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球化学特殊学科建立探讨范文

地球化学特殊学科建立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球化学特殊学科建立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球化学特殊学科建立探讨

作者:杨忠芳冯海艳侯青叶余涛李大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应用地球化学

应用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具体实践。其中以找矿为主要目标的勘查地球化学仍作为传统的研究方向为我国金属、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和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尤其在地气、偏提取等非常规化探方法寻找有色和贵金属矿产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汪明启教授于2010年申请了一项“隐伏金属矿地球气采集钻具”国家专利①,并将这套方法技术成功地应用到澳大利亚MtIsa铜矿、苏丹北科尔多凡Sawdori金矿、苏丹北科尔多凡Sawdori金矿和喀麦隆铁矿等国外金属矿床的勘查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找矿效果。

生态地球化学是近年来应用地球化学新拓展的研究领域,文献中生态地球化学(Ecologicalgeochemistry)一词最早出现在1988年俄罗斯召开的第四届“当代条件下地球化学勘查的理论与实践”会议文集中,该套文集的第6卷名称就是生态地球化学;区域生态地球化学(Regionalecologicalgeochemistry)最早由KasimovNS等人在上述文集中的一篇题为“景观区域生态地球化学分析”文章里提出,但文献中未发现生态地球化学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的确切定义。经过几年实践,我们首次提出了生态地球化学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逐渐形成了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②、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③、生态地球化学预测预警技术要求(主要参加者,正在编制中)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在开展以生态系统为核心,以元素在土壤(包括岩石及风化壳)、水体、大气-动植物间地球化学循环为主线,以保障生态系统安全和人体健康为重点,以为维护生态系统良性运行为目标的各项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同时,还将应用领域扩展到了土地质量与生态管护、土壤碳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编制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④、《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技术要求》(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上报审批中),上述研究大大提升了地球化学解决重大理论与应用科学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生态地球化学成为当前最具活力的研究方向。

围绕着上述三个方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专业已建成了由7名教授(其中4名博导)、6名副教授和4名讲师(包括1名实验员)组成的教学与科研团队,拥有了地球化学基础教学实验室、流体包裹体实验室、有机分析实验室和流体动力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基础,以培养硕士、博士创新型人才为动力,以满足国家需求为支点的教学、科研均衡发展,特色鲜明的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几代地化人建设地球化学特色专业的不懈努力中,始终得到了学校、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211”、“重点学科”及“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各项建设中不断壮大,日渐规模,通过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使地球化学专业建设更加凸显特色。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我们提出适合现代地球化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构建一套扎实理论基础、增强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精、经验丰富、科研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师资队伍;建立多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地球化学专业成为培养地球化学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内地球化学专业办学提供示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专业建设目标:以培养既能从事理论科学研究的高级人才,又能胜任经济建设应用实践的工程师为目标,突显我校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鲜明特色,建成国内领先的地球化学人才培养基地。

1.建设思路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是突显地球化学特色专业的保障,为了实现地球化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思路为: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野外实践教学建设为保障,以室内试验动手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教材建设和双语教学为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科研项目为支撑,通过地球化学特色专业建设,把我校地球化学专业建设成国内领先的地球化学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人才培养的摇篮。

2.建设实践

(1)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为核心。

为了充分突出我校地学类本科生“地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性强”的特点,本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并重、课堂教学与实际动手并重、专门人才培养与基本素质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地球化学专业将根据地球科学理论基础研究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双重需要,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

通过引入人才、派出进修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调整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使中青年教师占90%以上,使地球化学专业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日趋合理。此外,地球化学专业还将依托地质理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211”工程建设和“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深度挖掘潜力、整合学科优势、高度凝练特色,逐步建成地球化学专业市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成立新老搭配的工作小组,做好老教员对年轻教学的传帮带工作,帮他们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教学规律,使地球化学专业教学力量稳步加强,教学特色代代相传。

(3)以野外实践教学建设为保障。

提高野外实践教学能力是培养地球化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学生除参加地学专业学生的地质认识—北戴河实习、教学实习—周口店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编写与答辩外,专门建设了针对地球化学专业学生的怀柔得田沟“地球化学野外调查方法”课程实践基地和内蒙扎兰屯产学研实习基地,并将调整教学内容,逐步增加地球化学专业课程的实践动手和综合分析实验内容,其中“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实践课程学时要占课程总学时的50%以上。

采取学校与企业、政府联合办学,搭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动手能力提高平台。在不断完善与内蒙古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研究院共建的“本科生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筹建与青海省地勘局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共建的“地球化学产学研中心”,在学校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框架下,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土地质量生态管护、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

(4)以室内试验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

增强学生室内试验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地球化学实验室、流体包裹体实验室、流体动力学实验室、地球化学有机分析实验室是专门为地球化学专业学生建设的教学实验室。我们将根据实验室现有实验能力和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在课堂教学和学生论文中,加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理解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力度。

(5)以教材建设和双语教学为手段。

以课程建设为主线,带动教学改革。对“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和“勘查地球化学”及“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

(6)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理念,以“提高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培养热爱专业、献身科学、严谨求实、乐于奉献的现代地球化学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开放式、启发式、讨论式和问题式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创建新世纪合格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7)以科研项目为支撑。

地球化学专业教师承担多项国家攻关、“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地质调查等项目,在本科生教学中,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在本科生培养过程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融合程度,增强学生创新与教师辅导的力度,加大本科生发表高级别科研论文的培养力度,使学生高起点融入科学研究领域。

取得的成效

由于坚持地球化学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在坚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思的培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校地球化学学科建设进入了腾飞时期:

(1)2002年,中国地质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的地球化学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成为国内地球化学学科的领航者。

(2)在2005年进行“地球化学本科品牌专业建设基础上,2010年地球化学又获批开始执行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使地球化学学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3)1997年地球化学本科恢复招生后,几经起伏,目前以每年招生一个班的规模,使地球化学专业才人培养逐渐趋于稳定。此外,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表1),培养质量逐年上升,为我国地球化学人才辈出作出了贡献。

(4)2000年,地球化学教学实验室通过了北京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成为了合格实验室,原子吸收实验室于2004年通过了国家认监委计量认证。随后,“211”工程的持续支持下,又相继建设了流体包裹体实验室、有机污染物实验室、流体动力学实验室和计算地球化学实验室,这些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保障高质量完成地球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随着地质分析测试技术不断向微区与原位、痕量与超痕量、低检出限与高灵敏度等方面发展,地球化学在地球科学基础理论问题的解决能力、满足国家建设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应用技术、保障生态系统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水平等方面将越来越发挥主力军作用,对地球科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专业肩负着满足科学发展和国家建设对地球化学人才需求的教育培养重任,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使我们的学生进一步增强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在地球科学研究、国家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作出更大贡献。