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在教学模式、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与本科生基本一致,但是学习效果却存在很大不同,高职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较本科生普遍较低。外语研究者从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方面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分析,指出高职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效果普遍较差的原因与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存在很大关系。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进一步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力不足即学习倦怠的原因,为高职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基础。
一、高职大学英语学习现状
高职学校的学生来源多样化,有的来自中职,英语基础较差,有的来自普高,英语基础比中职学生稍好。从整体上看,高职学生高考英语分数相差明显,高分学生比例低,大部分学生英语词汇量掌握无法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高职学校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师数量少,教室容量小,学生对上课方式、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不满意。许多学生沿用中学时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也停留在中学阶段,即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学习英语不是真正为了获取知识,角色转化失败,造成自主学习能力差,不能适应大学英语学习的模式。另一方面,高职学校教师一般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英语语言技能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较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较大,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节奏,教学的高水平与学生的弱基础形成矛盾。大学英语学习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有一定要求。高职学生入学前的英语水平达不到大学英语教学所要求的水平,许多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造成教师的教学倦怠,教师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偏重科研,忽视教学。
二、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的理论基础
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之一是情感因素[5],即外语学习的动机、学习态度和个性特征。由于长期以来对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没有有效地促进外语学习效果,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研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国外学者对学习动机的分类主要有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内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国内学者文秋芳把学习动机分为表层动机(surfacemotive)和深层动机(deepmotive)。其中,表层动机包括为了文凭、好工作、高工资等表层物质刺激的动机,深层动机是指因为兴趣、为了增加知识等深层物质刺激的动机[9]。学习动力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在驱使力量,是学习动机的外在行为表现,学习动力系统是由学习需要、目标、自信心、情绪情感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结构。
三、英语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学习动力系统的每一个方面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高职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心等问题,也就是学习动力系统紊乱的问题。结合当前高职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现状,分析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明确,造成学习动力不足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呈现中等强度,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获得好的总评成绩和未来就业做准备,而不是真正出于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热爱、对增加知识的渴望,也就是说表层动机强与深层动机。表层动机激发的学习动力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学生不能长期保持对英语的刻苦学习。表层动机不能使学习活动规律化和长期化,学生一旦达到短期的目标,如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后不再不会继续准备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放弃英语的继续学习,学习不连贯,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学习动机不明确或者强度弱,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倦怠,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严重。比较高职学生和本科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比本科生严重,总体倦怠水平高于本科生,在学习情绪低落方面尤为突出。甚至有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与自身专业和未来工作联系不大,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通过期末考试、拿学分和毕业证等。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知造成他们不能树立英语学习的长远目标,不愿在英语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是更关注于专业课的学习。
2.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高级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企业培养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性工作的人才。在这一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下,高职院校在实验场地和实验室建设、购买实验设备、实验课的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投入大量财力,相对忽视了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英语课程的建设。在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里,专业基础课和实操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手段。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客观上增加了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英语基本技能的割裂度。高职学生的就业目标定位是企业,工作内容为技术型工作。国家重视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是培养缺乏理论知识的技术型人才,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工具,缺乏理论知识的技术人才对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也不能全面和精细。因此,高职人才的培养要理论传授和技能提高两方面共同进行,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于英语技能型人才的认识,人们普遍认为英语专业学生才是真正的英语技能型人才,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技术型工作中对英语的应用有限。出于对未来理论研究、升学需要等方面考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英语技能的需要较高,而这一点也无法体现在技术应用型为主的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身上。
3.高职教育的相对封闭性本科生在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有许多选择,如就业、考研、出国留学等。在就业过程中,许多企业,尤其是外企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在考研方面,英语也是必考科目之一,出国留学对英语的要求更高。英语在本科教育后的应用和需求很大。而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体系下,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出路是到企业就业,企业需要的是掌握某项具体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对英语的要求比起本科生来要低。国家对专科学历学生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严格要求,要求专科学历学生在报考研究生前要先取得本科学历。高职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考、专升本等方式进行本科教育学习,取得本科学历。现在,一些高职院校也开始与本科院校合作进行“3+2”学生培养,即学生在高职阶段学习三年,达到毕业要求后可直接升入合作的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两年,取得本科学历。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也积极发展国际教育,与国外相关院校合作,学生在国内毕业后可以进入国外合作院校继续深造。然而,中外合作办学往往要求学生支付高额的学费,基本只面向少数有经济条件的学生。尽管高职教育为学生进一步深造设置了许多途径,但是当前条件下,利用以上提到的这些途径进行继续教育的高职学生所占比例很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选择就业,高职教育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使得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对英语的需要较少,大学英语在升学、就业、出国留学方面的应用不明显。
4.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高职大学英语仅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来学习,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不能满足未来就业需求,应用性不强,教学和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和将来的工作岗位缺乏紧密的联系,在整个课程体系里被边缘化。语言技能不应按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进行划分,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的学习目标都是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在听说方面,不应按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来设置要达到的高度。高职大学英语的社会话评价标准较低,主要是“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比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英语技能的要求要低得多,而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英语要求主要看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成绩,评价体系和应用要求脱节。高职院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自愿参加考试,学校对考试成绩一般不作要求,在学生评优评先和毕业等方面不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成绩,客观上不能激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力。
四、结语
高职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呈现学习动力部足、学习倦怠的状况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观方面上与入学前英语基础差有关,入学前英语基础不能达到高职英语教学的要求,学习中的挫败感影响了学习兴趣。入学后不能及时找到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英语学习上不肯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客观方面,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的英语要求不明显,偏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学英语在课程体系中地位边缘化;另外,高职教育与本科、研究生教育不连贯,高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高职大学英语的社会评价体系不完善,对教学目标要求低。一系列的主客观原因造成了高职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上很难有突出成就,这些原因希望能得到教师、教育管理者的重视,进一步深化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之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培养出一批国际化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李兴忠 吕灿 张志华 张寅潇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