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和破解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模因论是解释语言发展和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讨论基于模因论的语言模因现象,分析现代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探讨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模因;语言模因;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对外语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外语教学朝着通识化、生态化及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学者、高校教师开始了对模因论的研究,包括模因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模因现象的分析,探讨基于模因视角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二、模因与语言模因
(一)模因的概念Meme(模因)最早由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学者RichardDawkins于1976年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到。Dawkins(1986:158)认为,模因是不仅一种复制因子,也是一种文化进化单位[1]。Blackmore(1999:43)也认为模因是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的[2]。Distin(2005:20)认为,模因具有信息的某一特定内容,比如储存于人类大脑的各种想法、情感、态度、观点、记忆及技能[3]。我国语用学家何自然教授把“meme”一词翻译成“模因”,因为模因是一种和基因相类似的模仿现象[4]。
(二)语言模因何自然、谢朝群(2005)指出,语言本身就是模因的一种,它存在于语言之中,并通过词语表达出来[5]。语言模因还可以指语言所要表达的语言形式以外的东西(谢朝群、何自然2007)[6]。语言模因带着模因宿主的表达意愿,不断地以重复、类推的方式来传达语言所要表征的信息(李捷,何自然2014)[7]。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传播的规律,模因有利于语言的传播和发展。
(三)语言模因与语言学习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语言模因不断被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这主要是基于模因的模仿机制。语言学习过程的模仿机制主要是借助于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语言具有象似性(iconicity),所以人与人之间能互相交流(Lakoff,1987)。二是人类天生具有模仿的本能。Blackmore(1999:116)提出“模因推动”,她认为语言只有通过模仿才能维持真实的进化过程[2]。Meltzoff&Prinz(2002)认为,人的大脑存在的模仿基因使人类拥有模仿能力。从模因的传播特点看,高频率是模因复制生存的途径。新的语言模因多次呈现并达到一定次数后,学习者的注意感知就可能被启动,模因就能进入到现有的机制中保存下来,并被反复调用。这时,语言学习者会主动模仿并重构和整合语言材料,形成新的语言模因,这样学习就开始了。高频效应存在于语言模因复制、变异、传播的过程。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使用者会在一些强势模因如成语、诗词、习语、流行语及常用词语上进行模仿、联想、变异和创新,使旧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变异和发展,从而创造出新的模因变体。谢朝群、何自然(2007)认为,“有些模因在形式上没有变化,但其意义会因语言使用者的表达需要而产生变化”[6]。
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
在新的时代,我国迫切需要一大批努力学习、顽强拼搏、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各类人才。这是新时代对青年学子的时代要求,也是青年学子对祖国应尽的责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也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但高职院校的生源较为特殊,主要有三种:一是本科落榜的高考生;二是高职单招生,主要来自职业中专、职高和技校,这类学生在校时一般注重职业技能训练而忽视了英语语言训练;三是五年制高职生,这类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英语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没有信心,大多数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的能力非常有限。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一般周课时为2课时,开课时间一年。外语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今后职业所需的语言交际能力,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如何灵活运用教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输送语言信息,培养语言技能,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树立学习信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成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
四、基于模因视角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何自然教授(2005)认为,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语言模因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5]。基于当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所遇到的瓶颈,笔者提出基于模因视角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五个关键词:模仿、背诵、高频、联想和创新,与同仁们共同探讨语言模因论指导下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破解路径。
(一)模仿一直以来,大部分人认为模仿是一种幼稚低级的行为形式,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其实模仿能力对于人类的智力形成,尤其是语言、文化和心智的获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模仿介入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模仿介入训练分为浅层模仿和深层模仿两种主要方式(何自然、陈新仁,2014:118)[8]。浅层模仿可运用于语音、词汇、句型和语法教学中。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都有这样的模仿经历: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首先会本能地去模仿它的发音。在高职大学英语的语音教学中,可运用浅层模仿,让学生模仿正确、地道的语音语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连读、同化、重读、弱读等发音技巧;词汇教学中,从词汇发音到词汇的学习使用过程,也都隐含着模仿行为;引导学生模仿常用句型、经典段落,或者篇章组织结构,能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这些句型和结构的用法。当然,浅层模仿不能成为语言技能训练的主要方式。如果在语音训练时只进行单音重复,而不把发音练习和句子、篇章相结合,学生在超音段语言使用中就会出现问题。同样,如果纯粹进行单句模仿,那么学生学到的就只是固定词串,其语用能力就不能得到系统训练,认知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Brad-low等人(1997)发现,如果只进行单纯的重复练习,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就很慢。深层模仿主要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结合真实交际任务进行语言模仿学习。Blackmore(1999)提到,模仿涉及选择决策、观点转换和行为匹配[2],而外语课堂语言技能训练也与综合能力和资源的调配有关系。因此,在高职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模仿介入最终要落实到具有语言情景的课堂任务中,如模拟情景中的电话交谈、模拟采访、角色扮演、模仿讲演、录音配音、朗诵、翻译等听说任务的训练。浅层模仿和深层模仿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完成从模仿到运用的过程,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最后,要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习者作为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主体和语言发展过程的主体,其作用不可忽视。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应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引导性模仿训练,这样才能产生真正意义的、有效的模仿。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干预应该是学生自主参与、主动转换观点和主动模仿等认知过程的参与。没有学习者主动参与的模仿训练,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很快就会遗忘,非主动的机械式模仿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背诵背诵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从学龄前儿童开始,就在家长或老师的要求下开始了背诵的经历。小时候背诵过的语言材料如儿歌、童谣、唐诗、宋词、成语、谚语或经典段子等,成年后仍然能从大脑中清晰地复制出来,并可以随时应用于言语交际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记忆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识记阶段,外界各种信息通过感觉器官不断输送进大脑,形成感觉记忆。