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英语在线阅读混合式教学实践思考范文

大学英语在线阅读混合式教学实践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英语在线阅读混合式教学实践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英语在线阅读混合式教学实践思考

摘要:“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已成必然趋势。利用移动阅读的优势,依托在线阅读平台构建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兴趣引领,任务驱动,以读促学,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实践证明,该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提高教学管理效果。

关键词:在线平台;英语阅读;混合式教学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学校教学环境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使之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促进教学研究与实践向深层次推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目标和趋势,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出困境、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阅读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习得具有重要作用,而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课堂教学多局限于有限的短篇文章,篇章的取材往往是单一的题材和有限的体裁,教学内容拘泥于语言层面的理解,教学方式也多为“直接讲授式”。具体表现在教学篇章的数量少,语言输入不足;阅读内容缺乏趣味性,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手段单一,重语言形式,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指导,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良性竞争机制,难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由于课时少,阅读量小,加上课后不能进行持续有效地阅读,所以导致阅读输入不足,读写译能力也难以提高,从而影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教育部对本科教育提出新的发展战略,要从现实课堂的问题出发,构建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行动模式,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依托在线阅读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结合,构建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在线平台作为教学的媒介,成为连接课上集体讲解与课外自主学习、课上展示与课外探究的桥梁,课堂的时间得到解放,更多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得以开展,教师的辅助与影响也得以超越课堂的限制而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打破了原本封闭的教学环境,更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完善。另一方面,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成为“互联网+”时代最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有不同的界定。Singh和Reed提出,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内,用适当的学习技术向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并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协调,以取得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学习方式。[1]国内最早系统阐述该理论的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国外学者更关注理论体系构建。如Garrison和Vaughan在其合著中阐明了高等教育中混合式学习的分析框架、原则和操作指南,MichaelPower首创了“混合在线学习设计”理论[3]。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涵盖各领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进行了诸多尝试,大致分为四个方面:(1)对混合式教学理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如胡芳毅、王宏军将生态语言学的理念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索[4]。(2)基于各类数字化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如索格飞、迟若冰将国际慕课平台上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验[5]。(3)混合式教学在各类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如陈剑波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法的商务英语翻转课堂实践[6]。(4)对混合式教学的评价模式研究,如刘凤、何芳对混合式教学评价模式的探讨[7]。梳理文献可见,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虽多,基于在线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也不少,但依托在线阅读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却几乎没有,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现有的在线阅读平台虽层出不穷,但是具备教学功能的阅读平台却凤毛麟角。

二、实验教学

1.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实验研究的对象为笔者于2019年春季学期任教的2018级非英语专业四个平行班的259名学生,时长为一个学期,研究过程分为前测、对比教学课和后测三步。通过前测和后测收集学生的成绩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前测通过阅读测试判断研究对象的英语阅读水平。随机抽取四个班中的两个班合为一组,分成两组。两组的前测成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两组的平均分分别为70.07和69.38,双侧t检验Sig=0.766>0.05,表明两组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无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进行实验。随机将一组设为控制组,另一组设为实验组。在整个学期16周的对比教学课中,控制组沿用原教学方法,每周两节精读课,课外布置常规阅读作业,实验组则采用基于在线阅读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具体做法是在学期初,在在线阅读平台给学生选择2本英文原著为必读书,并设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下载在线阅读APP并加入班级,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阅读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任务,包括:(1)讨论,针对每本书的内容发起主题帖,吸引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同时积极参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发起的主题讨论;(2)朗读,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段落朗读,并上传对应的文字和语音;(3)摘抄,选择书中的内容摘录并发表相关评论;(4)报告,读完一本书后撰写一篇英文读书报告,在总结本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反思性的感想或见解。在开学第一课时,教师进行导读,并告知学生阅读任务要求和平时成绩考核相关规定。学生随即利用课余时间开始线上自主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参与线上互动和评论等。期间老师进行在线辅导,随时跟进学生的阅读情况,针对每周的阅读内容发起讨论、发帖回帖、答疑解惑、检查评读、打分、设置置顶和精华帖等,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并给予针对性、个性化指导。同时,教师在线下课堂适时开展导读和促读活动,对阅读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学情通报和阶段性总结。学期末,在线平台系统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帖子热度、各项任务完成的准确率等分别计算细分和总分,教师导出学生的学习统计数据,审核评定各项任务成绩和总评成绩。

