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赠地学院对国内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确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设置、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州经济的发展输送大量的技术人才是赠地学院的最大特点。这表现在各个赠地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出发点是其所在州的地理、经济条件的实际,落脚点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技术人才。而且,赠地学院开展实用性科学研究也是为了满足所在州的实际需要,及时有效去解决所在州各类企业面临的实际技术问题,进而为各州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应牢固树立学科专业建设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注重专业的实用性与应用性,促进高校服务社会这一职能的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应按照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发展,充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办出地方特色,合理设置专业方向,改革课程体系,扶植应用型专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赠地学院为了实现面向地方、适应实际需要、为地方建设服务的终极目标,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极力推广,并积极培养农工业建设人才。学院不但开设了相关的农工专业科目,还鼓励学生在放假期间从事相关的生产实习;在进行正规教育的同时,根据农民的需要举办一些非正规短训班、讲习班等。美国赠地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紧密联系当地的经济发展,及时培养工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充分有效的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实习课的教学时间太短,课程时间所占比例过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依然较为落后。因此,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扩大应用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增加小型化、研究性、专题性课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现代大学的服务职能就起源于依据1862年《莫里尔法案》在美国诞生的赠地学院,并于20世纪初在以“威斯康星思想”著称于世的威斯康星大学确立。赠地学院的发展历程表明,它更注重开展实用性科学研究,以解决工农业生产的技术难题。我国高等院校中,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环节相互脱离的现象相对比较明显。高校教师从事的科学研究很大一部分不能与社会发展的当前需要相互挂钩,也相应地缺少推广应用的价值,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社会职能的发挥。因此,高等院校应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亟需的、有重大经济效益的技术项目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加强与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积极向产业部门介绍推广科研成果的功能与价值,促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高校还应肩负起支撑地方经济建设的重担,进而服务地方,根据产业部门的要求对原有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或改造,及时为经济建设部门输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强化经费保障的政策
赠地学院之所以能够在19世纪中后期迅速发展壮大,并为美国农业实现机械化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与美国联邦政府最初的慷慨赠地和后来的多次拨款资助是密不可分的。回顾美国历史可以发现,美国联邦政府不但在赠地学院的创设初期增拨了大量土地作为发展基金,而且为了保证其健康的后续发展,在1890年颁布了《莫里尔法案》,规定对赠地学院提供年度拨款:“联邦政府无偿向各州赠拨一定数额的土地,各州须以此土地出售所得资金为资本,开办以讲授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知识为主的专门学院,以满足平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产业界培养实用技术人才,进而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拨款数额也得到明确的规定。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教育财政体制是以财政拨款为主、自筹经费为辅,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近年来教育财政支出在稳步上升,但是纵观全局,教育投入的力度依然不够,很多院校仍旧面临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追本溯源,国家作为教育的后盾,应提供充足的财力做保障,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来抓,这样才能确保院校的人均经费每年都稳步增长,促进高等院校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发展高等教育与推动地方经济双赢的目的。
作者:王娟娟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