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构建剖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必须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把德育首位和“教学为主”相统一,使德育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管理规范化。
关键词:学校德育新格局德育首位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纲要》提出:“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科学地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级各类学校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落实《纲要》精神,充分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探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的新结构和体系,构建以德育为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创德育的新局面。
一、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必须针对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彻底转变观念,从思想到实践处理好“德育首位”与“教学为主”的关系,解决好落实问题。
1.找准问题,转变观念。
当前中小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德育不到位。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为什么会这样?突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上到下对思想教育冷一阵,热一阵,处于软弱无力状态。存在着避免思想政治工作冲击经济工作,冲击业务工作,冲击教学工作的错误认识。基本上放弃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的使命。二是“应试教育”模式和“唯分是取”的做法。导致中小学全力以赴抓智育。学生拼死拼活争分数,迫使德育“让位”。学校领导的精力一半抓升学。一半抓经费;必要的思想教育活动时间“让位”给上文化课和做作业;政治课教学只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联系;发展团员、队员,评选先进只看分数,不看思想和行动。思想教育工作的这种软弱状态导致了严重后果。有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严重扭曲,不思进取,丧失理想和追求;有的学生淡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多元价值取向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没有什么鉴别、选择和抵挡能力,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俘虏;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态度,身处人生华茂时期,却采取“混”日子的态度打发时光狂热地追求低级下流的情趣,沉溺于黄色网吧,有的甚至成了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的信徒。
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引起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忧虑,更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有关中小学德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决策已经出台,但是,要贯彻这些决策。必须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观念的转变,关键在于各级党政机关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长与党组织负责人的思想观念转变。第一,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看作是同社会主义祖国的兴衰存亡直接相关的大事,义务反顾地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使我们国家在新世纪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在学校的德智体诸育中,德育是核心和灵魂,坚决地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许多学者提出。新世纪学术和专业方面的实力非常重要。但事业心和创造能力更重要。没有后者。学术和专业上的实力将变得毫无意义。
2.把“德育首位‘教学为主”统一起来。
“德育首位”与“教学为主”本质是统一的。在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即认为教学=智育,这是不对的。毫无疑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但是,教学活动决不仅仅如此,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政治的、道德的知识,传授体育的、卫生的、美术的、生产劳动的知识;还要培养和激发政治的、道德的情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实践;还要发展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评价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生产劳动技能。教学是进行德、智、体、美、劳诸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把教学活动说成是任何一育都是不正确的。
学校领导不仅要将德育作为首项任务予以重视,把思想品德确定为评价学生发展的首项目标,更要在学校活动中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首项任务。这样就把“德育为首”和“教学为主”统一起来了。
二、德育工作要科学化
对中小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中小学培养教育的重要方面,有其固有的规律。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不能走上科学化的轨道,主要原因不外以下几方面:
第一,把中小学德育简单当作政治工作的工具,不去探索其规律性。社会上有什么政治形势,学校里也依葫芦画瓢,到底有什么效果。人们不去研究。
第二,相当多的德育工作者水平低,缺乏应有的素养,从认识上到做法上存在许多非科学的东西:(1)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客体。简单地“灌”,硬性地管,我说你听,我管你从;(2)以管代教,以罚代导。(3)德育教育形式单调,德育技能低劣。(4)把德育简单地当作形式和过场,学生缺乏自我感悟、情境教育和道德体验。
第三,投入不足,不论是德育工作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还是德育工作者进行德育研究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第四,在德育科学化进程中存在着几大误区:(1)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错位;(2)把德育过程看成是单纯外练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过程分离;(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德育科学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
德育工作科学化,要有一系列建设工作,针对目前德育科学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包括德育的独立实体观和德育全面功能观。
第二,制定科学的德育目标。划分教育层次要切合时代要求和中小学生思想、心理实际。
第三。研究中小学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寻找德育要求与学生道德需要之问的交汇点。
第四,探索中小学品德内在过程的规律,完成品德内在机制。
第五。增强科学德育意识,开展德育改革试验,使德育内容趋于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增强德育实效。
三、德育工作要系统化
把中小学德育工作当作系统工程来抓,就是要突出德育工作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不仅德育整体内容要形成科学体系,各部分内容也应在各学段、各年级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设计德育方案。
要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各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逐步提高;各教育阶段的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读物教学和管理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评定标准及方式等都要据此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
四、德育工作管理要规范化
目前导致德育工作软弱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学校对德育工作无明确责任分工,德育机构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仅仅是形式上的落实,商无实际检查考评。这样的管理状况,怎能搞好工作呢?因此,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必须在管理方面做到规范化。
德育工作管理规范化,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对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支部总支)的统一部署下,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健全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指挥扬通,管理有效,投资尽可能得到保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检查制度和考评制度。“要把德育贯彻在教育的过程,落实在学校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