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讨范文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讨

摘要:

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个别访谈等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讨了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法,以帮助学生打破课堂沉默,构建有效的课堂参与模式。

关键词:

独立学院;国际化;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一、引言

成功的英语课堂的学习模式少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做到活学活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以国际化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学院来说,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乐趣显得更为重要。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作为国际化的商学院,拥有多项与国外学校合作的留学项目,因此,学校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普遍比较高。然而,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也是一所独立学院,这意味着学生在大一入学时英语水平不是很高,在重视英语学习的学校里,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依然存在不愿或者不敢开口说英语现象。本文拟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综合性研究手法对课堂沉默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其原因,以帮助师生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互动模式。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先进性与独特之处以往相关课题的研究都是从学生的角度研究造成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本文还会从教师的角度比如教师的授课方式、提问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也会从学生的情感因素、传统文化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

(二)调查与访谈对象本文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2012级会计专业9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属于2个班级,平均年龄21.2岁。选定第三学期的第五周进行调查,原因是经过一年多的大学英语学习,他们对于老师的授课方式有所了解,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课堂参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客观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步骤第一步:选定2个班级的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计收回有效问卷83份;第二步,对研究对象进行课堂观察并记录;第三步,根据课堂与课下的观察结果,选择4名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通过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发现课堂沉默现象的内在规律.

三、调查研究结果与原因分析

本文拟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课堂参与模式,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推断,剖析课堂沉默现象的具体原因,具体研究如下:表1表明,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是,诸如“当时心情不好”、“身体不舒服”等原因成为22.9%学生的首选,表明学生的心理问题依然是打破课堂沉默的关键。表2对4位同学展开个别访谈,论证了表1的调查结果。表2中的许某英语成绩优异,但由于性格原因在课堂上保持沉默,沈某热爱英语,但是即使性格开朗,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依然欠缺,而对英语有较大兴趣的李某,基本不会跟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英语基础最薄弱的何某,鲜少与老师有任何交流。由此可见,无论英语成绩好坏,学生在课堂上选择沉默与他们的性格与心理都有一定的关联。通过表1与表2的研究结果,大学生英语课堂的沉默原因可归结如下: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高考失利没有考上一本或二本之类较好的院校,大部分是因为偏科,而且大部分学生因为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而上大学之后,由于大学的学习压力没有高中那么大,原本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对于英语失去兴趣。正因为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导致恶性循环,造成他们在课堂上不想发言,也不敢发言,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他们基本上选择保持沉默。

2.所谓的面子问题。在我国的传统思想里,中庸是一直以来奉行的为人处世风格,所以形成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及“枪打出头鸟”这样的焦虑,也就是所谓的面子问题。许多学生在课堂最害怕回答问题时出错而导致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颜面荡然无存,部分性格内向的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沉默胆怯,就怕丢了所谓的面子,造成了英语课堂的沉默,这一现象在独立学院表现得更为明显。3.受客观环境和其他事物影响。现代通信设备的发达,使得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的生活。许多大学生患上手机依赖症,导致他们没有心思上课,在课上进行玩手机、打游戏、看视频等一系列娱乐活动,心思完全不在课堂上。即使有一部分同学很想全心全意听课,也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上课容易走神,所谓“久居鲍鱼之肆,不知其臭”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样的道理。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只沉浸在自己的电子世界里,那么,课堂沉默现象的出现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二)教师的原因

1.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我国的传统思想中对待教师的态度是“尊师重道”,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并不平等,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由于其角色原因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压迫感。尊师重道的传统思想再加上后天形成的对教师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心理,学生在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容易产生焦虑,原本会答的问题由于紧张而变得结结巴巴,或者干脆选择沉默。久而久之,英语课堂上就造就了像哑巴在学英语的奇异现象。打破这种现象,不仅需要学生克服对老师的害怕心理,也需要教师积极营造一种轻松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

2.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不够。我国大量高校进行扩招,学生人数增多,大学英语课堂的学生人数总是居高不下。一直以来英语教学都提倡“小班教学”,然而这只停留在了呼吁上面,没有太多的实质行动,大班教学导致的后果就是填鸭式教育,一方面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教师难以开展创新性的英语互动,另一方面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难以提升,课堂沉默现象的出现在所难免。

3.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虽然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出现的大部分责任在学生,但是教师也应该在这一现象出现时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而不是放任不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在学生回答对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赞扬,在回答错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鼓励,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以更好的状态面对英语课堂。

4.采取的措施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和原因分析,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打破课堂沉默现象:

(1)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特征,积极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不要怕说错了丢面子。

(2)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的开放的上课氛围,改变以往英语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3)在课堂活动方面,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避免单一的提问模式或是倾向于只对教师认为成绩好的同学作出反应或提问,给学生营造一种辩论式的氛围与感觉。大学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与学生性格与心情因素息息相关,然而从根本上打破这一现象,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教师课堂观念的改变。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结果,任何单方面的努力都只能是事倍功半,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才是解决问题的上上之策,教师的辛勤努力才不会被浪费。

四、结语

英语作为大部分学生的第二语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沉默现象与此有着矛盾之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等综合性研究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探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为打破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提出解决方法,这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达到帮助大学生脱离“哑巴英语”的目的,使他们敢说英语,想说英语,会说英语,在国际化大环境下,能够与人顺利进行英语交流。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文研究中的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对象均为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样本不具广泛代表性,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有待同仁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付玲,丁宇.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2010(20).

[2]张慧琴,张琨.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J].中国外语,2009(28).

[3]郑华,姚秀梅,廖莉莉.独立学院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调研[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作者:郑艺 蓝秋霞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