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就业法律教育的不足与完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对开展就业法律教育重视不够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明确的政策和文件要求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只要求各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对于就业法律知识的教育没有明确规定。高校目前关注的还是怎么扩大毕业生的就业率,各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是围绕如何增加就业率展开的,就业法律教育明显被忽视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就业纠纷和法律争议大多也是在毕业离校以后,学校认为这时学生与学校已经没有法律上的任何关系,一般也不会再寻求学校的帮助,学校面临的压力显然较小,缺乏开展就业法律教育的动力。
(二)高校尚未建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法律教育的课程体系
法律知识是现代社会人必须掌握的几种基本知识之一,也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捍卫合法权利的重要武器。在当今社会,缺乏法律素质的大学生绝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对开展就业法律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除了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外就是开设一些选修类课程,前者只有51个课时,法律知识部分只有四分之一,教师还要利用这短短的课时讲授所有法律常识,连蜻蜓点水都难以做到;后者由于课程数量有限,选修的人数也不多,很难接触到更深入的法律知识。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知识根本无法应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法律问题,面对用人单位的各种违法行为,比如随意规定、延长试用期、随意要求加班却不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费、滥用劳务派遣等行为或者不知道对方违法,或者知道对方违法也不懂如何维权,只能逆来顺受,反而助长了用人单位肆意违法的嚣张气焰。
(三)缺乏一支专业化、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课程一般由具有管理学背景的教师来承担,他们对于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也很难给学生这方面的更多的教育。而学校里从事就业工作的主要是就业中心的老师和各系的辅导员,这些老师来自各个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即使有的因为多年从事就业工作了解有关法律也不够专业,对于毕业生特别需要的实务操作经验更是无从谈起。各高校也因为思想上不够重视致使这几年没有下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不少学生有困难疑问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状况。
(四)学生的守法、诚信、维权意识淡薄
当下不少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很重,在校学习期间认为必修课很重要,要努力学。专业课很关键,要认真学。对于非必修和非专业的课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少得多,完全是一副“六十分万岁、多一份浪费”得过且过的心态。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了他们对于就业法律知识的学习。在很多大学生眼里就业法律知识既不是必修课也不是专业课的内容,甚至在校期间也完全不知道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途,就业法律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直到大四需要求职时因为不懂或者未掌握正确的就业法律知识,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有的甚至遗憾终身。有些大学生一心为了找工作,面对“求职陷阱”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有的大学生完全没有基本的诚信意识,一而再再而三的毁约跳槽最后上了用人单位的黑名单;有的大学生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不惜以身试法,伪造证件证书被用人单位发现;还有的学生面对用人单位违约违法时不知所措毫无办法或者忍气吞声一走了之,凡此种种反映出我们的毕业生法律观念的淡薄、法律知识的缺乏、法律素质的低下。我们碰到这类案件时总是抱怨国家有关部门执法不严、立法缺失,但是有几个人会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是不是也出现了问题,作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我们的高校学子,居然对于就业法律常识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如何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工作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从培养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的角度考虑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视,通过制定政策、下发文件、具体指导等方式督促高校把这项工作放在与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可否认就业法律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应该从这几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违法、违约、被骗等具体案件中吸取教训,把开展就业法律教育放在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想法设法调动学校的一切力量,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入手对大学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法律教育,使大学毕业生能够知法、守法、培养诚信守约意识,成为一名合格懂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高校的就业工作才能说有始有终,体现了高校对国家、社会、大学生本人高度负责的精神。
(二)构建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应该本着循序渐进、逐层推进、实用有效的目标来进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和《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课程来进行入门的法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对相关的法律知识产生兴趣,意识到法律对他们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极其有用的,帮助学生树立守法守约的法律意识。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全员开设就业法律指导课程,通过讲授《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等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求职就业必备的法律常识,树立依法维权和小心防范的意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还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设专业选修课程,比如艺术设计、建筑专业可以开设《著作权法》课程、会计专业可以开设《会计法》、财经专业可以开设《金融法》等等。这样一来通过通识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实用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
(三)建立一支专业化、有实践经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工作要有效开展必须建立专业、有实践经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尽量挑选具有法律背景的人员充实高校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队伍,对于非法律专业的人员要进行培训和考核,促使他们对于我国的就业法律、政策了如指掌,把对就业法律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作为晋升、奖励的重要依据,保证毕业生的就业法律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快速正确的解决;二是充分利用高校法律专业的教师,通过相互帮助、自学为主的方式要求所有法律专业教师了解、掌握我国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在全校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就业法律知识的通识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与就业有关的法律知识;三是聘请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院的仲裁员、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律所从事劳动争议案件的律师和法院的法官定期、不定期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就业法务实践操作的培训和讲座,使教师和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实务人士的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提升就业法律教育的效果。
(四)利用第二课堂,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就业法律教育
高校除了开设就业法律教育的相关课程以外,还应该利用学生社团、学术活动、党团组织等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就业法律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掌握就业法律知识的重要性,自觉自主地开展学习。比如利用学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就业法律知识咨询活动,由咨询中心的老师和学生现场解答毕业生的问题,给出方案;比如开展模拟招聘活动,在招聘时将各种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囊括进去,让学生懂得不掌握就业法律知识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现实;再比如通过案件沙龙活动,把一些活生生的大学生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案件重新演绎,让在场的学生心灵受到真正的触动,不掌握就业法律知识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此外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海报、招贴画、校园广播、法制情景剧演出等形式提升学生对就业法律知识的重视程度,增强就业法律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高校就业法律指导,构筑就业法律服务体系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以大学生依法就业、保护权益、顺利就业为目标导向,准确定位,本着“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的原则,与正在改善的就业法律大环境协同作用,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作者:李晏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