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流行文化元素范文

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流行文化元素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流行文化元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流行文化元素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流行文化

论文摘要:主体性人格是当代社会的人格类型,流行文化是青少年主体性人格形成的文化背景。流行文化淡化了正统文化的权威性,强化了青少年的自我实现、自我认同及个人本位愿望,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指引与暗示作用。

文化与人格有着必然的联系。以一定文化背景活动的人类的行为方式与他的文化背景相吻合,受这种文化的长期影响,这种文化就固化到个体自身,形成符合自己文化特点的人格特征。不同的文化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格特点,主体性人格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人格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少年流行文化则强化着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一、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界定

主体性人格是指“人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品质,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从人格角度而言,主体性是人的素质与品质的总和,包括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品格;从个体角度看,个体主体性包含着社会思想道德规范个体化和品德实践自觉能动性两个方面。”[1](P2)主体性人格的显著特征是个体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它是现代社会的人格模式。马克思指出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表现的自由、自觉的能动性、自为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质。马克思说人不同于活动对象在于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2](P167)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人能进行“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2](P96)。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能够思维,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认识和改造大自然。郭文安教授在《国民素质建构与基础教育改革》一书中也指出“现代人与传统人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现代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创造精神的发展。现代人不再迷信某些传统权威和家长意志,而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主人,从而摆脱权威人格和奴隶依附心态,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人生道路。

主体性人格的核心在于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使人成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导,认识到自我的价值,用自我内在的尺度(而不是外在尺度)引导自我发展。”[3](P134)流行文化是青少年主体性人格形成的重要文化背景。青少年喜爱流行文化不单纯喜爱它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流行文化是“‘赋义’和‘表达’的过程,带有对抗权威的色彩”[4]。通过对流行文化的追逐,青少年不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给自己重新定位并对自己进行“‘主体性建构’”[5],逐步确立体现时代特征和他们自身特点的主体性人格。

二、流行文化与青少年自我认同中的主体性特点

自我认同也称自我同一性,由埃里克森提出,其基本含义是:独立的个体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是对自我身份的确定、自我存在价值和自我生存意义的发现、理解和肯定。“自我认同的核心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观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认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理活动,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由此还展开出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等表征自我意识的侧面。”[6](P106)自我认同的个体以主动性、能动性去观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人生价值,表现出了新的人格——主体性人格的自主性、自为性和独立性特质。

我国传统社会文化上社会伦理道德嵌入。道德规范是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标准及参照物,个体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有严格规定,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依附型”人格——个体没有“小我”概念,只有“大我”对家族和君主皇权的绝对服从。传统文化模式下的个体自我认同感不强。中国社会主流政治文化一直占据着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规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政治文化一向提倡的是个人对组织和集体的绝对服从。个体的自我认同方式是对集体做出贡献基础上的精神满足,人生的价值实现是为集体谋福利。可见,传统文化、政治文化下的个体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淡薄,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传统文化、政治文化地位逐渐弱化,流行文化迅速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流行文化前卫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与传统文化和政治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反传统、反常规是其主要特点。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个体在坚持道德原则的前提下侧重于“主体性”的追求和人格提升。

流行文化不仅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眼球,而且对青少年自我认同、青少年主体性人格起到了暗示作用。青少年偶像崇拜就是流行文化对青少年自我认同和主体性人格暗示的回应。青少年所狂热迷恋和追求的偶像——影视巨星是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流行文化的商业性本质使得它在表现手法上讲究公众效应,经过包装的“帅哥、靓妹”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王杰的沧桑、张惠妹的热辣、郭富城等的俊朗,“酷”味十足、“靓”味十足,其外型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我行我素、反叛、独立、有个性”[7]符合青少年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成为他们争相模仿的对象。事实上,偶像是青少年自身的衍化物,对偶像言行举止的模仿是青少年内心情感世界的外化,在潜意识中,青少年通过偶像找出自己与他们的契合点,折射出自己的意愿,是认同自我的过程。

