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优化范文

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优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优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优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的五大子系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理论教育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日常教学;党团建设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党的建设、团的建设和自我教育;学术实践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文化和社会实践教育;服务教育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咨询、服务和管理;校外导师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在专业实践期间,校外导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同时,五大子系统相互依存、互为渗透、联系紧密。从整个工作系统的结构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而言,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为:理论教育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也是其他子系统功能实现和高效运行的根本保证;党团建设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为其他子系统功能的发挥起到导向和保证作用;学术实践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重点,是和研究生专业培养紧密联系的子系统;服务教育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其承担着管理、服务和咨询职能,为其他子系统职能的发挥提供了相应保障;校外导师子系统是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的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面临的挑战

全日制专业学位是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一般情况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一年的在校时间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到校外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2]这种培养模式的设置使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存在着系统横向关系的多边制约性、子系统自组织的多样性、研究生需求与选择的移变性等特征,影响着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德育目标的实现。

1.系统横向关系的多边制约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受到系统横向关系的多边制约性,主要体现在管理改革、专业实践、社会偏见三个方面。第一,管理改革的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由于在校时间短,研究生参加集体活动机会少,党员发展、研究生团学组织学生干部选拔和任用也受到明显影响,制约了党团建设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另外,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要负担高昂的学费,加之现有的助学贷款制度和奖学金制度不够完善,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还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压力,这些都较为显著地影响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的运行。[3]第二,专业实践的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第二学年将进入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并由该单位具有一定资质的人员作为校外导师,指导其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撰写。[4]此种培养模式下,校外导师子系统对整个德育工作系统具有显著影响。但是,校外导师往往缺乏指导研究生的经验,由于思维习惯、工作方法、理论功底等原因,较难提出合理的较系统的研究任务,出现指导不到位、研究生工作任务轻重差异大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的运行。第三,社会偏见的制约。虽然专业学位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由于当前社会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他们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把握上不如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服务教育子系统所承担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面临着全新挑战,也影响着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的运行。

2.子系统自组织行为的多样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的子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性。这种自组织特性,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不是单纯在上级部门的行政指令与管理下行事,而是更多地依靠子系统的目标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各子系统一般会建立起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来规范、诱导组织成员的行为,使得成员尽可能会按照本子系统的目标的开展工作。一般情况下,校外导师子系统所在的企业希望能充分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与科研成果来解决自身的某些技术或生产问题,提高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为自身带来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5]这与高校研究生培养教育的价值理念存在不少矛盾和冲突,制约了子系统的协同,影响了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3.研究生需求与选择的移变性。作为德育工作系统的对象,研究生的需求与选择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地点与状态的变化发生变化,即研究生的需求与选择具有移变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学业适应性问题较为突出,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研学生而言,希望获得学业指导就成为该阶段最紧迫的需求。第二学年进入校外的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环境适应性和个体期望落差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随着对研究生学术科研生活的适应,就业创业、个人情感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会逐渐增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与选择的移变性无疑增加了德育工作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德育工作系统面临更大挑战。

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结构

在工作实践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功能是由不同的子系统来实现,进行系统的优化首先要对系统结构进行重构、改造和优化,明晰各子系统分工和责任,协调和安排好资源分配,形成目标明确、职权清晰、运作有序的结构机制,为德育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1.系统结构优化的主要依据。系统的工作目标与任务是系统优化的主要依据。首先,系统结构优化要能够充分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课堂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引导研究生在专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系统结构优化要能够充分促进全日制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在研究生专业培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引导研究生将课题研究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研究生不畏艰难的作风、严谨求实的学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再次,系统结构优化要能够充分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紧密结合,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积极鼓励研究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新知,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最后,系统结构优化要能够充分发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为基层党支部、团支部、班集体、社团,特别是为在专业实践环节而组建的实践小组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2.系统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任务繁重,专业性强。分别设置不同的子系统,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各子系统协作与配合,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系统的整体目标。在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三条重要原则:第一条原则是职责全覆盖,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所要求的职责在其各子系统中各有分工和落实,不留工作死角,力求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制度到岗、装备到位、管理到人”。第二条原则是系统应实现“职权明晰”,亦即职责与权力界定明确清晰,以避免出现职责与权力不对等、不匹配,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相互扯皮、推诿的不良现象。第三条原则是必须使各子系统形成同向合力,即朝着共同愿景的方向一起努力。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重点培养的职业素养为例,校外导师子系统、服务教育子系统、理论教育子系统、党团建设子系统应在职责全覆盖、职权明晰的基础上,相互协协作配合共同致力于提升研究生的职业素养。校外导师子系统应通过专业实践着重提升研究生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咨询服务子系统应通过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加强职业意识;理论教育子系统和党团建设子系统可分别通过课堂教学和党团活动来提高研究生的职业思想。

3.系统结构优化的重要理念。系统结构的优化既要保证系统在外部环境和任务目标发生变化时,能够继续有序地正常运转;同时又要保证系统在运转过程中,能够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变更。因此可借鉴矩阵式管理理念和扁平式管理理念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工作的实效性。矩阵管理是加州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系F•茨维基教授提出的一种通过建立系统结构以解决问题的创新形式,是一种有效的系统设计和管理方法。矩阵结构的纵向是职能领导系统,即垂直领导系统。横向是为完成某项任务组成的项目系统,也就是横向领导系统。矩阵管理这种系统结构形式集传统垂直管理与项目管理于一体,通过加强不同部门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可以克服传统管理中各部门相互脱节的不足。目前,以党委及下属职能工作部门为主实施管理是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管理的组织机制,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的各种组成要素在不断变化,系统内、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要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和系统职能,除了依靠人、信息、政策外,还要依靠学校组织系统的优化,以此克服直线职能型教育管理模式的某些弊端,应对系统横向关系的多边制约性、子系统自组织的多样性、研究生需求与选择的移变性而带来的挑战。扁平化组织结构理论强调为适应现代竞争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分工原理和跨度理论,使系统结构由金字塔模式转向扁平化模式,它强调简化组织结构,通过拓展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来提高管理的效率。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采用的都是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对内部来讲,它是一种稳定的管理模式,但这种直线职能式的塔式结构只适合于信息要求不充分、信息反应不需太迅速的时代。在内外部环境日趋多变和复杂的背景条件下,这种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新任务和新形势的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可以借鉴扁平式管理理论,进行子系统重组和整合,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管理机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中各子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每一个子系统协同性发挥的好坏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而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会给其他子系统带来影响。所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的构建应在系统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完善系统管理机制,增强子系统的调整、适应和协同,提升系统整体功能。一方面,要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各子系统协同的组织保障,着力建设三支重要队伍。第一,应充分发挥双导师的教书育人功能,校内导师侧重于加强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修养,校外导师着重于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无论是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都要有严格的选聘制度,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切实增强导师的师德引领作用。第二应充分发挥研究生辅导员在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功能,提高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帮困扶贫、行为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第三,应发挥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符合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学习特点的组织生活形式,加强研究生团学组织、班级和专业实践小组在教育、团结和联系研究生方面的优势,开展富于思想性、教育性的各类活动。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各子系统协同的制度文化建设。子系统自觉协同的制度建设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子系统自觉协同评价激励制度,使子系统密切配合,协同工作,以达到德育工作目标。同时,应加强学校和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联动,营造良好的协调环境氛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年直接进入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企业文化环境对研究生成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德育的任务仅仅通过单一的学校教育是不能完成的,需要依靠学校和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方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本文作者:李成龙、吴靖单位:东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