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时期农村籍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虽然使得很多地区掀起创业的热潮,但是大学生却仍然面临着就业困难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且国家就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十分的重视,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大高校纷纷关注的热点。面对这一困境,农村籍大学生应该抓住乡村振兴这一新机遇,返乡进行创业创新,这样不仅能解决当下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等问题,还能为助力农村的发展,为农村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为带动农民的收入,农村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就预示着农村的发展即将迎来新时代的曙光。人才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为乡村战略的发展绘制了新的蓝图,为青年一代大学生搭建起立一个更华丽的舞台,尤其对于正面临着较大就业压力的农村籍的大学生来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为其带来更多创业的机会。
二、新时期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带来的新曙光
(一)农村创业的需求大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掀起了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热浪潮,还涉及到不同领域中,在农村领域中具备着更广阔的市场。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有了不同的理解,对生活的质量需求不断地提高,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越来越看重生活的质量,对绿色健康的农副产品、安静美丽的田园风光、休闲旅游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所以,随着农村创新创业的热潮,农村中许多新经济和新模式会逐渐崭露头角。
(二)政策的支持力度大
在双创的背景下,为了吸引更多大学生留乡返乡创业,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扶持政策。例如:最典型的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补贴贷款利息、减免学费、提供培训平台和机会等支持手段。这些政策的扶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们创业中可能会遇到的资金、资源以及技术能力等问题,为学生们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三)高校创业教育不断趋于完善
高校作为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围绕着培育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着深入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目前大多院校还设置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有的院校还专门设有如“创业学院”、“创业社团”,在高等学府如清华、北大南开等学习在创业教育方面已位列前茅。高校创业教育不断趋于完善,这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返乡创业意识,促进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由涂平荣、陈琳琳编著的《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推进机制研究》一书于201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围绕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这一主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深入的讨论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全书内容详实、结构完整,为新时期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有效借鉴和思考。该书共有七个章节,主要通过赣州市一些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真实案例来呈现。将农村籍大学生们的返乡创业的理论资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探讨了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客观全面的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利弊。给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推进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参考借鉴。
三、阻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遇到原因
近年来,就业难等问题对农村籍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也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尽管农村创业的需求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大,高校创业教育不断趋于完善,但是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进一步的解决。
(一)传统观念
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自己努力已经走出农村,并希望能够一直留在城市生活。再加上他们受到农村家中亲戚的夸赞,也成为了自己弟弟妹妹们榜样,如果这时候再回到农村工作,很有可能会面临着家人不认同,并且还会在充斥着各种世俗流言的环境下工作,最终让农村籍大学生畏缩不前,创业之路也将会变得更加困难,所要面对的压力就更大。所以,大部分的农村籍学生不愿再次回到农村,即使在大学毕业生正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仍然还是有大部分的农村籍学生想留在城市中工作的念头。由此就可以看出,要改变农村籍学生中的传统观念,不单是只依靠他们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为创业者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农村环境
许多农村籍大学生以及熟悉了城市中的生活氛围和习惯。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生活环境匮乏、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匮乏、农村教育落后,这也是造成农村缺乏人才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让部分有想返乡创业的学生停下了脚步,还是选择了在城市中就业创业。一小部分选择了返乡创业的学生,虽然已经十分有勇气,但最终还是因为资金、经验、能力等问题,导致创业还是以失败告终,到最后还是选择到城市中就业。
(三)创业成本高,发展空间受限
由于农村家庭收入过低,再加上还有供孩子念书,几乎是很难对学生的创业提供金钱上的帮助,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资金缺乏就成为了阻碍农村籍学生返乡创业的一大原因。即使大学生创业的投入资金、规模和风险较小,但这也同样意味着学生所担负的还贷压力就更大。各级政府虽然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当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或是相关金融机构的贷款服务,再加上一些优惠资金扶持政策的流程及手续相当复杂,审核严格,难以获得。此外,对于大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能帮助自己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但由于环境的限制,许多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农村中得不到施展,磨灭了大学生对工作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
(四)能力缺乏
对于“初来乍到”的毕业生来说,要创业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综合素质,还要同时具备团队合作、沟通、实践以及交际等能力。而获得这些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高校的创新教育所获得,虽然高校创业教育日益逐渐完善,但是仅凭在高校中的学习是难以达到同时获得相关技能,因为创业不可控和不可预测因素太多,例如实施决策能力、革新能力等,在高校创业教育中教学缺乏实践平台是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的。
四、新时期背景下促进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策略
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从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着手,这样才能解决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困境,引导更多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才能为其探索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应该从政策、大学生观念、农村环境以及返乡创业大学生自身具备技术和能力这些方面来探索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有效路径。
(一)国家完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执行力度
国家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出台或完善有关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使其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结合各个地方的不同特点和情况,设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专项经费。此外,对当地返乡的大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与扶持。除了提供一般性的创业补贴之外,政府还可以对符合规定大学生提高小额度的创业贷款或是给予另外的贷款贴息。政府必须完善政策,并且还要将其落到实处,才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和消除返乡创“路途”中的阻碍和顾虑。首先,政府可设立常服务中心,以用来专门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政策、培训等服务;其次,政府应选能力较强的干部来落实相关的措施,以此来加快办事的速递和效率;最后,政府还应设专门的监管部门,来监管和保障国家下达的有关农村创业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加强对办事不公、徇私等不良情况的打击。
(二)高校要加强对农村籍大学生创业的人才培养,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双创这个新趋势下,高校可以通过新的途径去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乡村振兴,积极的投入到农村建设的事业中。首先,高校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实践课程教育体系,并安排教师进行定期的指导和视察。学校还可组织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去到相应的农村创业地基中学习和考察,为学生能提供更多创业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通过亲身实践来积累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最终适应和了解农村的发展模式。其次,高校应设立管理系统,并加强对其的管理服务,提高管理服务的水平,以此来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保证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然后,高校应丰富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讲述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别忘了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充,多多邀请有成果创业经验的专家和前辈来开设讲座,将自身创业经验分享给学生,注重“形式政策”课程的重要性,这关系着学生是否能随时的掌握创业形式的实时动态;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MOOC、微课等新教学模式,来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最后,高校要积极开展与农业相关的创业创新活动,这不仅能为校园营造出良好的农村创业氛围,还加大了对农村创新创业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更加的了解农村创业,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农村创业实践机会,这为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学生打下了一定基础。
(三)学生要充实自身
从返乡创业成功的例子中不难看出,创业成功人士他们对自身以及农村都有很明确的认知,同时还非常善于发挥自身优势,这也就是他们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学好自身专业和创业知识,才能为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这就需要学生们认真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并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关的资料,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安排的专家讲座以及学校组织的具体的实践活动。遇到问题要及时与教师或同学进行探讨,,及时弥补不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经验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和良好的创业心态。面对创业,大学生应该要时刻保持迎难而上、不惧困难、不惧失败的精神,对自己要有个明确合理的董伟,在充分考察和考虑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创业环境,不要带有有色眼镜去看待农村以及基层的工作单位的同时,也不能太依赖于父母,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可以借鉴父母意见,但最终还需要权衡后作出理性的选择。
综上所述,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再加上农村籍大学生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较深的了解,如果大学生返乡创业,势必会加快农村发展的脚步。因此,还需要在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和合力下,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让更多青年一代投身到农村建设的发展中。
作者:芮超 单位:上海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