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自信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范文

文化自信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化自信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化自信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摘要】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使其具有实施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文化学习和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因此,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理念,提高思政育人的意识与能力,积极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努力拓宽思政育人途径。实现文化自信的培养与思政育人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教育部公布的《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002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所,占比达.%;本专科在校总人数为1万人,专科在校人数1280万人,占比42%。无论是从高职院校的数量还是在校生的数量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大学英语课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具有学时多、授课时间长、覆盖面广等特点,而传统的高职大学英语课把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熏陶,中国文化的英语学习不足,思政育人处于缺失状态。高职大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人生阅历不足,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这种情况容易使他们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不加辨别,全盘吸收。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文化自信,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自信与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3]。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与各类课程相融合,即在各类课程中融入“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理念,让专业学习和思想教育同时进行[4]。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高职大学英语课作为语言类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教学与文化密不可分,承担着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规定,高职专科英语的课程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课程的多元文化交流目标是能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多元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6]。结合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充分利用英语这一语言媒介,在培养学生职场涉外沟通能力的同时,将中国文化的学习融入教学,充分挖掘语言材料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通过隐性教育实现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的同步提升,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7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教育改革中应“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表明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课程思政也得到了高职院校的积极响应,在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然而,目前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课程思政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直接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成败。目前,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培养,而忽视课程的育人功能现象,认为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和辅导员进行,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有待提高;另外,部分高职英语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比较欠缺,中国文化知识积淀不足,不能挖掘教学材料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无法有效开展课堂思政工作,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二)课堂教学重视语言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

由于高职招生有高考录取、注册入学、社会招生等形式,生源比较复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很多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把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作为重点,教师把过多时间花在围绕语音、词汇、语法的机械性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上,应对各级各类考试和提高英语职场使用能力,文化方面的教学通常一带而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强化了语言的工具性忽视了语言的人文性,使学生的文化素养没有得到提升,没有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三)教学内容缺少中华文化思政教学元素,中西文化比例失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同时伴随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和渗透。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是学生吸收知识的主渠道,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目前的高职大学英语教材大多以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为主选取教学素材,强调语言的原汁原味性,涉及中国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很少,忽视其思想性,导致课堂教学以英语国家文化输入为主,中国文化的英语输入严重不足。学生的中西文化学习内容失衡,中国文化思政育人元素得不到挖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这种情况不但使学生没有形成对文化的正确判断能力,容易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且在交际中不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不能有效完成跨文化沟通,不利于中华文化自信的培养。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

(一)树立“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提高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基本态度。教师是学生价值观教育上的引路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对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传递给学生[7]。教师首先要加强对课程思政各级各类文件的学习,提高对实施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新时代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课程思政就是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不但要授业解惑,还要传道;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提高育人能力。在教学之余,教师除了要不断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要积极学习和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课程思政培训、教学研讨和现场教学观摩,增强思政素养。另外,还应该通过阅读英文版中国文化书籍和文章、观看中国大学慕课上的中华文化课程等方式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教学中积极进行课程思政探索和尝试,不断提高育人能力。

(二)合理选取教学材料,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课程思政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支撑。教材作为教学资源最核心的部分,为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首先应根据学情选取具有系统性、思想性、时代性的高职英语教材。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者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教材,改变教材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现状,添加中国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使高职职场语言技能学习与中西文化学习、思政育人并重,为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针对现有教材中国文化缺少的现象,教师在进行西方文化教学的时候,应有意识地补充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文化对比中了解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正确认识西方文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同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在网络时代,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时事热点事件的图像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如抗击疫情、庆祝建党0周年活动、奥运会等方面的英文资料,通过精心设计和深入挖掘,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思政育人相融合,不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积累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意识、职业精神、理想信念、拼搏精神等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制作以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微课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三)开展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提高育人效果

除课堂教学外,高职院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第二课堂思政教育,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首先可以利用各类英语比赛融入思政育人主题。如一年一度的外研社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等的校级选拔赛,学校组织的英汉、汉英翻译比赛、英语朗读比赛等,通过精心设计比赛内容,使学生既能学习中国文化,会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又能得到思政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形式可借鉴1年全国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中新增的“中国故事”演讲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参赛选手现场抽取一个以“衣、食、住、行”为主题的话题,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和中华文化,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衣、食、住、行”涵盖了中国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交通出行,学生在备赛时不但要广泛学习中国文化知识,熟悉其英语语言表达,还要精心构思演讲稿,提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既锻炼了语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又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传承了中国文化,培养了文化自信。其次,可以利用网络、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育人。如建立以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举办学术讲座、开展英语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既优化了校园育人环境,又能对课堂教学成果进行及时的巩固,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使其具有实施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将语言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与文化学习和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应提高课程思政育人的意识,深挖教学材料中的育人元素,合理选取教学材料,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拓宽育人途径,积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思政素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作者:独雪梅 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商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