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通识教育阅读的价值研究范文

通识教育阅读的价值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通识教育阅读的价值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通识教育阅读的价值研究

通识教育在欧美倡导了百余年,它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近年来,通识教育也以其倡导培养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思想逐步引起越来越多的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通识教育的推行与实施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经典阅读被公认为是一个有效的施教方式。放眼美国的著名大学,无论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还是斯坦福大学,他们都是以阅读西方经典文本来开展其通识教育课程的。经典阅读这一教学方式以其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实现了通识教育的理想而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美国教育学家艾伦•布鲁姆在其著作《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所说:“通识教育应该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永恒而又重大的问题,去阅读‘经典名著’,热爱真理,追求高尚的生活;应当提供独立的方法让学生去追索那些永恒的问题。”[1]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手机等数字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一个“数字化生存”的世界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的“第四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抗拒的技术力量,数字媒介的出现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随着电子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处在音响与图像的包围之中,过去的那种“一书在手,乐而忘忧”的经典阅读方式也正在被“读图”“读屏”的视听方式所替代,以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社会的阅读新趋势,同时也是经典阅读的趋向。以至于人们开始怀疑:面对数字化的生存环境,经典阅读是否还能延续在其通识教育中以往的光辉角色?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通识教育的宗旨、经典的本质,藉由经典阅读为什么可以达成通识教育的目标;同时还要弄清楚当前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从哪些方面影响、改变着经典阅读。

一、通识教育的宗旨———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强调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探究真理。作为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尽管通识教育的名称和内涵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有所变化,但不变的是它对教育本然价值的追求,这个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涵盖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同时,诸如幸福与自由、个性与爱好、人格与尊严等又是现实生活永恒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因为人的存在是精神性的、超越性的,人因其是精神性的生命,以其精神的超越品格和内涵而与动物截然分开的。人为了生存固然要进行物质的追寻,但是人又不会仅仅满足于物质的需要。如果人把“物质关怀”视为“最后的唯一的终极目的”,即视为一种“终极关怀”,那与动物就没有差别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2]这说明在物质之外,人还需要寻求一种支撑,才能构成完整的人,这种支撑便来自精神世界。构建精神家园、寻求精神皈依是作为灵性存在者人的灵性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而所谓的精神家园也便是人确信不移的精神努力目标,是人的终极关怀,是被人认作自己生存之根本的精神理想。20世纪初,德国人奥伊肯(ChristorhEuchen)指出“:精神生活在人身上的直接展示必然说明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是生活的真正基础”[3],“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精神生活的发展与体验”,如果“精神生活不作为一个整体活跃地存在于人类内部并激活人类的话,那么,人类同精神生活的关系将永远是外在的,这种生活也永远不会在人类内部获得完全的自发性,也绝不会成为人类自身真正的生活”[4]267。“如果人处于精神生活中并意识到自身的独立性,就必然会使精神生活形式成为人类自己的生活形式,并由此改变那种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4]261由此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对“精神”的持有,人才可以称之为人,精神给予人以生命,精神才是人的根本。人要成为自我,就应当建立自己的精神本质。人如果丧失对精神的追求,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品格,那无异于行尸走肉。人是唯一具有主体性的生物,只要人性没有变,只要人对精神的不断超越的追求没有改变,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发展到怎样的历史阶段,人都需要精神之光的照耀,人都需要精神家园的呵护,人都需要诗意化的心灵和内心世界。因此,教育在进行文化、知识、技能传递的同时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即其还必须担当起对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唤醒、建构和提升的责任。而鉴于目前社会中工具理性压抑价值理性,科学文化排斥人文文化,以及教育中忽视精神世界、漠视精神陶冶的现状,我国的通识教育在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同时更应偏向人文取向,将着力点放在受教育者的精神教化上,引导受教育者追求崇高的理念和道德,提升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丰富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由此可见,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强化和实施通识教育除了具有历史渊源的因素,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是高等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回归。

二、经典阅读———精神世界的建构者

(一)经典的内涵所谓经典是指那些经过较长时间的淘洗和各种条件(例如作为读者的文人、知识精英)的过滤和筛选而最终流传下来的、能产生具有持久影响力和具有跨时空穿透力的伟大作品。按照佛克马(DouweFokkema)的说法,经典是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大凡经典都以展现对人的内在心灵和外在世界及其关系的察悟与探求为主题,通过高标一定的精神向度,注重涵养人的道德家园而建立起恒久、深远的话语与思想空间。因此,“经典能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式。”[5]

(二)经典阅读的意义与价值阅读经典之所以能成为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原因是经典的特殊品质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培养起坚定、深厚的文化信仰,奠定坚实的精神根基,构建起丰富的精神家园,从而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具有健全人格体系的“大写的人”。

