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方法范文

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方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方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方法

[摘要]全人教育理论为当前高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通过对全人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现状,并探讨了全人教育对大学生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全人教育;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创新是当前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大命题,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推动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创新越发重要。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全文共7个地方提及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其中第四部分重点提到要“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日本教育学家小原国芳提出的“全人教育”理论,全面融合了以往“以社会为本”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这种以人为核心,兼顾人情感、理智、美感、创造创新能力以及精神潜能挖掘的教学理论,对于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一种学术界的创新观点,全人教育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一全人教育理论

全人教育(HolisticEducation或Whole-personEducation)源自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全人”意思是完整的人,全人教育是充分挖掘个人发展潜能以培育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旨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既关注个性及多样性,又注重经验与团体合作。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全人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对全球各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全人教育理论内容实现人类文化全覆盖,即包括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及生活等领域。全人教育理论主要是基于全人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也是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延续和升华,人性和人本是该理论的核心,通过对全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实现人格健全、发展均衡、身心健康等,这是全人教育的发展目标。全人教育理论包括两大理论体系:第一,基础理论。即全人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全面发展等学说。第二,发展教育思想。即民主教育、和谐教育、素质教育、应用教育、自由教育等,这些教育思想构成了全人教育理论的内容,为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全人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在教育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全人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关键主体在于人,充分挖掘人的理智、情感、艺术、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精神情绪等方面潜能,才能“完人”或“全人”的目标。全人教育的“全”不仅仅是知识或素质方面,而是一种融合了广泛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环境,实现人们和谐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环境不佳

从当前大学生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现状来看,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班级人数过多。如今的教学规模少则30人,多则60人,甚至更多。人数过多、密度过高,限制了大学生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空间。同时,班里人数多不利于班级秩序或环境维护,破坏了宁静的学习氛围,不利于学习思考和交流。第二,交流互动少。交流互动少被认为是当前大学生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的关键问题,教师们习惯于对传统基础知识的输出和灌输,按部就班布置作业,甚至是照本宣科,相应地,学生们在教师教学模式影响下,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甚至不求甚解。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学生们习惯于自己学,自己思考,自己领会,既不与教师交流互动,也不愿意与同学们交流互动。第三,学习环境压抑。从当前情况来看,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大家都习惯于沉默学习,交流少,互动少,长此以往,班级里形成了一种压抑的心理环境,学生积极性差,主动性不高。

(二)学习内容不全面

第一,学习内容陈旧。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多年不变,课程以传统“词汇”“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等为主,涉及教育内容单一,教材内容陈旧,空洞化、概念化、理论化等情况,难以全面体现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以及体现新课程所带来的新理念、新功能、新结构、新评价等。部分观点落后,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相差甚远,不仅难以彰显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更缺乏现实的针对性,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容易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理论学习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甚至使得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生混合自主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第二,学习内容不全面。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英语基础知识,对于涉及大学英语学科的其它内容或课外知识相对较少。部分学习内容缺乏实操,或者缺乏易于操作的内容。课程内容单一,专业性课程多,综合性课程少,与其它学科或知识结合的少,致使学生学习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于狭窄,综合能力弱等现象。第三,学习的深度还不够。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还面临着停留在表现,以“死读、死记、硬背”等为主,“记单词”仍然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读书不求甚解,认为大学生混合式自主学习就是看自己喜欢的读物、视频,甚至认为学习知识只要与大学英语有关就行,学习内容往往浮于表面,为了学习而学习,只停留在完成某次学习任务的表层,难以全面深入地学习,更不能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层面体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深刻内涵。

(三)学习资源利用不充分

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混合资源利用不全面,侧重于传统资源,忽略对网络、电子等新型资源的使用,更不善于在这两类资源当中寻找相应地契合点。传统资源利用不充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以去图书馆查资料、找文献为主,较少在学习中使用其它传统纸质图书或资料。在新型资源的利用方面,主要使用图书馆提供的各类中文电子数据库和少量的外文电子数据库,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面临着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与此同时,从高校内部资源分布情况看,不同的教师都有自己的课件、教案、试卷、案例等学科资源,不同的学科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资源,例如,精品课程,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资源,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也有自己的精品课程,这些都是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优质资源,但多数高校缺乏统一的资源管理服务平台,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甚至不同的班级在资源共享或使用方面存在着“各自为战”的情况,难以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资源共享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从大学英语教学资源规范性来看,目前多数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缺乏统一的规标准,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不一样,教学资源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资源共享带来了较大困难。同时,一些学生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能力不足,学习资源识别能力差,效率低等现象。

(四)学习方法不科学

首先,学习方法不合理。对于学习资源整合仍然沿用简单原始的方式,难以适合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学习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等提升学习效率的新状况。部分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大学生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就是充分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大量地“听”“读”“写”,学习方法使用不合理是制约大学生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其次,对于学习工具的利用不合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确实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世界有害和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干扰和诱惑,部分学生深陷于网络不能自拔,同时长时间使用电脑既枯燥又容易疲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学习工具利用方面,当前大学生对手机、IPAD、笔记本等智能终端持有率接近100%,但当前尚未有相对应的学习平台,不利于自主学习。最后,在学习评价方法方面。学习评价仍然采用“终结性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基本上以各种各样的“考试”为主,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为达到课业成绩目标或考试及格,按部就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性”等,较少顾及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与《课程要求》中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相违背。

