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隐性教育下大学生德育教育范文

隐性教育下大学生德育教育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隐性教育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隐性教育下大学生德育教育

【摘要】隐性教育是一种内隐的社会活动。高校德育教育可以通过隐性教育手段提高实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由此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隐性教育;大学生;德育培育

在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中,比较注重有系统、有组织的显性教育方法,而相对忽视隐性教育功能。作为高校整体德育教育而言,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都十分重要,它们共同构成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

一、隐性教育的德育功能

隐性教育是一种内隐的社会活动过程,也是一种受教育者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它通过一种日常、间接、无计划的活动,使人在日常的生产、学习、工作、娱乐即人们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使用了“隐形课程”这一概念,指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随后,利比特和怀特等从学生学习成就和学习态度养成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论证了隐形课程所包含的教育性因素对学生成就和学习态度的影响比显性课程要大得多。[1]从理论上说,这种教育过程也是一种渗透的教育过程。它往往在人们生产、生活、学习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作用。隐性教育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自小的观念、态度、情感等的培育,其很大部分是与周围环境有关的。它是一个人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形成的有效催化剂。美国教育家科尔伯格曾经就道德教育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进行专门的探讨。他认为道德发展的关键是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关于道德判断,他认为是由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结构,或形式反映出来的。而道德判断在很多方面来自于周围的环境与人和事的影响。因此隐性教育在儿童德育的培育、发展上具有突出功能,在某种程度上隐性教育几乎等同于德育教育。科尔伯格的伦理尽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基本观点却受到同时代教育界与德育界学者的极大关注,大家普遍认为其在提高道德教育水平,改变生搬硬套、硬性灌输的教条式教育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二、隐性教育与大学生道德培育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取得很大成绩,但不可否认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降低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这些问题主要有:1.德育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反差,易使大学生形成质疑与逆反心理。2.德育教育没有形成学校与社会、校园与家庭、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的合力,使一部分大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认识有着极大差异。3.大学生在现实中面临的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常常使他们处于矛盾心境。4.网络隐性教育的影响。网络信息的多样性,使大学生会接触到一些消极的东西。这就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公正观念和道德认知。长此下去,就会使学校德育教育成效大打折扣,降低其实效性。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通过环境影响,通过隐性教育手段来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呢?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大学生德育培育中,应该将显性的品德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通过课堂内外、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合力,由此塑造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品质。所以,在大学校园中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活动氛围,是其需要注重的根本点。2.加强与创新德育课内容,让理论更好联系社会实际。除了重视德育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充分重视第二课堂作用。在第二课堂中,要在环境、文化、娱乐、舆论、管理等方面下功夫,通过适合青年人性格的轻松活泼的活动方式,将教育内容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教育对象中。这样,才能使健康、有益的道德观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3.注重德育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性。应该知道,隐性教育“是承载背后隐蔽的教育过程,在不知不觉的境况下接受一定的隐蔽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思维的‘扬弃’,无意识的认同和形成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2]。因此在隐性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去感受和体味社会的真、善、美,提高他们对德育教育的认同,加强他们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4.建设健康的网络环境。网络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平台。净化网络环境,不仅可以通过信息传播的无意识机制对大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空间,扩大社会视野。所以,网络环境是当前新兴科技中隐性教育十分有效的平台与载体。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在大学生德育培育中,正确运用隐性教育的方法,使大学生受到健康的德育熏陶,是当前德育培育所要注重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参见帅建强,管亚风:《美国隐形教育渠道的设计与开发及其启示》,《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

[2]何小梅:《论高校德育视阈中的“隐性教育”》,《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32期。

作者:李明蔚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