当感觉记忆得到保持,就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阶段,我们会把记忆材料分成记忆块并进行组合记忆。经过不断的、反复的背诵,这些信息进入长时记忆阶段并长期保存于大脑中,语言模因得以成功复制。这些信息在言语交际中又被我们使用并复制、传播给其他人,语言模因也在言语交际中得以传承。新时代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强调课堂信息的大量输入,但由于课时少,教学进度紧,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大量的信息“塞”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和应用,忽视了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盛行的背景下,很多外语教师已经渐渐淡忘了背诵在语言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其实,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更需要通过背诵来提高语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让学生养成背诵语言材料的习惯,这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和行业相关的、长度适当的对话、课文段落或课外材料,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背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定的语境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语言材料,会使语言信息更容易进入长时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较强的语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就会本能地运用保存在大脑中的语言模因,英语语言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除了教材中的对话和课文段落,还可挑选一些和学前教育相关的英语小故事,要求学生背诵并于课堂上表演,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还能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
(三)高频从外语学习的角度看,大量的语言输入有助于启动语言学习者的注意。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不高,高频率的课堂介入是很重要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语言处理机制对词频是很敏感的。MarslenWilson(1990)研究发现,比起低频词,高频词更容易被激活。龚兵(2009)的实验发现,高频率对阅读以及词汇习得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9]。但语言模因中的高频不是纯粹指模因出现的次数,学习者必须主动把语言模因的意义和形式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建构成新的语言模因并传送出去,这样语词的生命力才能得到保证。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高频率的课堂介入可以通过不同的模态来实现。比如,语言材料中的词汇和语言结构,可以通过听力、朗读或对话的方式呈现,再通过课文阅读的方式重现,之后又通过综合练习的方式再现,并在不同的单元中反复重现。又如,同样的语言材料可以通过听的方式介入,也可以通过读的方式介入,再通过写的方式介入,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语言,使新学的内容在语言产出中得到巩固、加强。总之,通过不同的多模态的介入方式,可以帮助启动频率效应,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应该注意的是,语言输入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超过现有水平的高频率输入和低于现有水平的高频输入都会产生负作用,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减。因此,充分了解学情,进行合理的高频输入才是最有效的。
(四)联想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变异,从而引发联想。模因的变异使我们认识到,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联想的教学手段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语言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学会联想,通过联想来比较不同的事物,如比较两种发音、两个词汇、两个句子、两种结构、两种表达、两个篇章、两种事物等等。联想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增强语言学习的记忆效果,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活学活用语言。比如语音教学中可运用自然拼读法来联想、比较、记忆不同的单词,如对比ou在touch,tough,enough,coun-try,young等词中与house,mouse,round,blouse,shout等词中的发音,运用字母发音规则记忆单词;在词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来学习词汇。英语中的词根及词缀就是强势模因,可利用构词法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词汇联想,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如在transport,transmit,transcend等词中,trans-为词汇中的强势模因,又如fortune这一强势模因产生了fortu-nate,unfortunate,fortunately,unfortunately等词;还可以让学生联想同一概念框架中的其他单词来习得词汇,如“hospital”,让学生联想与同一概念框架中的其他单词(doctor,nurse,operation,medicine,ambulance)等。
(五)创新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大力提倡的一种时代精神,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所有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模仿、创造是人类创新思维的一种模式,创新与模仿密切相关,创新常常源自于模仿。在模仿中推进语言模因的发展是语言模因传播的思想基础,创造性的语言基本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先模仿、继承,然后变异、创新,这就是语言模因模仿和变异所产生的渐变过程。“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句名言很好地阐释了“模仿与创新”。意义变异是语言模因变异的一种重要方式,语言模因的意义除了概念意义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内涵意义或联想意义。英语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也会产生变异,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关注新时代的语言发展,及时把与时代相呼应的、创造性的语言模因变异体引入课堂,增进课堂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联想思维。如近年较为流行的nozuonodie(不做死就不会死),godie(去死),youcanyouup(你行你就上),nocannoBB(不会就不要瞎囔囔)等中国式的诙谐英语。
五、结语
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作为高校教师,要借“”的东风,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指导学生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踏踏实实打好学习基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改革创新者和实践者。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比较特殊,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模因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索语言教学形式、语言输入方式、教学情境设计、外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的整合等,努力寻找模仿、背诵和联想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结合点,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外语学习中通过模仿、背诵、高频、联想、创新等手段,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并使用语言材料,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帮助学生在社会文化的交际和发展中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模因的复制、变异与传播对高职大学教学和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帮助外语学习者发现语言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在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中学习语言。语言模因的复制、变异和传播规律进一步证明了模仿、背诵、高频、联想和创新等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模因论为大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引导我们重新认识语言教学,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思考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和研究。
作者:黄芳 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