2.实验结果分析

一个学期的对比教学课程结束时,两组所有学生均参加了后测。对后测成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双侧t检验Sig=0.001<0.05,表明两组的后测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后测成绩的均值差值为6.855,说明实验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同时,对两组的前测和后测成绩分别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控制组的成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Sig=0.225>0.05,表明两个成对变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实验组的成对样本检验中,双侧t检验Sig=0.000<0.05,表明实验组的前测和后测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控制组均值差为1.246,实验组均差为8.791,可见实验组的成绩有明显提升,说明该教学模式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学反馈

为了更好地验证教学效果,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学期结束时笔者在实验组的两个班进行了“关于阅读自主学习的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27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表示认可和支持,同意“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的占比超过85%;同意“很有成就感”“词汇量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等选项的为75%左右;70%左右的学生认为“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提高”“收获很大”;同意“写作能力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的比例为65%左右。另外,不少学生在该问卷的填空题中列举了使用在线阅读平台的诸多好处,如方便快捷、灵活自由、帮助练口语、能学到地道的英语、可以提高沟通能力、能够拓展知识面、了解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此外,笔者在实验组两个班中随机抽取了8名学生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学生非常赞同这种教学模式。有的学生感慨,读了有生以来第一本英文原著;有的学生觉得通过在线讨论学到很多,同学看问题的角度新颖,让人灵光乍现,“发现大神就在身边,学习更有动力了”;有的学生则直言不讳,认为可以督促学习,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学生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肯定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三、阅读教学改革实践

学习类APP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其在学习环境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既能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学习效率[8]。事实上,在笔者进行实证教学的同时,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部已开展基于在线阅读平台的教学改革,并在2018级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试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案,目前2019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正在继续推行。笔者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参与人之一,全程参与了项目设计和执行过程,在一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教学管理原则,即“三二一”原则,这里“三”指“三方联动”,“二”指“两路并进”,“一”指“一个导向”。实践证明,这套原则不仅行之有效,而且可操作性强。

1.三方联动,构建平衡

三方联动,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在线阅读平台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阅读并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学生、老师和平台三方密切合作,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学习共同体。老师在阅读平台给学生设置阅读任务,对每一项任务,老师都可以利用各项功能键进行在线指导。学生在平台的学习过程即时生成在线数据,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且给出各阶段的学习成绩和最终学习成绩,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因此,在整个阅读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老师和平台三方密切配合,联合行动,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2.两路并进,任务驱动

两路并进,指老师通过线下引导和线上辅导,帮助并督促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线下引导,任课老师一般各有所长,各显其能。一般在学期初任课老师会对本学期的必读书进行导读,而促读的方式则多种多样,比如精彩经典片段赏析、语言、文化内涵的解读、专题讨论、学生个人或小组分享等。线上辅导,则需要任课老师勤检查、勤反馈、勤督促。阅读任务的设计,目的是以任务为驱动,通过精读精练,活学活用,以读促学,以读促思,以读促写,使阅读在开放性互动中得以延伸拓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的在线辅导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以问题为切入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比如发现学生的读书报告中有抄袭嫌疑,就要通过系统查重或手动检测确认,及时通知学生。二是以沟通交流为突破点,通过发帖回帖讨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讨论法有利于文化图式的激活,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文章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辩论与思考,从而激活其相关文化图式,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9]。阅读任务中的讨论区,是老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最频繁最直接的任务区,也是学生最关注的任务区,好好利用讨论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说线下引导需要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考验老师的匠心,那么线上辅导,则更多的是考验老师的耐心和责任心。因为在线指导不同于面对面的交流,只有当老师躬身入局,积极参与其中,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适时示范,及时点评,才能真正将指导落到实处,起到效果。

3.一个导向,“悦读”为本

一个导向,指的是“兴趣”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从选书开始,到导读、促读的各个阶段,项目组始终坚持“兴趣”导向。在选书阶段,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语言水平、专业需求等选书;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读书意愿,比如在阅读前,让学生选择最希望阅读的书,为选书做准备;在阅读后,让学生选择最喜欢阅读的书,为下一轮选书做参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PPT、音频视频、精彩影视片段、微课等进行多模态导读;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分享、展示、表演;在线阅读平台举行朗读大赛、优秀读书报告大赛、创意写作大赛等系列赛事等。通过这些措施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总之,“兴趣”导向就是从兴趣出发,不断激发兴趣,培养兴趣,最终达到“悦读”的目的。毕竟,“改革”不是目的,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才是此项教学改革的初心和使命。

四、结语

本研究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移动阅读与在线平台的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和便捷化,体现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将各项语言学习活动贯穿于每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强化输入输出,提高了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平台的阅读任务和指导功能融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教师的教学监管变得更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是推行“互联网+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

作者:乔兴兰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