偶像崇拜更多映射出的是青少年的心理:他们希望摆脱家长和学校的束缚,获得充分的独立和自由。所以在偶像的选择上他们与家长肯定的“老黄牛”形象背道而驰,挑选的是活力四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影视巨星,青少年通过对偶像的追逐,培养的是主体意识、自主意识、独立意识、能动意识和创造意识。他们能够把偶像“内化”为动力,在实际生活中以积极的态度肯定自我、尊重自我、激励自我充满信心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在此过程中不但实现了对自我的认同,而且不断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主体性人格。“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的:‘积极的自我观念为我们正确对待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它是形成伟大的人格力量的基础’。它要求青少年成为‘自己的主人’,能独立自主地认识处理事情,具有较强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才能,‘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计这些关系,去选择个人成长的目标,独立地自由地塑造自己的人格’。能通过积极的主体的活动,把各种影响‘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意识,并通过细致的鉴别吸收,最大限度利用自己所接受的东西,开发自我能力与潜能,展示自我优点,用大无谓的创造精神去塑造新的自我,开创新的生活。”[8]

诚然,青少年已经有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他们的自我认同可能会出现偏差,走向极端,因此,在他们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教育者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手段,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同观。

三、流行文化与青少年自我实现愿望的强化

“自我实现指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身个性、发展自身能力、不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过程。”[9]。自我实现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即自我完善这一人性的需要。

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教育下的个体追求的是“学而优则仕”,它的有效途径是“中举”,“中举”不仅意味着一定程度上个体需要能够得以实现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自己在群体中的等级地位得到他人认同,个体实现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自我发展与完善,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计划经济时代,政治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我为人人”、“只讲奉献不讲索取”是当时的指导思想,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为集体创造价值时得到充分发挥,集体利益的实现就是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是个体的自我实现。可见,传统文化、政治文化淡化了个体需要,抹杀了个性、个人理想,个体自我实现弱化。

流行文化与青少年自我实现愿望的强化。流行文化是时展的趋势所向,是青少年文化的主流。与传统文化、政治文化不同的是它推崇青少年“我之为我”的特殊性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激发了青少年自身潜能的发挥与个性的发展。在流行文化影响下,青少年自我意识不断得到强化,自我实现愿望强烈,这对于他们主体性人格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流行文化强化了青少年自我实现愿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发展个性。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群体带有明显的叛逆情绪,“个性的反叛是现代文化精神的典型标志,反叛权威、虚无传统、张扬个性、呼唤民主、探索生命、渴求进步等,汇成了这时期青少年文化的主潮”,受流行文化的感染,青少年无论从言语、举止或是服饰等方面都做到了突出自我、张扬个性,另类的衣着和怪异的举止引起了他人的注意,体现了青少年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能体现了青少年自我实现的愿望。马斯洛曾经说过:“自我实现者的动机就是发展个性、表现个性,走向成熟、发展,一句话就是‘自我实现’”。

2.追求成功追求成功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是青少年肯定自我、认可自我的有效途径。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群体有着强烈的自主要求、成才意识,流行文化中不乏有被经销商包装过的明星和超级明星、白领以及企业家,例如明星刘德华、蔡依林、周杰伦;实业家比尔·盖茨等,他们以成功者的姿态展现给青少年,激发青少年的成功欲。因此,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发挥潜能、完善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一步步实现目标。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是对外部生活压力的胜利,另一方面是心理的满足和对内在自我的激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流行文化也是青少年在社会化成长过程中体验平等参与、自由表达意志和实现自身价值、理想的载体,这种经历经过沉淀、凝聚之后就会固化到他们自身,成为他们的人格构成部分,并不断地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显现出来,形成新的人格类型—-主体性人格。

四、流行文化与青少年个人本位追求

个人本位指个体对自身利益的实现拥有独立、自由的支配权,突出个体意志和行为的自由性、自主性,自身利益的实现高于一切。个人本位是与我们所说的损人利己,不顾大局的利己主义有根本区别。

个人本位的核心是自由和独立。自由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自由的个体谈不上有个性,更谈不上人格尊严。青少年主体性人格就是承认个体是独立的、自主的、自由的、自为的。因此,个人本位是主体性人格的又一体现。个人本位与市场经济条件催生的流行文化有密切联系。我国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格表现也不同。

