的财政收入。面临财政收入下滑,河北省分配给高等教育领域的总盘子也受到影响。

二、国内外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经验研究

观察国际社会和我国其他区域,可以获得较多有益经验,并从中探寻最适合基于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的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一)欧洲“博洛尼亚进程”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正式签署,内容包括:在欧洲29个国家的大学之间建立一个可选择、可对比的学位体系;建立欧洲各国之间的大学学分互认转换机制;建立能够合理促进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逐渐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这一合作体系,逐步由29个国家增至47个国家,发展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欧洲,学习体系也融入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发展成了一个广范围、厚基础、长时间的多国协同教育体系。

(二)中国长三角高等教育联动2003年10月23日,《江浙沪三省市教育合作协议》正式签订,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达成教育合作事宜,提出共享三省市的高等教育资源,建设跨省市科研合作团队、促进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办学等内容。2006年,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签署了《长三角地区高校交换生计划备忘录》,计划从2007年开始从各自在读的全日制本科生中,选拔推荐5到20名学生互访学习于各高校优势学科。2009年,签订了《“关于建立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协议书”》。2012年,《关于建立新一轮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议协商机制协议书》签订,安徽省加入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标志着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进入新阶段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长三角区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区域性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等具体指导意见。经过逐步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联动趋于完善,并成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区域高等教育联动模式。

三、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建议

基于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本部分提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把握雄安新区契机,建设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雄安新区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决定,也正在集聚国内优秀的教育资源,京津两市也正主动与雄安新区建立协同发展机制,这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同时,现代化交通工具与信息化手段,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基础设施环境。河北省应该积极把握这一重要契机,立足雄安新区,主动筹谋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议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设备、优质慕课等资源方面,基于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高效的资源共享分配体系。在师资队伍方面,应继续加大引进力度,设置多样灵活的柔性机制,注重科研和教学结果质量,减少对师资人才本身的诸多非必要性要求,允许师资人才选择更为灵活的工作方式,同时在各省人才大战中,给予真正具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在科学研究设备方面,可以考虑建设7×24小时的区域公共实验室平台,将优质的实验设备开放给京津冀各高校,在时间分配上可以在保障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室资源预约,解决缺乏高质量实验设备的学校资源不足问题。在共享优质慕课方面,可以京津冀三地协同遴选名师团队,录制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并在公共课程平台开放课程内容,推动优质课程内容均等化。对积极参与优质课程录制和公开的师资团队,可以考虑在相关荣誉方面给予表彰,并计入评职称环节。

(二)成立学术专委会,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建立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学术专委会,成立官方机构可以为后续真正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分享提供保障。在官方机构筹建过程中,要安排真正熟悉高等教育的专家加入,注重专家型官员的作用。应经由学术专委会协调安排,对京津冀三地的高校进行分专业、分课程的教育质量摸查,包括教材难易度、试卷考核内容分布、课堂教学内容。因涉及范围过广,难度较大,可以考虑遴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进行标准制定,围绕标准督查教学质量。对满足上述标准的课程,可以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学分互认工作,并逐渐由几门课程延伸为课程群,进而拓展为整个专业。基于学分互认,可以推动跨校选课。也可以考虑建设优质高校之间的联盟发展,进而逐渐形成课程协同建设的优秀生态环境。

(三)精益财政支出,提高投入收益效率因为大力推进钢铁产业节能减排,河北省GDP受到影响,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财政的投入效率。一方面,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动态监督机制,保障投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目标。可以依托借鉴现代化信息手段,更好地实现财政投入的精准监督。同时考虑,动态监督机制要实现完整的闭环监督,在事前、事中、事后多个环节中进行完整监督。另一方面,探寻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点、瓶颈点、优势点和劣势点,针对这些重要节点进行财政投入,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翠敏.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5.

[2]曹德明.博洛尼亚进程:欧洲国家重大的高等教育改革框架[J].德国研究,2008(3):66-71.

[3]曹雪宏.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7.

作者:杜宏巍 唐唯 侯强薇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