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范文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为此,从大学英语现行评价体系的弊端入手,引出形成性评价,这种更科学、高效的评价模式,由此得出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

评价;教学;大学英语

0引言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愈加重要,因此,熟练掌握英语这门交流工具的人才受到广泛的关注.2002年,教育部宣布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有效的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于2007年对该文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修改后的«课程要求»更加注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评价体系既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考试大国,从古代的科考制度到现在的各种升学考试,各行业、各层次的等级考试层出不穷,毕业生如果想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通过的认证考试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如今,考试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人才选拔的最主要途径.考试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区分学生成绩的好坏,但是如果过于依赖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把考试的功能无限放大,无论是对教学过程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学习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1现行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弊端

首先,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一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是各个层次的考试,比如说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评价在校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标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高级别的雅思、托福考试等.这些考试主要被学校和国家用来量化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在学校内,绝大多数教师主要依靠这些考试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很少关注平时学生的阶段性成绩,因此,在实践中造成了教师过多的依赖考试这种形成性评价模式的现象.其次,传统的评价不具有激励作用.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单一的采取传统的考试这种评价模式只能起到检验学生短时间学习状态的作用.由于学习是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单一的依靠几次间断的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英语综合掌握程度显然不够科学,同时也是不公正的.此外,时间间隔比较长的考试模式很难持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现行的主要评价模式很难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和激励作用.

2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为教师和学生双方提供及时、真是的反馈信息,使得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使学生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的评价.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导地位的评价体系,创立完整的评价模式.第一,大学英语教学完整评价体系的构成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学校教务处应该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总体的评价计划,然后外语部门依据该宏观的评价计划制定出适合本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计划和课堂评价计划.教师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水平的具体学习计划,并监督学生实施.学生主动按照计划,完成既定的任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依据确保目标计划的完成.第二,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是教师和学生都参与的合作型评价模式.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给学生建立档案,持续的监督、记录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状况,并依据教学效果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状态.同时,教师定期会与学生就学习档案中的教学反馈结果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对自己一段时期的学习状态有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反思,不断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和合作评价,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弱势,明确努力方向,而教师通过得到的学生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共同促进,全面提高.

3结语

传统的以考试为主体的终结性教学评价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形成性评价模式以其自身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的认可和接受,它能最大程度的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环节、教学效果的控制和调整,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爱民,高虹.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评估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7(4):68G71.

[2]吴秀兰.形成性评价在国内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8,(3):91G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