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决定了当时中国人的社会依存关系是以家庭血缘建立起来的复杂关系网,加之文化上以伦理道德教化为主,因此,个体的角色是被固定的,不能有任何逾越。这种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就是费孝通先生指出的“差序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个体家国本位意识,即,个体不仅对自我小家庭、家族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主要的是对君主大家长负责,它的后果是漠视个体利益,扼杀个性发展,“它所谓的自我人格的完成,其实质恰恰是抑制和牺牲人的个体需要和个性的发展以达到维护群体中的即成秩序的自觉。舍生取义的自我奉献则被视为道德的最高境界。总之,人是为家庭、为他人、为社会而存在,而非为自己而存在。”

计划经济体制和“一大二公”的公社制度提倡的仍然是个体向集体靠拢,个体仍免不了对集体有一定的依附关系:个体为集体服务,依赖集体发展而发展,言行严格按照规定做到统

一、一致。在这种体制和制度下,个体才能的发挥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集体创造效益,因此,个体以集体的人格化自居,表现出的是集体本位意识。计划经济时代与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时代相去甚远,人们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生存,没有了传统文化对人思想的羁绊但却迎来了政治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受政治文化左右,个体人格完成的标志是实现集体大家庭利益,与我们所提倡的主体性人格还有一定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上的繁荣必然在文化中得到反映,与之相适应的必然是一种能够反映自由、独立、平等观念的文化新形式,流行文化应运而生。

流行文化不仅是经济体制在文化领域内的反映,也是现代人生活需要的反映。改革开放前的大多数中国人受传统文化、政治文化教化显著,几乎没有“私”的概念,“私欲”被看作是万恶之源,遭人唾弃。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公平竞争、民主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个体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个体越来越强烈地要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和满足,“我为人人”的同时也必须“人人为我”。费尔巴哈说道:“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但丁宣称:“并非家族使人高贵,而是个人使家族高贵”“人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目的而生存”。流行文化以推崇“自我”为中心,表达自我、满足自我为表现形式,鼓励个体创造才能的发挥,承认个体的尊严,倡导精神自由和自身的发展,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世人尤其青少年的青睐。如今的青少年关注更多的是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他们有实用化、功利化的价值倾向,传统文化所宣扬的“修身养性”和政治文化所宣扬的“我为人人”的信条已不是他们的座右铭,流行文化所肯定的人的主体性,肯定个体存在的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则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他们认同“合理的利己原则”,即: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家国本位、集体本位让位于个人本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流行文化对青少年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是对他们主体性人格发展方向的指引。

青少年喜爱流行文化,因为它不仅仅是社会文化的表征,也是青少年社会心理、价值观、人生观的反映。青少年希望自己能独立、自强、突破父辈的生活方式,崇尚“‘简约主义’和‘实用主义’,脑子里绝少条条框框和永世不变的原则。”一切活动都以满足自身发展为主,流行文化为他们的这些愿望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由,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实践。

当然,我们所讲的个人本位不是要否定群体本位,个体利益的实现还是以群体利益的实现为基础的,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群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维护群体利益是首要的。

流行文化是风行于青少年群体的重要文化,成为对青少年群体产生重大影响的亚文化意识形态之一,它消解了传统文化、政治文化的权威性,无论其内容、形式还是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突出自我、张扬个性的心理需要,有助于他们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及个人本位意识的增强,并成为他们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途径之一,逐步形成具有独立意识与行为的人格——主体性人格。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社会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是必须的外部力量,使其价值选择能够在坚持主流文化与主导价值观的前提下有鉴别地吸收流行文化的合理元素,充实自我、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程建平,谢廷平,等.主体性人格培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郭文安,陈东升.国民素质建构与基础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尚小兰.浅谈青少年流行文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

[5]卞凤燕.解构“青年时尚”青年探索[J].2004,(3).

[6]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7]高亚萍.“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年流行文化中国青年研究[J].2003.

[8]邹平.偶像崇拜与青少年独立性培养[J].2007,(9).

[9]马捷莎.论人的自我实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