1.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觉经典作品在漫长的传播历史中,因其恒久性、稳定性和神圣性,以及可以被反复阅读并能够穿越辽远时空的特点,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使得它成为构型和传承文化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例如,莎士比亚之于英语与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语与俄罗斯文学,鲁迅之于中国新文学,他们撰写的经典作品都是特定时代、民族和文化的孕育和催发,因而一旦产生必然不可避免地打上这些背景条件的烙印,带有局限性;但是,这些伟大的作品还因蕴藏着一种对这些局限内在超越的追求和指向而具有鲜明的世界性,这也因应了歌德的那句话“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的特征”。而大学生通过对经典的阅读,完成与古圣先贤的深层对话,就可以培养起坚定、深厚的文化信仰,奠定坚实的精神根基。并且大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并不只是被文化传统所塑造、所影响,他本身也是形成文化传统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对经典的阐释就是文化的传递和创造。由此可见,大学生阅读代表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的一种必要的方式。1942年,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写道:“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1923年,国学大师梁启超写了一篇《治国学杂话》,他认为:“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既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他给我们的光明……”

2.生成精神维度,提升精神状态,找到精神归宿经典作品由于其高度思维性的语言建构,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类生存真相的不断追问,天然地具有理性认知的深度和精神升华的品格,因此阅读经典被认为是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开掘人的潜能,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的途径。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理解大师,主动接受大师们的教诲和引导,从而恢复生命的本真,完善心智和情感,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是为自己构筑一个属于个人的心灵世界的过程。叔本华阅读经典的体会是“感觉耳目一新,身心放松、舒畅,精神也得到了纯净、升华和加强,感觉就犹如畅饮了山涧岩泉”[6]。而大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更现实的意义在于,它让大学生重新获取一种日渐萎缩的精神力量,从而克服功利教育造成的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的贫乏和人格的孱弱、分裂等种种弊端。诚如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国学大师利哈齐夫所言:“不把握最优秀的传统就无法向前进……我们不应该遗失我们伟大遗产的任何东西。‘读书’和‘崇尚书籍’能够为我们和未来的后辈保存自己崇高的使命,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活立场的形成过程中、在伦理和审美价值的选择中保持崇高地位,以便不让各种低俗‘读物’和无内容、纯消遣的俗气污染我们的意识。”[7]

三、数字化时代关于经典阅读的思考

首先,经典以数字化存在是必然趋势,具有其合理性。当“数字化”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并且是不可逆转的生存方式时,以网络和数字通信为代表的数字媒介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具有非线性、动态性、过程性、互补性、快速性、广泛性、交互性、无地域性的花样世界,进而极大地提升了人的主体性,为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与文化的前提和内在的精神动力,这和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是相呼应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那种试图消除、否定数字化生存,回归“传统”的幻想是不切实际的。其次,载体的改变不影响经典的本质。数字化时代,经典将会由过去单一的“青灯黄卷”为范式的传承方式,向以“在线阅读”“读屏”为范本的现代方式和传统范式并存的态势转换,但是经典阅读的外在形式抑或“传统”抑或“现代”的改变,并没有改变经典的本质,也就是说以文字样式出现在手机、电脑等各种数字媒介上的经典作品依然是那些原汁原味的经典———经典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并没有发生改变。再次,以数字图解或缩写的经典不等同于传统的经典。目前,以FLASH、图片或者数字电影等诠释的经典出现,正消解着传统经典的意义。因此,有人怀疑传统经典阅读存在的价值,并进而怀疑其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何为“经典”。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必须具有这样的力量———使人在阅读经典中能感悟到人类思想的深度、力度、高度和厚度,能促使人进行独立的思考,进而能实现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开掘自我的潜能、提升自我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境界,最终培养起内在的价值尺度、精神品格、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而那些图解或缩写的经典由于缺乏高度思维性的语言建构、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类生存真相的不断追问,显然不具有经典理性认知的深度和精神升华的品格。

四、结语

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知识和智力,生理与心理,智力与情感,道德与意志等方面获得增进和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鉴于人是精神性的生命,以及现代工业文明兴起而导致的教育关注认知世界忽视生命世界的功利化、实用化和机械化倾向,现代通识教育在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精神世界的建构并存的价值与意义的同时,更加偏向关照和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的发展和完善;而经典的特殊品质能使人们通过经典阅读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觉,生成自己的精神维度,提升自己的精神状态,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这样,经典阅读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提升的价值因与通识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期许相呼应而成为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法门。而数字化时代,以数字图解或缩写的经典由于缺乏高度思维性的语言建构、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类生存真相的不断追问,显然不具有传统经典理性认知的深度和精神升华的品格,至于仅仅载体发生改变的经典,其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数字化时代,经典阅读依然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选择,依然能延续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