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思考范文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思考

摘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从当前高校党支部建设中突出问题入手,结合工作实践研究,提出支部组织设置与指导思想要同步化,支部思想建设与理论学习要同心化,支部组织生活与考核激励要一致化,支部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要持久化等思路,抓好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校各基层党组织要贯彻落实报告中提出的“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精神,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管理体制改革、办学规模扩大、学科专业调整、人才结构多样等变化,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对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认识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设置存在形式化,结构不合理,支部作用发挥的基础没有形成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教学专业、机构设置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带来了党员教师数量不断攀升、系部科室调整频繁、招生专业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增幅明显等现象,对基层党支部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党组织快速适应能力不够,存在不根据或与教学、研究、专业、年级、班级等特点结合不紧密设置党支部,结构不够合理,支部功能延续性差。存在党的作用有效发挥平台建设不够,对于重大项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不能有效构建党组织平台,参与团队的党员创建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在管理与管理、管理与教学、教学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党员有机结合不够,优劣互补不够,支部建设找不到着力点,缺乏工作开展基础。存在对党支部设置长远目标规划不清,工作盲目现象。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抓思想建设不深入,职责不清晰,支部工作定位的认识没有形成

党支部建设中把思想建设简单的认为是政治理论的学习,对支部的主体指导思想建设与党员的个体思想政治建设的关系认识不清楚。对于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的关系认识的不清楚,党建工作与行政业务工作不能有效结合,普遍存在业务工作是主业、党建工作是副业,闲时抓一下、忙时放一下。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的职责认识不清楚,日常工作划分和责任不明确,成员找不准自己的定位。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全部为兼任,工作专一性和激情不高。党员权利与义务认识不清楚,发展党员考察培养环节弱化,思想教育缺乏,教工发展更看重业务能力,学生发展更看重学习成绩,部分党员理想信念模糊,政治观念淡薄,功利性意识突出,只追求权利,不履行义务。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清楚,没有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是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奠定工作基础的重要途径,而简单当作灌输式的学习,长期存在“重专业知识,轻政治理论”的现象。

(三)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活动单调单一,工作不创新,支部凝聚号召的力量没有形成

支部组织生活绝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宣读和政策传达,联系工作实际的不多,造成内容空洞,反反复复就成了枯燥无味常态,缺乏主动性性,失去积极性,原本应该活跃、踊跃的学习氛围在一片死寂中被渐渐消磨。特别是组织生活不能与青年党员时代特征相结合,导致青年党员对组织生活失去兴趣,不愿参加组织活动。在组织生活的创新方面更是少之又少,投入的精力、物力、财力都很难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支部组织生活在内容与形式上不够统一,内容只突出了原则性、政治性,而思想性和针对性凸显不够,缺乏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灵活多样的特点。

(四)高校基层党支部考核激励不疼不痒,机制不完善,支部制度的落实没有形成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党支部工作中特色的凝练、成效的取得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效的量化考核科学合理构建成为突出的难题。高校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方面也是缺乏详细规划和措施,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缺乏人、财、物的主导功能,缺乏完善的党建考核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党务工作者积极性,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可想而知。特别是作为兼职的支部书记同其他教师一样有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工作和压力,工作完全是靠主观能动性和奉献精神,缺乏持久支撑动力。作为一名党员,入党前表现积极与入党后表现淡漠的反差,是党员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的体现。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发展对象联系人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等需进一步与单位实际、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纸张和墙面上,需要驻扎在每名党员的心中。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思考

近年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工作中,笔者先后对支部建设理论研究、活动开展、能力提升、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学生党员责任制对党员作用发挥的实践研究》项目中,探讨“一对一,一对多”党员责任制模式,从党员责任分区的划分,党员责任区负责人的选择,党员责任制工作内容的选定,拓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新阵地等方面入手,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网状责任制度,将党员教育管理、党员作用发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融为一体。在《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项目中,探讨依托网络实现组织生活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有效方式,从利用网络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利用网络社交媒介搭建信息沟通桥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推动组织生活民主化,形成有效监督和检查等方面入手,推进高校学生支部组织生活创新,使党员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关注参与,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建设党员志愿服务阵地,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项目中,以学生党建工作为第一抓手,以培养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党员骨干队伍为目标,不断健全、规范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注重党员的教育培养环节。对内以党建带团建,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员带群众,将学生党建工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外依托专业特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