三全人教育对大学生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改善学习环境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差,生活学习视野狭隘。根据全人教育理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应当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力、经验、性格、意愿等主观条件,“以学生为本”,围绕困扰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的情景,努力打造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具体而言,应当合理优化班级人员、增强交流互动、营造宽松学习环境等方面努力:第一,合理调整班级人数。根据业界公认的最佳学习规模为每班15名左右的标准调整班级人数,或者根据不同的学生性格、学习习惯、学习程度等分组分类学习,尽可能地减少班级人数,为广大大学生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加大班级秩序或学习环境的维护力度,坚决制止破坏学生学习的氛围,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思考和交流空间。第二,强化交流互动。教师的教学不应局限于传统基础知识的输出和灌输,更不能照本宣科,要善于将英语知识与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及生活等充分结合起来,提升知识讲授的生动性和艺术性。第三,营造轻松的氛围。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最大限度上地启发学生思维、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当中,要善于营造氛围,打造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习场景,善于将传统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等有效结合起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培育,注重学生差异化学习,为他们英语禀赋和潜能开发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丰富学习内容

根据全人教育理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基础知识。高校应当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可能,打造集文章、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为一体的学习平台,努力提升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顺应当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主流趋势和学生偏好,适当开通“短视频学习”模块或功能,让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第一,及时更新学习内容。教师要结合学习情况进行资源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收集,为学生尽可能地收集最新、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尤其是要重点关注新形势、新课程、新理念、新功能等可能带来的新变化,使英语课程与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第二,提升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学习内容应当是广泛的,不仅仅是传统英语基础知识,还应当涉及大学英语学科的其它内容或课外知识,例如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及生活等。提升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和丰富性,提升综合性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适度关注专业性课程与其它学科或知识的协同学习,拓展大学英语学习的知识面。第三,提升学习的深度。在全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应当在信息化教育背景条件下,充分考虑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创新性特征。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及时整合现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层次,多方面确保自主学习实施效果。

(三)优化学习资源配置

对于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来说,优化学习资源配置比单纯地改善学习环境、丰富学习内容更重要。全人教育视角启示我们,优化学习资源配置至关重要,合理有效的学习资源应当是全面涵盖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及生活等各个方面,既能突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特点,符合大学生自主学习实际情况、学习偏好、学习重点,又能够在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及生活等方面取得平衡:首先,优化传统纸质资源配置。高校可以将分布在学校内部的图书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图书服务、图书设备、存放场所等分散的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及生活资源,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坚实的信息资源服务支持。同时,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通过高校联盟、协会等与其它高校互换图书资源,从而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其次,优化电子学习资源。对于高校全人教育来说,并不缺乏学习资源的支持。相反,缺乏对学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优质课程、优质数据库、优势条件,高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将涉及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及生活等方面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共享和使用现行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术论文、文献著作等资源。顺应大数据在大学英语自主当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趋势,开展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合作新渠道,及时共享与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有关的信息、资源、内容和课程等,实现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最后,创新学习资源配置形式。对于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来说,传统资源、以网络、电子等为主的新型资源固然重要,但如何在这两类资源当中寻找到契合点更为重要。高校要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打破高校内部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孤岛”现象,从而为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提供更多资源支持。

(四)改进学习方法

我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来说,这个“器”就是学习方法,行之有效且符合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的方法。首先,在学习资源整合方面,顺应大数据发展新趋势,充分利用高校内部的大数据,突出各种便捷设备在学习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学生也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加大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力度。善于在学术、道德水平、艺术发展、宗教等发现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提升学习的层次。其次,在学习工具方面,手机、IPAD、笔记本等便捷式设备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学习工具,尤其是学生群体当中对于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已经达到了100%,要善于对这些工具进行利用,积极拓展学习和交流通道,从而构建高效便捷的混合信息学习管道。最后,在学习评价方法方面,高校应当注重学习过程而非仅仅学生的学习结果,避免采用“终结性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及时鼓励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大学英语与艺术、宗教、社会等结合,改进学习方法,从而达到《课程要求》中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全人教育思想为大学英语混合性自主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全人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模式、手段及内容的全面革新。全人教育视角为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基于全人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应当通过改进学习方法、优化英语学习资源配置、改善学习环境、丰富学习内容等实现。当然,全人教育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思想系统,因此,全人教育思想在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的全面应用,应当遵循渐进,稳步有序,才能真正为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於齐放.微博环境下大学生自主英语学习路径探讨[J].中国报业,2019(08).

[2]黄玲.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模式构建[J].文学教育(下),2019(04).

[3].实践“全人教育”倡导自主发展[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4).

[4]洪海鹰.关注全人发展,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J].甘肃教育,2019(06).

作者:金菁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