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形势下高校生德育教育途径范文

新形势下高校生德育教育途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形势下高校生德育教育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形势下高校生德育教育途径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德育承担着培养青少年人格的历史重任,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关系是到党和国家前途的命运的大事。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七章中指出: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任务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好人、做能人,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关心人的成长,德育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加强师德建设是搞好德育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与传播者,教师的道德水平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道德教育要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一丝不苟地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以人为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二)教师要不断学习,要勤于学习。首先要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要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要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学习最新科技,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三)教师要以课堂教育作为主渠道,在突出思想教育课的同时,要在文化专业课中寓思想教育于学科课堂中,寻求德育教育结合点和切入点。

(四)高校要制定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要强化师资管理工作的政策导向,对师德建设上的不良现象,要敢于严格要求,进行批评教育。

二、德育教育要加大实践环节

社会实践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当代青年要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就必须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强化集体主义观念、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采取“灌输式”教育,容易造成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缺乏了解,以理想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用书本知识衡量复杂的现实社会,一旦真正走进现实社会,就会有很多不适应,容易产生迷茫,产生严重后果。倡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意义很大,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火热的社会生活,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亲眼目睹社会发展,亲自感受改革成果,纠正自身缺点,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会到自己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感受到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看到自身知识与素质的不足和缺陷,体会到自己的渺小,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奋斗,了解到中国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这将有助于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进行重新考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促使大学生从“唯我独尊”的落后观念回到现实,在实践中找到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

(三)由于大学生一直生活在学校环境中,他们对物质财富在生活中的价值认识还很肤浅,出现了一些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错误思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以普通群众身份,直接参加社会财富的创造,通过亲身体验,逐渐改变了不尊重劳动成果、不热爱劳动的思想,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与收获。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德育教育倡导大学生通过参加一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基本道理是有意义的。

三、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德育教育的对象是人,要贴近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关注大学生的热点,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高校的德育教育应该认真分析务类热点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合力育人。指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中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集体利益与个人回报、理想与现实、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情绪舒畅地学习与生活。高校要充分运用国家政策,调动社会、集体、家庭、个人等各方面力量,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保持健康心态,正确认识出现的问题。利用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人生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尊重个性,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在克服困难中磨练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高校道德实践化的几种做法包括鼓励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帮助老师参与学校与学生管理工作,参与学校各项事务,参与当地国情社情考察,承担社会义务,锻炼学生组织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高校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和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三)依法治校,彰显“人性化”、“法制化”。学生管理是体现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不断加快,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加,依法治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所以,德育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权利,必须用“人性化”、“法制化”的标准审视我们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适应时代要求。

四、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所认同的的校园精神、校园环境和师生员工文化活动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在优化育人环境,发挥文化设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师生文化活动为基础,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校园德育教育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加深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共同努力奋斗。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在校园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主流氛围。三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为载体,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中,寓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创造性于一体,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四是把自身特色的优良传统和治学风格和发展方向作为校训,使之成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奋发向上、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五是德育教育应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