在《党员当先锋,志愿服务我先行》项目中,以地方重大活动为契机,成立临时党支部,扩大党组织在志愿服务项目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从发挥党组织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政治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党员志愿者形象建设、提升内在修养,增强党员奉献爱心的责任意识,凝练党员志愿者核心价值等方面入手,增强了党组织在党员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创造力,党员的先进作用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良好发挥。在《传承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项目中,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平台,设立了以“青年E思想”为名称的微信订阅号,开辟了思想聚焦、红色文化和往期回顾等栏目,充分运用红色文化,撰写网络文章,进行网络推送,对大学生进行党史党情教育,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党建进宿舍"之共产党员先锋宿舍创建活动》项目中,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宿舍为单位,通过张贴标示、达标评比、走访机制、激励机制等建设,发挥学生党员对普通学生的核心凝聚、思想疏导、言行规范、安全引领功能,积极培育、引导、提升校园正能量。通过系列研究与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总结了很多经验,对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

(一)支部组织设置与指导思想要同步化

高校基层党支部设置要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新常态下的教师以教学专业系部、课程教研室、重大课题项目组、实验室等组建方式,学生以年级、专业、寝室、协会、学生组织等较为独立的模式组建,借助互联网新媒体,辅助成立网络党支部,使党组织全面覆盖人群和领域。在支部建设过程中,要同步化支部指导思想,对支部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要有明确定位,构建长效指导思想,使党支部建设符合党的有关要求。一是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对基层支部经费给予保障。二是解决有地方开展工作的问题,对党员活动场所予以保障。三是解决基层支部领导班子问题,选好带头人,配好班子成员,提高驾驭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能力。四是解决基层支部党员教育问题,在提升思想政治觉悟、个人修养、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各角度进行指导与引导,突出问题导向,突显形式多样,体现结果的实效。五是解决基层支部党员日常管理问题,把党内政治纪律的执行、组织生活纪律的落实严在经常,把好党员入口关,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六是解决基层支部党员政治关心问题,健全和落实谈心谈话制度,让广大党员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七是解决基层支部党员主动性与积极性问题,突出党员主体地位与作用,加强民主建设,确保党员知情权、参与权落到实处。八是解决""组织形式问题,分散与集中灵活运用,确保组织"散"而作用不弱。九是解决临时重大项目或任务党组织保障问题,有效实施临时党支部组建,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一系列建设,最终形成党支部纵向到底,以党小组为纽带;横向到边,以党员为支点;指导思想不动摇,责任到人的组织管理网络格局。

(二)支部思想建设与理论学习要同心化

党的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一是解决好多元文化思潮对师生党员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冲击,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把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解决学习理念问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选择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应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三是解决好学习制度问题,将党员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固定学习主线,固定学习时间,固定学习时限。通过思想建设与理论学习的融合,增加党的知识,增强党性修养,坚定党的信念,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严遵纪律和规矩,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支部政治生态。

(三)支部组织生活与考核激励要一致化

根据基层单位特点设计组织生活内容与方式,将考核激励机制合理植入,是确保支部生机与活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解决组织生活方式创新来源问题,要不断总结工作实践经验,经常性的调研,把组织生活与师生需要,组织生活与目标实效,以及组织生活服务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二是要解决组织生活内容与单位中心工作融合问题,要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学科特色谋划支部组织生活内容,推动发展是主线,组织保障是重点,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解决组织生活载体问题,结合新时期多媒体网络特点,在集中组织、分散独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微博等网络载体,构建网络支部服务平台,实现支部活动多样化。四是解决组织生活服务问题,以上率下,以优秀党员带党员,以党员带积极分子,营造和谐组织生活氛围。五是解决组织生活持久性问题,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倒逼支部组织生活活力,与工作述职、评先评优等机制有机。

(四)支部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要持久化

依据支部工作的职责要求,建立健全支部各种工作制度。一是解决各项制度的落实效果,做到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相互促进,实现党员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推进党务公开,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民主议事、决策、征求意见办法,加强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实行支部书记考评制度等。二是解决制度的单一性,有效形成上、下级制度的组合拳,运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制度运行的有效机制。三是解决协调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辅相成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摸索,把好的长效做法逐渐形成制度,避免一年下来,开展哪些算哪些、开展到哪儿算到哪儿的现象。四是解决良好工作作风持久性问题,始终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问题摆在首位,始终警惕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把工作作风与支部制度有效结合,也是确保支部各项制度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下,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全面从严治党,提高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支部要与时俱进,面对基层党建工作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变化,通过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工作方法、工作形式、活动载体等方面的创新,提升自身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周雷雷.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机关党支部工作问题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04):103-104.

[2]沈涛,范德龙.学习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6):92-94.

作者:王强庆;马红翠;张成虎;王辉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