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技校实习期德育教育的思考范文

技校实习期德育教育的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技校实习期德育教育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技校实习期德育教育的思考

一、工资报酬意识太强

在顶岗实习期,学生之间会相互比较报酬、福利待遇等,受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少部分报酬较低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学本领”与“赚工资”的关系,从而产生心理偏差,甚至主动终止实习,选择在家待岗。

(一)心理变化较大

踏出校门,走上实习岗位,部分学生因环境和身份的变化产生心理不适应。如不适应企业纪律的约束、不适应高强度的劳动、不适应岗位要求、不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部分学生因此产生了焦虑、自卑、抵触等不良心理。

(二)团队协作精神欠缺

部分实习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实习期间对企业的各种活动缺乏积极性,重个人发展轻团队合作,对工作范围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不能与同事和睦相处,遇事总爱斤斤计较,这与以集体利益为取向的价值观念难免发生冲突。

二、技工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期存在问题的德育因素分析

顶岗实习期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学校德育教育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一)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与实际脱节

学校德育目标偏高,内容空洞。如将德育教育等同为“理想化”教育,灌输远大理想、高尚情操等,与学生思想实际相差太远。德育教材陈旧,缺少变化。当前的德育教材版本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德育教师受教材所限,可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照本宣科者较多。德育形式单一,手段落后。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生涩的哲学理论以及枯燥的政治语言让学生对德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在顶岗实习后发现德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严重,随即对德育课程、德育教师产生不信任。

(二)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连续冲击

不可否认,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比如是非善恶界限的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贪污受贿等,对学生影响较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将直面这些不良道德现象和违法违纪行为,原本家庭、学校的相对隔离作用和保护作用不复存在,这在无形中会造成一些实习生内心道德信念的动摇,对不良道德现象出现从反感到漠视到认同甚至效仿的心理变化,这极大地影响了实习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德育教育不连贯和德育力量的削弱

目前,各教学系均配置了实习指导老师,承担着联系实习单位、管理实习学生、反馈实习信息等职责。相应地,学生管理部门、各教学系、班主任对实习生的管控力度在逐步减弱。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由于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带队老师人数较少,他们在紧张繁杂的工作之余对众多陌生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导致德育教育出现停顿,甚至停止。

三、顶岗实习期德育教育的重构策略

基于以上对技工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期存在问题的德育因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顶岗实习期学生德育教育的重构策略:

(一)注重新生始业教育,逐步提升职业意识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也就是说德育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同理,顶岗实习期德育作为德育的一个特殊阶段,并不是孤立的,也并非始于实习期。因此,学校应在新生入学之际就开始抓始业教育,并在每一学期穿插各类教学实训,这样一方面可以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德育课程除讲授思想、政治、经济、法律等常规内容外,还要辅以就业形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以此来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提高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二)完善实习指导体系,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顶岗实习期间的德育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老师,还需要实习单位、学生家庭的有力配合,“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方能提高教育效果。毫无疑问,实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定岗实习期间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顶岗实习期间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学系、班主任、家长、实习单位都应积极参与(见图1),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教育效果,甚至使德育教育出现偏差。例如,实习单位应从严管理,要求实习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师傅,团结同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帮助实习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习生家长应教育孩子做好吃苦的准备,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向校方反馈,帮助他们完成从学习到工作的思想转换。

(三)全面了解学生状况,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教育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实习指导老师应“吃透”实习生,对实习生的在校表现、思想、学习态度、家庭情况等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实习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一个职场新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因材施教。学校可根据历年来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组织力量编写顶岗实习期德育教育校本教材,以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四)掌握学生心理历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干预

顶岗实习的学生一般都会经历心理适应的三个阶段:兴奋期、不适应期(调适期)和融入期。在兴奋期,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避免其盲目乐观,使其理性地对待顶岗实习。在不适应期,学校应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倾述,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和烦躁感,避免问题积累蔓延。同时,开设针对实习生的系统的心理辅导课程,通过外聘专家、本校心理咨询老师的提前心理干预,让学生明白实习其实是弥补自身综合素质“短板”的良好机会,使心理脆弱的实习生逐渐坚强起来。在融入期,学校可通过走访、慰问等形式,开导实习生正确对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勉励他们牢记目的,摆正心态,用优异的表现证明自己。

作者:叶俊单位:浙江公路技师学院路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